第四章 电与磁知识点复习与巩固
第一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
磁体
1.磁性、磁极和磁体
①把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 。
②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 。
③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 。
一个小磁针在地面上静止不动时,指向北面的一端叫 极或 极,
指向南面的一端叫 极或 极。
2.刺激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 ; 异名磁极相互 。
3.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 的过程叫做磁化。
二、磁场
1. 磁场的方向性:小磁针的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其所处点的磁场方向;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 极出发回到磁体的 极。
2.画出下列各组磁感线方向
① ② ③
④ ⑤
3.地磁场
地球产生的磁场叫做 场。地磁场的北极或N极,在地理 极,
地磁场的南极或 极,在地理 极。小磁针的南极始终指向地理南极的原因就是:在地理南极附近,存在着地磁场的 极或 极。
第二节 电生磁
直线电流的磁场
奥斯特实验
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 现象。也就说,奥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着
场。
2.直导线电流磁场的分布规律是:以通电直导线各点为中心的 圆。若拇指指向的是电流方向,那么,四指指向的就是 方向。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磁感线形状: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 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
2.右手螺旋定则:
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
极。
实战应用:仔细观察下图,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标出甲图中通电螺线管的N、S极。 ②标出乙图中通电螺线管以及小磁针的N、S极。
③标出丙图中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或电源的正负极。 ④画出丁图中通电螺线管的导线绕法
3.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通过探究实验证明:电磁线圈的匝数越 ,通过线圈的电流越 ,线圈的磁性
越 ;插入铁芯,线圈的磁性大大 。
第三节 电磁铁的应用
1.下列产品没有到电磁铁性质的是:
A电铃 B电磁起重机 C电磁继电器 D磁悬浮列车 E滑动变阻器
2.福安学校的电梯一旦超载,它会自动报警。现将原理图借你观察。请你简单地解释它报警的原理:
①电梯超载, 压电源接通;
控制电路通路后,电磁铁立即产生
性,衔铁被 。
③把 电路接通, 报警。
第四节 电动机
一、原理:磁场对 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 而运动
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 而转动
3.影响受力的因素:① 的方向 ② 的方向
二、结构:
①磁铁 :( 子) ②线圈:( 子)
换向器:作用:可以改变的 方向 ④电刷:
三、能的转化特点: 能转化为 能。
第五节 磁生电
电磁感应:
1.发现电磁感应的科学家是
2.感应电流:
①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a.电路是 的 b. 导体
c.导体做 磁感线运动
② 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a. 方向
b.导体切割磁感线的 方向
③ 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a.磁场的
b.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 。
二、发电机
1.原理: 感应
2.结构: ①磁铁 :( 子。大型发电机是 子)
②线圈: ( 子。大型发电机是 子)
③换向器或圆环:作用:交流发电机用 ,
直流发电机用 ,
④电刷:
3.电流:
① 交流电:周期性改变 的电流。我国的交流电的频率是 ;周期是 。
② 直流电: 不变的电流。
三、能的转化特点: 能转化为 能。
练习:.各图所示实验,表示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是 ( )
第六节 家庭电路
家庭电路的组成:
1.进户线: 线和 线。二线之间的电压是 伏。
2.电能表:记录消耗的 。
3.闸刀开关、熔断器(现在二者可用一种 器代替)
4.插座、开关和用电器
①插座与用电器要 联;②开关与用电器要 联;
③开关与插座要 联; ④用电器之间要 联。
二、测电笔:用测电笔测试电路时,能发光的是 线;测试时,有电流通过人体吗 ;
若有,人不触电的原因是:测电笔内部有一个很大的 。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
三、插座:
1.两孔插座:连接时, 零 火。
2.三孔插座:连接时, 零 火, 接地。
3.保险丝:材料特点:熔点 。熔断原因: 路或过载
实战训练1.根据安全用电的原则,连接下图:
2.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小红和小刚设计了如上图甲所示的实验。当他们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这说明_____________的周围存在着磁场。接着小红又想用该电路判断电源的正负极。经过讨论小刚找来了一个小铁钉,把导线的一部分绕在上面,制成了一个电磁铁连在电路中,当再次闭合开关S后,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如上图乙所示。据此他们判断出电源的______端是正极(选填“a” 或“b”)。
第六节 安全用电
一、触电原因:人直接接触 线造成的
二、安全电压: 伏以下的电压才是安全的。但在潮湿环境中,安全电压应在
伏以下甚至 伏以下。
三、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 压带电体,不靠近 压带电体。
N
S
N S
N
N
S
S
B
A
C
D
火线
零线
N
S
S
a b
电源甲
电源乙
a b
S
S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