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轻谁重》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2课,其隐含的概念是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且可以通过测量得到,在一年级阶段学生不需要了解质量的概念,更无需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只需要了解物体有轻重,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排序即可。本课通过观察、预测、手掂、用简易工具测量等多种比较活动,促使学生逐步建立对“物体有轻重”的认识。
二、学生分析
在第一课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并实践了一些观察、描述物体的方法,积累了一些关于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比如轻重、粗糙、光滑等,甚至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同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掂的方式来比较。但是,这种简单的方法能否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呢?学生会发现,对于两个物体的轻重差不多的时候,就很难用感觉的方法来判断。这就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何更为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轻重呢?针对一年级学生,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即运用简易天平来称量,并通过观察、简单统计等多种手段来得到结果。
三、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
1、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2、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
四、教学重点
1、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2、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五、教学难点
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测量并记录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乒乓球1个、相同大小的塑料块和木块各1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各1块、简易天平1架、同样大小的回形针若干
学具准备:乒乓球10个、相同大小的塑料块和木块各10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各10块、简易天平10架、同样大小的回形针若干、学生实验记录单
七、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物体的一些特征,谁来帮大家回忆一下?
生读
教师:今天我们要继续认识物体的特征,看,周老师带来了一块大橡皮,一块小橡皮,它们有哪些特征不一样呢?
生:大小不一样
生:重量不一样
教师:你觉得谁轻谁重呢?
生:大橡皮重,小橡皮轻
教师:我们可以根据大小来判断轻重,对吗?
教师:说得真好,请坐,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它们倒底《谁轻谁重》板贴课题。除了大橡皮和小橡皮,老师还带来了乒乓球、木块、塑料块、请你观察这五种物体,预测一下,猜一猜这5种物体谁轻谁重?周老师看到很多人有自己想法啦!有想法是我们研究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实验记录单预测结果这一栏,我们应该怎么记录呢?
二、用眼观察——猜一猜
教师:我们可以用写数字的方法来表示它们的轻重,最轻的写1,比最轻的重一点的写2,再重一点的写3,最重的写5,同学们真棒,开始记录吧!
教师:谁来和大家分享下你的想法?
生发言,教师板贴
教师:同学们看,这两位同学的想法一样吗?还有别的想法吗?哇,还有这么多同学有自己的想法,看来用眼睛看,猜一猜的方法不太准确,能不能请我们的小手来帮帮忙,用手比一比谁轻谁重呢?
三、用手感知——掂一掂
生发言
教师:你能上来掂给大家看一下吗?所有同学认真看
教师:掂的非常认真,你能告诉大家这两个物体谁重吗?
教师:好的,谢谢你,刚刚这位同学演示的方法叫掂一掂(教师板贴)现在老师请大家用掂一掂的方法,把你认为谁轻谁重,重新排序的结果写在掂量结果这一栏,我们的实验材料在每小组这个位置的抽屉里,拿出来后开始实验。
教师:谁来分享下你们组掂量后的结果?
生汇报
四、借助天平——称一称
教师:当我们遇到两个差不多重的物体时,用手掂一掂很难分辨谁轻谁重,今天,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帮手(大屏幕出示天平)认识它吗?
生回答
教师:我们一起和它打个招呼
全班一起读天平
教师:我们怎样用天平来比一比谁轻谁重呢?
生:把两个物体分别放在盘子里
教师操作
教师:现在我们比出了两个物体的轻重,那剩下的三个物体怎么办?
生:还是用同样的方法,再换两个物体
教师:如果我们用两个两个比的方法,需要称很多很多次,比较麻烦,现在,周老师要请出第二个小帮手了,你认识它吗(大屏幕出示回形针)用回形针怎么比谁轻谁重呢?我们一起来看视频(大屏幕播放视频)
教师:谁来说说看,我们要怎样放回形针?
学生发言
教师:是的,我们要一个一个放,还要边放边数。那什么时候停止放回形针呢?
学生发言
教师:当看到天平平衡之后,说明,物体的重量和什么是一样的?
生:回形针
教师:你的理解能力真强啊!和回形针的个数是一样的。我们还要把回形针的个数记录在称量结果这一栏(大屏幕出示),五个物体全部称完之后,再根据回形针的个数比一比谁轻谁重,再把最后的结果用数字12345的方法记录下来,现在请组长上来领取实验材料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随机叫三组上黑板贴它们的排序结果)
教师:好,实验时间到,请同学们坐端正,表扬第二小组,第五小组。刚刚我们用了称一称的方法(板贴称一称)谁来和大家分享下你的称量结果
生发言,教师用白板笔记录在大屏幕里
教师:好的,谢谢你的分享,同学们请看,刚刚老师叫了三个小组上来展示它们的称量结果,用称一称的方法后,这三组的结果都是(生:一样的)那你们的结果也是54132吗?
生:是的
教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哪种方法最准确呢?
生:称一称
教师:那我们就在掂量这里打勾(大屏幕展示)
教师:今天是4月26日,我们一起完成了谁轻谁重的比较(教师写日期)
学生写日期
五、课后拓展
教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周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两个碗,它们大小一样,形状一样,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比一比谁轻谁重呢?
学生发言
教师:同学们真有想法,大家在课后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比一比它们谁轻谁重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