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认识一袋空气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7.认识一袋空气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10 21:2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认识一袋空气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2.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进一步运用感官,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
2.空气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学生对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2.意识到可以利用所学的方法研究未知事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空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与其他物体相比有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
难点 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虽然空气是看不见的,但是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透明塑料袋、扎塑料袋的皮筋、透明烧杯或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两套、记录单(用于单元知识总结)。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入境,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
师:第一袋是什么?(教师PPT出示)
生:木块
师:大家的眼睛真尖,那么第二袋装着什么呢?(PPT出示)
生:看不清楚 教师出示袋子 学生摸一摸发现 水
师:是液体 “水”,你们真棒,讲了!
师: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一样物质,大家来判断一下它是什么?
生:看不见,(教师实物展示)没有或者说是空气……
师:空气,你怎么判断它是空气的理由?(教师挤压使袋子鼓起来了,没有物质不会鼓起来,是吗?)
师:你太厉害了,口袋里的确装了空气,今天陈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一袋空气》(板书:认识一袋空气)
(设计意图:用曾经在本单元中学过的物体导入,从简到难依次木块、水的重温回顾,再到本堂的研究对象空气的展示,让学生有个初步的印象,及时引出本堂课的课题《认识一袋空气》)
(二)探索发现,认识空气
师:我们要认识空气,大家知道哪里有空气?
生:我们周围都是空气……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那么怎么把空气收集起来呢?怎么做?
生:用口袋收集,可以让学生演示怎么做。
师:学生说到用口袋时教师可以演示,并讲清楚收集的注意点:口袋的口可以用手这样稍微转一下并握紧以免空气跑了。那么,除了用口袋收集还有什么收集方法呢?可以看以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材料,你觉得还可以怎么收集?
生:用打气筒往气球里面打气
师:让学生上讲台试一试(气筒打十下即可,不要打的太大以免爆炸) 一个学生试一试 要握住小心空气跑了哦!
师:空气我们已经会收集了,那空气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相信大家肯定很想知道?同学们,让你们来观察空气 ,那你准备用哪些方法来观察空气呢?
生:眼 耳 鼻 手(用口尝一般不可取,因为今天是观察空气,所以有学生说到,那也没关系也可以用尝一尝灵活机动)
师:在学生讲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讲一讲。
如:眼睛能看到空气的哪些特征,耳朵能听到空气的声音吗?……
师:看来大家已经找到了很多的方法去观察空气里,那就请大家先用袋子收集空气,然后进行观察吧!但是在观察的过程中老师对你们是有要求的,能做到吗?
要注意小组合作、声音要轻避免影响到其他组的观察活动,同时要完成一张记录表格(PPT出示)注意只要打钩或者打叉


































师:跟学生讲明白在填写表格的时候要边观察边填写,然后让学生进行观察探究活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教师巡视学生观察情况并且进行指导。
师:实物讲台展示2到3组学生的观察结果,边展示边让学生讲解观察过程。遇到不一样的发现,教师指导再次研究。如:声音、重量(科学家的研究已经向我们证明空气也是有重量的,只是比较轻罢了)、流动。
生: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师:总结:同学们,我们通过对空气的研究发现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运用不同的观察手段对空气进行一个观察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观察探究后完成表格,最后汇报获得出最终的结论,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三)观察总结,提升知识
师:现在我们通过观察探究发现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那么我们前面出现的木块、水与空气相比较有哪些一样或者不一样的地方呢,你知道吗?
生:……能说多少说多少
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是不是跟大家说的一样呢?我们可以把它们分别放在杯子里进行比较,你们就知道了!可以这样来做!(视频播放实验方法,教师讲解)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怎么把这三种物质放到塑料杯子中的方法,那么我要比一比哪组能够最快最好的把这项任务完成好不好?
生:好
师:我给大家一分钟开始吧
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对木块、水和空气进行过观察,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我们来复习一下,你都用哪些观察方法的?
生:眼 耳 鼻 手…..
师:很好,说明你掌握了科学的观察方法,真棒!那么请大家继续利用这些方法再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三种物质,并把表格补充完整。
师:请大家仔细的观察并完成记录表,还是要比一比哪组最快最好的完成,加油!
生:小组合作观察并记录
师:交流学生的记录表并总结记录
我们通过观察与比较发现了三种物质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设计意图: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类描述。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学习内容。这节课也是本单元的小结课,学生将回顾他们在本单元的研究活动,总结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和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在本单元,学生主要是通过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多个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描述。
(四)拓展延伸 知识提升
1、证明空气的存在小实验——空气炮
师:我们通过观察,已经发现了空气是无色、透明、看不见摸不着感觉好像不存在的的这样一种物体。下面陈老师来给大家表演个节目,请你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对老师和同学说的。
实验材料:塑料杯 大纸箱有一个圆洞
生:塑料杯倒了,是空气流动把塑料杯冲倒了。
师:嗯,是的。也进步证明了空气的的确确的存在,并且会流动的。(指记录表)
2、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带来的几组图片,我们来看一下!看到什么了,有什么想法?
PPT出示图片——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小实验、图片欣赏加深学生对空气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
认识一袋空气——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眼睛
耳朵
鼻子

……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