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一、教材分析
本九年级下册的寓言文言文,在新版部编教材中放到了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个文言小故事一直以来都脍炙人口,寓意明显。另外它基础性强,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需要积累,所以放在初二年级,不但对学生文言基础有一定的积累作用,同时也对学生三观的树立有帮助作用。
二、学情分析
同学们对该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对其寓意也有一些的认识,有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经验,具有文言文基础,上节课解决了全文的翻译,但是在正确理解愚公精神方面,探究其时代意义需要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重点词句的涵义,理解文中对比、烘托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愚公形象的意义,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四、重难点
重点:多角度分析愚公移山遇到的困难;理解文中愚公、智叟名字的对比作用,体会用神话结尾的衬托作用。
难点:理解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对于重难点的突破,还是在于课堂的主体——学生,让同学们自行整理,真正思考问题,总结归纳,利用信息教学手段,通过电子画笔和实物展示功能,不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同学们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所学、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愚公移山》(板书),选自《列子》(板书)。接下来我们回顾重点实词、虚词、句子。
1.抽测重点词
通假字:惠,反;
惩,迂,险,箕畚,易,始,增,龀,且,方,指,甚,曾,损,如,何,虽,荷
2.翻译句子
惩山北之塞。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甚矣,汝之不惠。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合作演绎故事
1.提出以下要求
(1)文言文版和现代文版都可。
(2)生动的语言表达,配上合适的动作表情等。
(3)尽量脱离书本。
2.学生表演课本剧
(三)深入理解、理清“人”“事”
1.理清“人”“事”
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问题来深入理清问题,请用原文回答。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哪句话表明了愚公移山的目的?
(3)愚公移山有哪些方面的困难?
(4)愚公移山的结果怎样?
愚公移山的原因较多,需要学生多角度分析,则请同学在白板中画出相应表示困难的句子,并加以阐释。(让学生参与课堂,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做课堂的主人。)
2.重点分析
大家对待移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1)比较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态度和感情是否相同?(注意读法)
学生回答,着重体会比较“献疑”“笑而止之”、“君”与“汝”、“君之力”与“残年余力”“损魁父之丘”与“毁山之一毛”、“焉置土石”与“其如土石何”。
体会妻子支持的态度,担心的情感。智叟不支持的态度,嘲讽的情感。
(2)愚公面对智叟嘲笑的态度是什么?他的话运用了什么修辞?
提问,学生回答。着重分析愚公语言,以体会其态度坚决,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气势非凡。
(四)合作探究、把握写法
1.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很愚”,智叟“很智”,你的看法呢?
说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理由,找多位同学补充回答,点拨愚公智叟名字的对比效果。
2.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学生回答,把握通过衬托的写法,表现愚公精神感天动地。
3.小组讨论:如果你是愚公,你觉得是搬家好还是移山好?
小组代表整理本小组的讨论结果,通过交互式白板的实物展示功能,向全班展示讨论结果,此环节各抒己见,培养发散思维。
(五)总结升华
1.愚公的精神是什么?
2.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丰富答案(相机板书)
请一生利用实物展示功能,展示自己课上完成的小短文。
教师座右铭“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在这里与大家共勉。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完善课堂习作,形成一篇作文
附板书:
愚公移山
《列子》
大智若愚
坚持不懈
目光长远
信念坚定
六.教学反思
《愚公移山》,故事情节简单,一直在想怎样使课堂教学能够吸引同学,怎样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主要采用了一下几个方法:
1.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课前让同学们提前排练了本课的课本剧,同学们兴趣高涨,对于文中人物里理解更为深刻。
2.重视学生的读。在分析愚公的妻子和智叟的情感态度上,在分析之后落实到读上,通过有感情的读,切身体会人物形象。
3.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突破本课的难点,能够发散学生思维。
当然教学中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朗读时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基本手段也是重要方法。本课虽然有学生的朗读,但朗读较少,学生也没有放开去读,效果不佳。
在分析愚公和智叟的人物精神、人物形象时,局限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没有创新分析智叟也智的新声音。教学中还要兼收并蓄,结合时代去理解把握文章。
总的来说,这堂课基本完成了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对于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应逐步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