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3《稳态与环境》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3《稳态与环境》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7-13 21:4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糖类、脂肪、ATP、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热能、光能、化学能
【思考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
C
赛达伯格湖是一个天然的高原湖泊,气候较为寒冷。这里人口较少,保留了原始的景观。湖大约50公顷左右,是一个较小且封闭的湖泊。
思考:
1.生产者的能量来自哪里?通过什么过程储存在有机物中?生产者有机物中的能量有哪些去向?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能量流动的模型。




2、什么是同化量?输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来自哪里?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有哪些去向?
思考:
1.构建第二营养级(植食性动物)能量流动的模型。
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过程。
巧解能量流动
W1=A1+B1+C1+D1
D1=A2+B2+C2+D2
思考:
3.关于能量传递效率?
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上一营养级同化量
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
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
62.8/464.6=13.5%
12.6/62.8=20.0%
思考:
4.(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辐射到该地区总的太阳能吗?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一定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吗?
(2)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是其同化的能量吗?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还是植食性动物?
(3)每个营养级的去路都一样吗?
1、不是(固定的太阳能);不一定(人工鱼塘,投放饵料)
2、不是;生产者
3、最高营养级无流向下一营养级去路。
【知识整理】
完成学案?回归课本?部分。
【知识归纳】
(1)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
同化量=输入量
(2)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3)
某营养级“粪便”中能量,应属其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如兔粪便的中能量不属于兔同化量而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

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呼吸消耗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下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1.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D
【对位训练】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C
【对位训练】
3、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较大
B.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5.6%
C.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103kJ/(m2.a)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
110
5
例、A
B
C
D
E
F
思考:如上食物网中,
A为1千克
a、C最多约为多少?
b、
C最少约为多少?
0.04千克
0.0001千克
c
、若C增加1千克,则A最少需要消耗多少千克?最多又为多少?
【考点讲解】
25千克
1000千克
2、若人类获取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是1∶1,将此食物结构改为4∶1,能量流动效率按10%计算,则调整后可供养的人口是前者的________倍
1.96
能量金字塔
由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的图形。
分析1:一株大树上,鸟、虫、树的数量金字塔的塔形会发生倒置
分析2:浮游植物的个体小,寿命短,又不断被浮游动物吃掉,所以某一时间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用质量来表示)可能低于浮游动物的生物量
能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
含义
各营养级固定的总能量
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量
每一营养级现存生物的总质量
形状
(四)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如建立生态农业,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
例1、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单位:102千焦/m2/年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C
×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所有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食物链的组成:
生产者和消费者
粪便属于上一营养级的遗体,是未被同化的
GP
NP
R

15.91
2.81
13.
10

871.27
369.69
501.58

0.88
0.34
0.54

141.20
62.07
79.13

211.85
19.26
1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