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浙江省余姚中学生物复习全套课件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名校联盟]浙江省余姚中学生物复习全套课件必修一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6-03 10:49:46

文档简介

(共93张PPT)
*
*
*
*
*
*
*
*
*
A
*
C
*
*
*
*
*
*
*
*
*
D
*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
*
*
*
*
*
*
*
*
*
*
B
*
A
*
B
*
*
*
D
*
*
*
*
*
*
*
*
C
*
C
*
*
*
*
*
*
A
*
C
*
*
*
*
*
*
*
*
*
*
*
*
*
*
*
*
*
返回
第8讲光合作用
考点突破◇
考点一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
归纳总结
考点一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
归纳总结
有創
滤液细线为准

四条宽度、颜
结果

叶绿素

滤液细线为准

四条宽度、颜
结果

叶绿素











素分离
绿
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
素分离
绿
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
③矿质元素:叶绿素中含N、Mg等矿质元素,若缺乏将导致
叶绿素无法合成,老叶先变黄。另外,Fe是叶绿素合成过程
中某些酶的辅助成分,缺Fe也将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幼叶
先变黄。N、ⅳg在植物体内形成不稳定化合物,Fe在植物
体内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只利用一次)
(2)本实验中圆形滤纸中央点一滴层析液,对叶绿体中的色
素进行层析,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由内到外依次
是黄绿色、蓝绿色、黄色、橙黄色
(3)用丙酮或其它有机溶剂代替无水乙醇提取色素,但丙酮
有毒,研磨时需采取措施防止蒸发,也可用汽油代替层析液
进行层析,可用其它绿色叶片代替菠菜,但不能用大白菜等
不含叶绿素的材料
深化拓展
素与吸收光谱
棱镜
暗带黄
深化拓展
(1)图示信息
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②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③两类色素除吸收上述色素外,对其它色素也有不同程度的
吸收,但对绿光吸收最少,故对光合作用最有效的光是白光
最无效的光是绿光。
(2)实践应用
①温室大棚用无色薄膜最有效
最好选
棚的光合效率
光被其

最好选
棚的光合效率
光被其

√对应训
曲线图
06

√对应训练
2.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

A.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叶绿体中色素能够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
溶解度不同
研钵中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和绿叶后直接用杵棒进行
研磨,不用作任何处理
D.滤液细线要画得细而直,避免色素带间的部分重叠(共67张PPT)
*
*
*
*
*
*
*
*
*
D
*
*
*
*
*
*
*
*
C
*
B
*
*
*
*
*
A
*
B
*
*
*
*
*
*
*
*
*
*
*
*
*
B
B
*
C
*
D
*
*
*
*
*
*
*
*
*
C
*
C
*
*
A
*
D
D
*
C
*
B
*
*
D
*
D
*
*
*
*
*
*
*
*
*
*
返回
1)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
有机物
产生
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的过程
(2)反应式:C6H12O+6O
6CO2+6H2O+能量
(3)过程
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链
场所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
NADH、FADH
反应物葡萄糖
丙酮酸、H2O
H
第7讲细胞呼吸
考点突破→
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比较
基础梳
氧呼吸
糖酵解
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链
场所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
第7讲细胞呼吸
基础梳理
葡萄糖等有

(4)实质
有机物
能量
(5)l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释放
kJ的能量,其中有
左右的能量储存于ATP中,其余的能量以形式散失
酵母菌
菜块根进行无氧


呼吸的

丙酮酩
酵母菌
菜块根进行无氧


呼吸的

丙酮酩
人归纳总结
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图
氧呼吸
大量ATP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要O2、酶
都在细胞质


放大量

分解,
沿有彻底分
类型
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
反应条需要O2、酶和适宜的不需要O2,需要酶和
温度
适宜的温度
第一阶段在细胞溶
天呼吸场所胶中,第二、三阶段全过程都在细胞溶
胶中
在线粒体内
点份解产物CO2和H2O
CO2、酒精或乳酸
释放能量释放大量能量
释放少量能量
特点有机物彻底分解,能有机物没有彻底分
量完全释放
解,能量没完全释放
解有机物
段(从葡萄糖



成物,且生


成物,且生
(5)NADH的产生数目及过程:糖酵解产生2分子;柠檬酸
循环产生1分子;FADH2在柠檬酸循环中产生2分子;两类
物质都在电子传递链中被氧化成NAD和FAD,同时伴随
着ATP的生成。电子最终受体是O
(6)柠檬酸循环过程:

C3酸(丙酮酸)十NAD一[C2]+CO2+NADH+H
C2+Ca(草酰乙酸)~C(柠檬酸)个反应
2CO2十C4(草酰乙酸)+3NADH+FADH2+ATP
(⑦)CO生成:柠檬酸循环过程中,C3→C2生成1分子,柠檬
酸循环中生成2分子,都是在细胞溶胶中生成(共60张PPT)
*
*
*
*
*
*
*
B
*
*
*
*
D
C
*
*
*
*
*
C
*
*
*
*
*
*
D
*
*
*
*
*
A
*
B
*
B
*
B
*
D
*
C
*
*
*
*
*
*
D
*
C
*
*
*
*
B
*
B
*
C
*
A
*
C
B
*
C
*
*
*
*
*
*
*
*
*
*
*
*
返回
透装置及渗透作
透装置及渗透作
第6讲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考点突破→
基础梳理
3.原生质层包括
和这两层膜之间
植物细胞中,可把
看做一层半透膜
归纳总结
渗透系
本组成
膜两侧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
选择透
泡膜


选择透
泡膜


(4)系统的水分流动方向
对于被半逶膜隔开的两个溶液体系S和S2,如图所示
半透膜
S1浓度>S2浓度时,水分子由S2→S1的分子数多于由
1→>S2的分子数;
当S1浓度的分子数多于由
2→S1的分子数
当S1浓度=S2浓度时,水分子由S1→S2和由S2→S1的数
量相等


!识图析图
半透膜
取信息
物质的量浓
识图析图
(2)两侧溶液中的溶质是否能通过半透膜,若不能,则只是高
浓度一侧液面升高;若能,则先是高浓度一侧液面升高,随后
另一侧液面升高,最后两侧液面相平。
(3)在达到渗透平衡时,一般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
液面高的一侧液面差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
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4)B图中若浸在烧杯低浓度溶液中的是透析袋,由于透析
袋内的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吸收一定水分后,膨胀到一定程
度,受到透析袋的東缚力,水分子进出达到动态平衡。此
透析袋内外的溶液浓度是不相等的,透析袋内溶液浓度仍高
于烧杯中的液体浓度
根据图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读取信息
(1)两侧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的一侧渗透压高,小的一侧
渗透压低,水分子由低浓度一侧→>高浓度一侧
(2)两侧溶液中的溶质是否能通过半透膜,若不能,则只是高
浓度一侧液面升高;若能,则先是高浓度一侧液面升高,随后
另一侧液面升高,最后两侧液面相平。
(3)在达到渗透平衡时,一般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
液面高的一侧液面差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
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4)B图中若浸在烧杯低浓度溶液中的是透析袋,由于透析
袋内的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吸收一定水分后,膨胀到一定程
度,受到透析袋的東缚力,水分子进出达到动态平衡。此
透析袋内外的溶液浓度是不相等的,透析袋内溶液浓度仍高
于烧杯中的液体浓度(共54张PPT)
*
*
*
*
*
*
A
*
C
*
*
*
*
*
*
A
*
BC
*
*
*
*
*
C
*
C
*
A
*
*
*
*
*
C
*
*
D
*
C
*
B
*
*
*
*
*
*
*
*
B
*
D
*
B
*
B
*
B
*
*
*
*
A
*
B
C
*
B
*
*
*
*
*
*
返回
人归纳总结
细胞分化
程称为细胞分

第11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0考点突破一
第11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人归纳总结
细胞分化
程称为细胞分

②稳定性和不可逆性:一般说来,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
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③普遍性: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3)结果:增加细胞的类型,产生出不同形态、结构、功能的细
胞,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4)分化的实质: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同一生物个体不
同部位细胞DNA、基因、tRNA相同,但mRNA、蛋白质的种
类不同
5)分化的意义:是个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
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②稳定性和不可逆性:一般说来,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
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③普遍性: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3)结果:增加细胞的类型,产生出不同形态、结构、功能的细
胞,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4)分化的实质: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同一生物个体不
同部位细胞DNA、基因、tRNA相同,但mRNA、蛋白质的种
类不同
5)分化的意义:是个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
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虑,即细胞的

要的

性高于料
虑,即细胞的

要的

性高于料
能干细

②植物体细胞>动物体细胞
植物体细胞全能性已由科学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但动物体
细胞全能性未得到证实,只证实了动物体细胞核的全能性
③囊胚期细胞>原肠胚期细胞
同一生物个体发育时期越早,其全能性越高
拓展延伸
组织的潜能,但却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如造血干
细胞;③专能干细胞,只能向一种类型或密切相关的两种类
型的细胞分化,如皮肤生发层的干细胞
(2)各种干细胞的相互关系
红细胞
高度分化细胞
专能骨髓造血干细
能分化成红细胞
多能骨髓造血干细
能分化成各种血细胞
全能胚胎干细胞
能分化成各种体细胞
√对应训练
的体
者功能有

√对应训练(共57张PPT)
*
*
*
*
*
*
*
C
*
B
*
D
*
*
*
*
CD
*
*
*
*
*
C
*
*
*
*
*
*
*
*
A
*
*
*
*
*
*
*
B
*
C
*
*
*
*
*
*
*
*
*
*
C
α
A
*
D
*
C
*
B
1.D
*
B
*
B
5.ABC 6.A 7.A 8.C
*
B
*
11.C
C
*
*
*
*
*
*
返回
观察细
显微镜
第3讲细胞概述、细胞膜和细胞核
◇考点突破一
基础梳理
2.细胞学说的发现者
3.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所有生物都由
细胞构成
细胞是所有生物的和的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
产生的。
最小的细胞是
最大的细胞是
根据细胞结构中是否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

真核细胞常被分为
和细胞
核;植物细胞外层还有
2.细胞学说的发现者
3.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所有生物都由
细胞构成
细胞是所有生物的和的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
产生的。
最小的细胞是
最大的细胞是
根据细胞结构中是否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

真核细胞常被分为
和细胞
核;植物细胞外层还有
重要结构
镜头{目镜一长,放大倍数
物镜一长,放大倍数大
光学结构
平面一调暗视野
反光镜
视野
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有粗
机械结构{转换
更换物镜
光圈
调节视野亮
(有大
放置装片(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侧面观察降镜筒(转动
粗准焦螺旋)-亠左眼观察找物像(转动粗准焦螺旋)→≯转动
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
用高倍物镜观察
移装片(物像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向哪个方向移)→转动转换
器(换上髙倍物镜)→丶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得明亮
转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进行观察)
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物像看到细视野物镜与玻片视野

胞数目亮度
的距离范围
低倍镜
利用
SARS病毒研制疫苗十分困难的
述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都
单链
不稳定,变
制疫苗困难
病毒在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中有何用途
提示在细胞工程
灭活的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
基因工程中,可做运载体将目的基因
体细胞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如何标记噬菌体
先在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再让噬菌体侵染带
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
能在培养基上直接培养并
菌体
法则、免疫的关系如何
提示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可在宿主细胞内进
制或逆转录过程,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完善;病毒
免疫中以抗原
出(共34张PPT)
*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
2.原子和分子
(1)原子:是物质的 ,由位于原子中心的 和 构成。
(2)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一种微粒。
(3)关系:原子通过 等化学键相互作用构成分子。
基本单元
质子
中子
化学性质
离子键或共价键
*
*
*
*
*
*
*
B
*
*
*
B
*
*
*
*
*
*
*
D
*
B
*
*
*
*
*
B
*
D
D
*
C
*
A
B
3.A
*
C
5.B
*
C
7.A 8.B 9.B
*
D
11.D 12.C 13.B
*
B
15.B
*
*
返回
第1讲分子、离子和无机物
→考点突破→→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作用
基础梳理
第1讲分子、离子和无机物
大量元
依据含
Fe、Mn、B、Zn、Cu、Mo等
种类
最基本元素
依据作用分基本元素
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是血红蛋白成分

是牙齿、骨骼成分
影响生物体生命活动:缺影响花粉萌发
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
的差别较
细胞中元素的种类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种类大体
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一般相差很
(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依含量而分,高于1/10000.大量元素
(3)微量元素
物体内含量少
必需元素
(4)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
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正是由于碳原子在组成生
物大分子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家才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
没有碳,就没有生命”,与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无关
细胞中元素的种类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种类大体
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一般相差很
(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依含量而分,高于1/10000.大量元素
(3)微量元素
物体内含量少
必需元素
(4)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
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正是由于碳原子在组成生
物大分子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家才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
没有碳,就没有生命”,与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无关
(5)生物体内鲜重最多的元素为O,干重最多的元素为C;植
物因糖类多、蛋白
O较
动物相反,故
C
元素因骨骼、牙齿中大量积累
较多
)组成化合物
参与形成的物质及结

蛋白质、AT
绿素、核苷酸等
核苷酸、磷脂;动物体内
齿、骨骼成

g
绿素的组成成分(共69张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D
*
*
*
*
*
*
*
*
*
*
*
*
B
*
D
*
*
*
C
*
*
*
*
*
*
*
*
*
返回
第9讲细胞代谢题型探究与高考演练
考点突破
专题分析
内容是高中生物知识体系
的基础,因


者青睐
常考题
专题分析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用中都

释放能量
TP各项
H2O
CO
光能
AtP
H2o
O2 ( CH2O)
I K2CH3COCOOHK-[H
叶绿体
线粒体
热能
atP
ATPATP各项生命活动
释放能量
TP各项
(1)物质循环
碳反应
C: CC
(CH2O)级
C、呼吸Ⅱ
→>CO
光反应
O.h2O
xO2呼吸Ⅲ
光反应
呼吸I、Ⅱ
H: H2o
H7反应
(CH2o)
LH
呼吸Ⅲ
(2)能量流动(单向、递减)
光反应
7p碳反应
呼吸
光能
A
(CH2 o)
ATP一
产生热能
项生命活动
(1)物质循环
碳反应
C: CC
(CH2O)级
C、呼吸Ⅱ
→>CO
光反应
O.h2O
xO2呼吸Ⅲ
光反应
呼吸I、Ⅱ
H: H2o
H7反应
(CH2o)
LH
呼吸Ⅲ
(2)能量流动(单向、递减)
光反应
7p碳反应
呼吸
光能
A
(CH2 o)
ATP一
产生热能
项生命活动
H20
ATP
利用细胞分裂主动运输
CO2+H2O+能量
植物生长物质合成
nadph
Co
ADP

+pi


一ATP
2C3H4O
+4田|酶

2CHOH+2CO2+能量→ATP
多种酶RuBP
ADP+pie
另一种酶
2C3H6O3+能量
AtP
光合作用
C6H120c
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
(叶绿体)
主要在线粒体
细胞溶液)
深化拓展
√对应训练

程。请据图
酶4
Ⅲ是
√对应训练
√对应训练

程。请据图
酶4
Ⅲ是
(2)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对B示踪,则B最先出现在匚
(物质)中
(3)场所Ⅰ、Ⅱ、Ⅲ都有不同的酶催化其化学反应,在小鼠细
胞内不具有的酶包括
4)若控制某性状的基因位于场所Ⅱ内,其遗传特点是
(5)若用仪器测得该植物细胞中物质C既无吸入也不放出
此时说明
(6)下图所示小麦和水稻幼苗呼吸作用的不同情况,其中曲
线1说明:
。请根据
你所学的知识,参照曲线3,在图中画出水稻无氧呼吸的曲
线
160
140
120
100
80
曲线1
曲线2
60、小麦
40小麦
曲线3
20
无氧呼吸~
01.3264.2525.810.4
20.802%(共78张PPT)
*
*
*
*
*
*
*
*
B
*
*
*
*
*
*
*
*
B
*
*
*
*
*
*
*
B
*
*
*
*
*
*
*
*
*
C
*
*
*
*
*
*
*
D
*
*
*
*
*
C
*
*
*
*
B
C
*
B
*
C
D
*
*
*
*
*
*
*
B
*
C
D
*
B
*
C
*
*
*
C
*
D
*
C
*
B
*
*
D
*
*
*
*
*
*
*
*
*
*
返回
的结构及其与
的转化
基础梳
第9讲ATP和酶
考点突破→◆
第5讲ATP和酶
基础梳理
的结构及其与
的转化
基础梳
重新形成


重新形成



机物
化学能




图所示
AtP
能量1
酶1
酶2
Pi
能量2
ADP K
酶1
转化式:ADP十Pi十能量
ATP
酶2
上式中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实际上是表示细胞内ATP
与ADP的循环过程,并不表示化学上的可逆反应,这是因

(1)从反应条件看:ATP的分解是一个水解反应,催化该反应
的酶是水解酶;而ATP的合成是一种合成反应,催化该反应
的酶是一种合成酶。酶具有专一性,因此其反应条件不同
(2)从能量来源看:ATP水解释放出的能量是储存在高能磷
酸键中的化学能,而合成ATP的能量则主要是化学能和太
阳能,因此能量的来源不同
(3)从ATP的合成与分解场所看:ATP合成的场所是细胞
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而ATP分解的场所较多,因此其
合成与分解的场所不完全相同
上式中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实际上是表示细胞内ATP
与ADP的循环过程,并不表示化学上的可逆反应,这是因

(1)从反应条件看:ATP的分解是一个水解反应,催化该反应
的酶是水解酶;而ATP的合成是一种合成反应,催化该反应
的酶是一种合成酶。酶具有专一性,因此其反应条件不同
(2)从能量来源看:ATP水解释放出的能量是储存在高能磷
酸键中的化学能,而合成ATP的能量则主要是化学能和太
阳能,因此能量的来源不同
(3)从ATP的合成与分解场所看:ATP合成的场所是细胞
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而ATP分解的场所较多,因此其
合成与分解的场所不完全相同
综上所述,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并不是可逆反应
但ATP与ADP在细胞内可以反复循环变化着,该反应能明
确表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的循环过程,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
的顺利进行。(共57张PPT)
*
1.糖类
*
*
*
*
*
*
*
C
*
B
*
*
*
*
*
*
*
B
*
B
*
*
*
*
*
*
*
*
*
*
*
*
*
A
*
*
*
*
*
AD
*
*
*
A
*
*
*
CD
*
B
B
*
B
*
D
*
D
*
B
*
A
3.D 4.C
*
D
*
B
7.B
*
B
*
D
10.C 11.C 12.C
*
B
*
*
*
*
*
返回
组成元素
(O
O1):DNA的成分
碳糖
核糖(CH10O5)
成分
六碳糖
(C6H12O),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
糖类和脂质
第2讲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基础梳理
物细胞
动物细胞
纤维素:植物
的主要成
植物细胞
实、块根、块

的物质
肝脏
动物细胞
肌肉
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

胞的组成部分
成元素

脂肪
物质,保护内脏,维持

类脂:如
构成生物膜结构的成分
质种类
醇:包扌

些物质对维持正常的
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糖类和脂质的比较
组成元素
种类及分布
重要作用
糖(动、植物)
麦芽糖(植)
糖〈蔗糖(植)
主要能源物
糖类
糖(动)
糖淀粉(植)
糖原(动)
储存能量、膜
脂肪、含N、P的类
成分
数含N
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几点说明
(1)植物特有糖:单糖中果糖;二糖中的麦芽糖和蔗糖;多糖
的淀粉和纤维素
动物特有糖:二糖中的乳糖;多糖中的糖
动、植物共有糖:五碳糖和葡萄糖
(2)除蔗糖和多糖外,其余皆为还原糖
(3)五碳糖中核糖和脱氧核糖分别是RNA和DNA的组成成分
关于糖类
(1)植物特有糖:单糖中的果糖;二糖中的麦芽糖和蔗糖
糖中的淀粉和纤维素
动物特有糖:二糖中的乳糖;多糖中的糖原
动、植物共有糖:五碳糖和葡萄糖
(2)除蔗糖和多糖外,其余皆为还原性糖
(3)五碳糖中核糖和脱氧核糖分别是RNA和DNA的组成成分




(4)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而纤维
能物质。脂肪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
(5)脂质中磷脂含有N、P元素,脂肪只
(6)单糖、二糖、多糖的划分根据是能否水解及水解后产生单

(⑦)单糖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但二糖、多糖必须被消化后才
能被吸
(⑧)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而原核细胞的细
胞壁不含纤维素,是由肽聚糖构成的。因此细胞壁能否被
维素酶分解是区分植物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依据(共46张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C
*
*
*
*
*
*
*
B
*
C
*
A
*
D
*
B
2.C 3.C
*
D
*
C
8.D
5.D 6.C
*
A
10.C
*
C
*
*
C
*
*
*
返回
第4讲细胞质
考点突破
基础梳理
叹层膜细胞
单层膜细胞器无膜结构细胞
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核糖
有双
膜,有少量具有单层膜结构,形
膜结构

是成
自主性|构,内有
构成的)
内质
核糖

储存
泌物支架;物质
氨基
的主

要要场的场的形内质渗诱|酸合
所成及
网与作用
成关(形

功能
植物
米用

持物
的场

形成合成张度
有关
及解
能量转
毒作
换有关
用有

质和光反

基粒
功能
度/液泡

扁平
构成/膜及蛋白/两
其内质
要纭
暗囊和的

构或种与反应
泡部的|rRN

成分有氧
细胞酶

乎吸
绿色
数动
动物
植物

植物
植物
所有
分布
肉细
动物胞
布\植物幼茎\般
胞及
分/高等/的动
动物
植物|物细

胞不显

(1)产生水的细胞器:线粒体(有氧呼吸)、核糖体(脱水缩
)、叶绿体(光合作用)、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

绿体(光合作用:光能→ATP→稳
定化学能)、线粒体(有氧呼吸:稳定化学能→ATP)、细
基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3)生理活动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结构:细胞核
(DNA复制、转录)、线粒体(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
绿体(自身
复制、转录、翻译)、核糖体(翻译)
(4)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核糖体(间期进行蛋白质合成)
高尔基体(末期与植物细胞细胞壁形成有关),线粒体(
能)、中心体(形成纺锤体)
(5)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液泡
(含花青素等)
线粒体
增大膜面内膜向内腔折叠由囊状结构的薄
积的方式形成嵴
膜堆叠而成基
有氧呼吸的主要光合作用的场所
成的
场所,完成有氧呼完成光合作用的
理过
吸的第
段全过程
光反应产生的
不所形成
用于除光合作
只用于为暗
同TP的去路
用暗反应以外的
反应

均具有能量转换功能;均具有双层膜结
沟;均含有
与细胞质遗传有
关;均能产生水;共同参与自然界中的
碳循环(共79张PPT)
*
*
*
*
*
*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
D
*
C
*
D
*
*
*
*
*
*
*
*
*
*
*
*
*
D
*
D
*
*
*
A
*
B
*
B
*
*
*
*
*
*
C
*
B
*
*
*
*
*
*
返回
基础梳理
第10讲细胞的增殖
考点一细胞增殖的方式和细胞周期
基础梳理
第13讲细胞增殖
考点突破
考点一细胞增殖的方式和细胞周期
基础梳理
的基础
周期
无丝分裂


并平
的基础
周期
无丝分裂


并平

细胞周期
胞周
胞周期
vll
B十C是一个细胞周期,但A+B不算细胞周期。细胞的种
类不同,细胞周期的时间也不相同。
4.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
间期与分裂期所占比例也不同
(2)外部因素:主要有温度、pH、射线、生理和病理状况等
这些因素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周期。因为DNA复
制、有关蛋白质合成、能量供给等生理过程都需要酶的参与
vll
B十C是一个细胞周期,但A+B不算细胞周期。细胞的种
类不同,细胞周期的时间也不相同。
4.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
间期与分裂期所占比例也不同
(2)外部因素:主要有温度、pH、射线、生理和病理状况等
这些因素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周期。因为DNA复
制、有关蛋白质合成、能量供给等生理过程都需要酶的参与
识图析图
识图析图
3.G1和G2合成有关蛋白质,故RNA增多,对应RNA的特有
碱基U消耗增多;而S期完成DNA复制,故该期DNA的特
有碱基T消耗增多,且S期是基因突变的具体时期
√对应训练
时间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对应训练
解析根


裂和减数分裂
2.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等生物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
B.遗传物质也要复制和平均分配
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
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

考点
有丝分裂


时期的变化
考点
有丝分裂


时期的变化



(1)染色体逐渐变

在细胞
两极围绕染色体
末重新出现;(3)|两现两消

逐渐消失;重建壁
(4)赤道板上出现
细胞板由
中央向四周扩展
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