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卷
(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3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圆周角的度数等于所对弧的度数
B.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C.
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D.
劣弧是大于半圆的弧
2.
如图,,
为
直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一定平行且相等
B.
,
一定平行但不一定相等
C.
,
一定相等但不一定平行
D.
,
不一定平行也不一定相等
3.
点
,,,
分别是
上不同的四点,,
等于
A.
B.
C.
D.
4.
如图,
为
的直径,点
,
在
上.若
,则
的度数是
A.
B.
C.
D.
5.
已知弦
把圆周分成
两部分,则弦
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
A.
B.
C.
或
D.
或
6.
如图所示,半圆
的直径是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B.
C.
D.
7.
如图所示,
是半径为
的
的直径,点
在
上,,
是
的中点,
是直径
上一动点,则
的最小值为
B.
C.
D.
8.
如图所示,四边形
是菱形,点
,
在以点
为圆心的
上,且
,若扇形
的面积为
,则菱形
的边长为
A.
B.
C.
D.
9.
如图所示,正六边形硬纸片
在桌面上由图
1
的起始位置沿直线不滑行地翻滚一周后到图2位置,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则正六边形的中心
运动的路程为
B.
C.
D.
10.
如图,圆内接
的外角
的平分线与圆交于点
,,垂足为点
,,垂足为点
,有下列结论:①
;②
;③
;④
.其中一定成立的结论有
个
B.
个
C.
个
D.
个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18分)
11.
如图所示,在扇形
中,,
是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
,
重合),,,垂足分别为点
,,若
,则扇形
的面积为
?.
12.
图
1
是以
为直径的半圆形纸片,,沿着垂直于
的半径
剪开,将扇形
沿
方向平移至扇形
.如图
2,其中
是
的中点,
交
于点
.则
的长为
?
.
13.
如图,
是
的直径,
与弦
相交于点
,若
,请你再写出图中其他两个角的度数(不添加新的字母或线段):
?.
14.
圆内接四边形
的内角
,则
?.
15.
如图,以
为直径的
与
的另两边分别相交于点
,
.若
,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结果保留
)
1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以原点
为圆心的圆过点
,直线
与
交于
、
两点,则弦
的长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
17.
如图,等腰直角
和等边
都是半径为
的圆的内接三角形.
(1)求
的长;
(2)通过对
和
的观察,请你先猜想谁的面积大,再证明你的猜想.
18.
在
中,,以
为直径的
交
于点
,交
于点
.
(1)如图1,当
为锐角时,连接
,试判断
与
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图1中的边
不动,边
绕点
按逆时针旋转,当
为钝角时,如图2,
的延长线与
相交于点
.请问:
与
的关系是否与(1)中你得出的关系相同?若相同,请加以证明;若不相同,请说明理由.
19.
,
为
内两条相交的弦,交点为
,且
.则以下结论中:①
;②
;③
;④
.正确的有哪些.试证明你的结论.
20.
如图1,点
,,
在
上,连接
,.
(1)求证:;
(2)若点
在如图2的位置,以上结论仍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21.
如图,已知
,,,
都在格点上(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
(1)如果建立直角坐标系,使点
的坐标为
,点
的坐标为
,则点
的坐标为
?;
(2)画出
绕点
顺时针旋转
后的
,并求线段
扫过的面积.
22.
如图所示,
的三个顶点都在
上,
于点
,
为
的直径.求证:.
23.
如图所示要把残缺的圆形模具复制完整,已知弧上的三点
,,.
(1)用尺规作图法,找出点
,,
所在圆的圆心(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若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腰
,求圆形模具中
的长.
24.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经过原点
且与
轴正半轴的夹角为
,点
在
轴上,
半径为
,
与直线
相交于
,
两点,若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
的坐标.
答案
第一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D
C
D
B
A
C
D
C
第二部分
11.
12.
【解析】连接
,
是
的中点,
,
,
,
,
.
13.
,
14.
15.
【解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
的度数,再由
、
是等腰三角形得出
的度数,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
的度数,再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16.
【解析】
直线
必过点
,
最短的弦与
垂直,由垂径定理可求得此时最短的弦长为
.
第三部分
17.
(1)
连接
,过
作
于点
,
,
为等边三角形,
,
,
,则
.
??????(2)
,
直角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18.
(1)
.
证明:连接
,
是直径,
,
,
,
,,
,
.
??????(2)
结论仍成立.
连接
.
为直径,
.
又
,
.
,,
,
.
19.
③④
证明:
③成立.
,
.
又
,,
,
,
.
④成立.
,
,
.
20.
(1)
连接
,
,
可得
.
??????(2)
成立.
理由:连接
,如图所示,
则
,,
,
,即
.
21.
(1)
??????(2)
如图,
看图可知,线段
扫过的面积是扇形
,扇形
的面积差,由此可得:线段
扫过的
.
22.
连接
.
于点
,
为
的直径,
,.
,
.
23.
(1)
如图所示,点
即为点
,,
所在圆的圆心.
??????(2)
如图所示,连接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腰
,
为
的直径,,.
圆的半径为
.
.
24.
如图所示,过点
作
于点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
在
中,
,
,即
.
在
中,.
.
.
根据对称性,在负半轴的点
也满足条件.
点
的坐标为
或
.
第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