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练习卷(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练习卷(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5 22: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卷
(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3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圆周角的度数等于所对弧的度数
B.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C.
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D.
劣弧是大于半圆的弧
2.
如图,,

直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一定平行且相等
B.

一定平行但不一定相等
C.

一定相等但不一定平行
D.

不一定平行也不一定相等
3.

,,,
分别是
上不同的四点,,
等于
A.
B.
C.
D.
4.
如图,

的直径,点


上.若
,则
的度数是
A.
B.
C.
D.
5.
已知弦
把圆周分成
两部分,则弦
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
A.
B.
C.

D.

6.
如图所示,半圆
的直径是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B.
C.
D.
7.
如图所示,
是半径为

的直径,点

上,,

的中点,
是直径
上一动点,则
的最小值为
B.
C.
D.
8.
如图所示,四边形
是菱形,点

在以点
为圆心的
上,且
,若扇形
的面积为
,则菱形
的边长为
A.
B.
C.
D.
9.
如图所示,正六边形硬纸片
在桌面上由图
1
的起始位置沿直线不滑行地翻滚一周后到图2位置,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则正六边形的中心
运动的路程为
B.
C.
D.
10.
如图,圆内接
的外角
的平分线与圆交于点
,,垂足为点
,,垂足为点
,有下列结论:①
;②
;③
;④
.其中一定成立的结论有

B.

C.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18分)
11.
如图所示,在扇形
中,,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

重合),,,垂足分别为点
,,若
,则扇形
的面积为
?.
12.

1
是以
为直径的半圆形纸片,,沿着垂直于
的半径
剪开,将扇形
沿
方向平移至扇形
.如图
2,其中

的中点,

于点
.则
的长为
?

13.
如图,

的直径,
与弦
相交于点
,若
,请你再写出图中其他两个角的度数(不添加新的字母或线段):
?.
14.
圆内接四边形
的内角
,则
?.
15.
如图,以
为直径的

的另两边分别相交于点

.若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结果保留

1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以原点
为圆心的圆过点
,直线

交于

两点,则弦
的长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
17.
如图,等腰直角
和等边
都是半径为
的圆的内接三角形.
(1)求
的长;
(2)通过对

的观察,请你先猜想谁的面积大,再证明你的猜想.
18.

中,,以
为直径的

于点
,交
于点

(1)如图1,当
为锐角时,连接
,试判断

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图1中的边
不动,边
绕点
按逆时针旋转,当
为钝角时,如图2,
的延长线与
相交于点
.请问:

的关系是否与(1)中你得出的关系相同?若相同,请加以证明;若不相同,请说明理由.
19.


内两条相交的弦,交点为
,且
.则以下结论中:①
;②
;③
;④
.正确的有哪些.试证明你的结论.
20.
如图1,点
,,

上,连接
,.
(1)求证:;
(2)若点
在如图2的位置,以上结论仍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21.
如图,已知
,,,
都在格点上(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
(1)如果建立直角坐标系,使点
的坐标为
,点
的坐标为
,则点
的坐标为
?;
(2)画出
绕点
顺时针旋转
后的
,并求线段
扫过的面积.
22.
如图所示,
的三个顶点都在
上,
于点


的直径.求证:.
23.
如图所示要把残缺的圆形模具复制完整,已知弧上的三点
,,.
(1)用尺规作图法,找出点
,,
所在圆的圆心(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若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腰
,求圆形模具中
的长.
24.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经过原点
且与
轴正半轴的夹角为
,点

轴上,
半径为

与直线
相交于

两点,若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
的坐标.
答案
第一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D
C
D
B
A
C
D
C
第二部分
11.
12.
【解析】连接


的中点,





13.

14.
15.
【解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
的度数,再由

是等腰三角形得出
的度数,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
的度数,再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16.
【解析】
直线
必过点

最短的弦与
垂直,由垂径定理可求得此时最短的弦长为

第三部分
17.
(1)
连接
,过

于点


为等边三角形,


,则

??????(2)

直角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18.
(1)

证明:连接

是直径,



,,


??????(2)
结论仍成立.
连接

为直径,




,,


19.
③④
证明:
③成立.



,,



④成立.



20.
(1)
连接


可得

??????(2)
成立.
理由:连接
,如图所示,

,,

,即

21.
(1)
??????(2)
如图,
看图可知,线段
扫过的面积是扇形
,扇形
的面积差,由此可得:线段
扫过的

22.
连接

于点


的直径,
,.


23.
(1)
如图所示,点
即为点
,,
所在圆的圆心.
??????(2)
如图所示,连接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腰


的直径,,.
圆的半径为


24.
如图所示,过点

于点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中,

,即


中,.


根据对称性,在负半轴的点
也满足条件.

的坐标为


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