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21 08:0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下面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再见了,奥地利50先令钞票上的弗洛伊德。再见了,塞尚和你的苹果。再见了,阿波罗和亚历山大大帝。
B.?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C.?蟋蟀在青草中快乐地弹琴。
D.?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
2.消息结构的五部分是(??? )。
A.?正题?? 引题?? 副题?? 导语?? 主体???????????????????????????B.?时间?? 地点?? 导语?? 主体?? 标题
C.?标题?? 导语?? 主题?? 背景?? 结语???????????????????????????D.?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的标题除了有主标外,还必须有引标和副标。
B.?新闻既然要求报道客观事实,那么语言中就不应带有作者的感彩。
C.?“西起九江(不含)”。如果去掉“不含”两字,意思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
D.?“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中“不料”指汤恩伯那一天到达芜湖是人们没有料到的。
二、填空题。
4.“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句中“此种情况“是指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5.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亚运会
??? 亚运会是由亚洲运动联合会(1982年改称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每4年一届。亚运会源于20世纪初,其早期形式叫远东奥林匹克世界运动会,于1913年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城举行。当时,除东道主菲律宾外,还有中国和日本的运动员参加。后该运动会改名为远东优胜者运动会,只有亚洲远东国家参加。第11届运动会曾准备在东京举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未能实现,至此,远东运动会——亚运会的早期胚胎便夭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7年,国际奥委会委员——印度的松迪先生发起组织了亚洲体育协会,他会晤了参加当年8月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亚洲国际体育代表团领导,并召集亚洲6国(缅甸、斯里兰卡、中国、印度、朝鲜和菲律宾)10名代表于8月8日开会,决定成立亚洲运动总协会。1949年2月13日,阿富汗、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印尼、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和泰国的代表进行会谈后,决定举办今天的亚运会。这次会议决定把亚运会举办时间放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空闲时期,每4年举行一次。首届亚运会于1951年召开。
(1)主题探究:这篇新闻特写,展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上夺取桂冠的激动瞬间,表现了她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和________的心理素质,赞颂了________。
(2)疑难探究:文章以《“飞天”凌空》为题,有什么好处?
6.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①(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 ②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________(A、攻破 B、突破 C、冲破 D、打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文中的第①段是这篇消息的__________部分,括号内的字是新闻的电头,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精确到“时”暗示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次出现“至发电时止”,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闻一般以记叙为主,要求“用事实说话”,但也可以适当地穿插一点议论。选文即从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两方面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
(4)给文中横线上选填一个恰当的词语___________。(A、攻破 B、突破 C、冲破 D、打破)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 D
3.【答案】 C
二、填空题
4.【答案】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三、现代文阅读
5.【答案】 (1)从容不迫;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
(2)以《“飞天”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精彩的比喻不但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6.【答案】 (1)导语???? 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 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2)说明消息既快又准
(3)①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②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