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第十课 三峡
第1课时
一句话目标 熟读课文,了解常识,掌握重点字词,能正确译文。
一、课前一赛 初读课文、正确读音,注意节奏,了解常识
1,三峡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总称,在长江上游_________和湖北_________之间。
2.这是一篇写景散文,节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范阳涿县人,_________北魏_________。
3.给下列加点字正确注音。
略无阙处( ) 曦月( ) 沿溯( )
素湍( ) 绝巘( ) 飞漱( )
4.请正确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独立白主学习 再读全文,掌重点字词意思。
5.解释下列重点词语的意思。
自三峡七百里中( ) 略无阙处( ) 隐天蔽日( )
自非亭午夜分( ) 不见曦月( ) 沿溯阻绝( )
或王命急宣( ) 有时朝发白帝( ) 暮到江陵( )
虽乘奔御风( ) 不以疾也( ) 则素湍绿潭( )
回清倒影( ) 绝巘多生怪柏( ) 清荣峻茂( )
悬泉瀑布( ) 飞漱其间( ) 良多趣味( )
林寒间肃( ) 属引凄异( ) 空谷传响( )
哀转久绝( )
三、合作探究+展示引导学习 邻桌互读、质疑解惑、分享交流、训练表达。
6.说说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
(3)晴初霜旦( )
7.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1)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2)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3)虽乘奔御风 古义: 今义:
(4)良多趣味 古义: 今义:
8.一词多义
绝: ①哀转久绝( ) ②绝巘多生怪柏( )
③沿溯阻绝( )
疾: ①不以疾也( ) ②君有疾在腠理( )
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 )
②自非亭午夜分( )
9.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四、巩固提升学习 再读课文,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准确译文。
10.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quē) 曦月(xī 襄陵( xiāng)
B.御风(yù) 属引(shǔ) 沿溯(shù)
C.湍急(tuān) 山涧(jiàn) 叠嶂( zhàng)
D.绝巘(yǎn) 飞漱(shù) 江陵(líng)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
(3)夏水襄陵 (4)飞漱其间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陵,沿湖阻绝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第十课 三峡
第1课时 参考答案
1-5略
6.说说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动词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马 )
(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
(3)晴初霜旦 ( 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
8.一词多义
绝:①哀转久绝(动词,消失) ②绝山献多生怪柏(形容词,走不通的) ③沿溯阻绝(动词,断)
疾:①不以疾也(形容词,快)②君有疾在腠理( 名词,病 )
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
10. B
第六单元 第十课 三峡
第2课时
一句话点目标 再读课文,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一、课前一赛 温故知新,巩固重点词语及句子的意思。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 B.不以疾也(承接连词,可以不译)
C.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D.空谷传响(回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二、独立自主学习 通读课文,理解内容,明确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3.本文按什么顺序来写三峡景物的?
4.文中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何特色?
5.本文写景有何特点?流露出了作者什么情感?
三、合作探究+展示引导学习
小组探究,交流合作,教师指点,完成上文练习
四、巩固提升学习
6.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略无阙处 阙: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乘御风 奔: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虽乘奔御风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春冬之时 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不以疾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8.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9.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1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带有骈文的特点,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节拍多为二二式,读来朗朗上口。
B.课文写景,极善突出景物特点,既有整体概貌,又有四时特征,景物鲜明,历历如绘。
C.文章最后写渔人歌谣,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伤感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
D.文章第一段总体描绘三峡的形势,是为概貌性描写。接下来三段,是具体描绘,抓住季节特点,分别写出夏天、冬春之时和秋天各个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象。
11.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
第十课 三峡
第2课时 参考答案
一、课前一赛
1.??B?
2.略
3.本文按什么顺序来写三峡景物的?
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作者未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
4.文中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何特色?
夏季:水面涨高,流速加快,交通阻断。
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秋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5.本文写景有何特点?流露出了作者什么情感?
写景能住抓住景物的特点,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有动态描写,也有静态描写,景物鲜明,历历如绘。
流露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答案】①阙:通“缺”,空缺。②奔:奔驰的快马。
7.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B
【解析】A项中“自”分别是“在,从”“如果”;C项中“之”分别是“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中的“以”分别是“认为”“承接连词,来”;B项中“虽”是“即使”,意思相同。
8.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9.【答案】B
【解析】第②段也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10.答案:C(间接)
11.【答案】
示例一:①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②郦道元的《三峡》文笔绚烂,语言清丽,描写了三峡优美的自然风光,很多游客都是通过文章才了解并关注三峡,慕名而去,尽兴而归。所以,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①点1分,②点2分)
示例二:①我认为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②因为三峡风景优美,四季景色各异。到过的游客无不惊叹于三峡自身的神奇秀美。美景不用大肆宣传,喜欢游玩的人会想方设法寻找美景观赏。所以我认为三峡的闻名是靠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①点1分,②点2分。观点鲜明,言之有理即可)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