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使用教师姓名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1.概述人体免疫的概念;2.举例说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描述计划免疫.
教学重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
学
流
程
师生活动
复习1.比较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形成时间后天形成的形成因素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特点对
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包含防线举例2.免疫的功能功能异常时的病症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防御过强:
过低:
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
物质免疫监视过低:
清除
,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自我稳定异常:
【二】当堂检测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
B.免疫是人人都生来具有的C.免疫不能在人出生后获得
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2、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抗体是抵抗病原体的一种特殊蛋白质C.抗体是在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
D.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3、在制备蛇毒血清时,须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4、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与此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B.皮肤黏膜的某些附属物阻挡和清除异物C.某些人吃鱼、虾后引起过敏
D.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5、一般情况下,异型血输血时都会发生凝集反应。此时异型红细胞相当于(
)?
A、抗原
B、病原体
C、抗体
D、传染源?6、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保护传染源7、小明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苗。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和产生的免疫分别属于(
)A.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
特异性免疫
C.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
特异性免疫8、细菌性痢疾属于(
)
A.呼吸道传染病
B.体表传染病
C.血液传染
D.消化道传染病9、“处死患病动物”这项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
D.加强营养.增强体质10.目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灭活疫苗已研制成功,正对志愿者进行接种试验。试分析,志愿者所接种疫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11.人体特异性免疫的作用特点是
(
)A.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B.生来就有,只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C.出生后才产生的,只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D.出生后才产生的,对多种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12.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叫做
(
)
A.抗原
B.病毒
C.免疫
D.细菌二、2010年我省手足口病疫情总体发病水平将低于2009年但高于2008年,由于病毒型别发生转变,全省病例表现以轻症为主,重症数量相对减少。但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病例仍占一定比例,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依然存在。很多市民把该病与口蹄疫相混淆,曾一度引起恐慌,其实手足口病是上世纪80年代就发现的一种常见的发疹性传染病,患者以婴幼儿多见。该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传播快,多在夏秋季节流行,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呼吸道飞沫、接触也可传播。(1)手足口病患者感染的肠道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
;从免疫的角度来说,它属于
。(2)手足口病在婴幼儿间传播,它具有
和
的特点(3)预防手足口病,应勤洗手,并彻底洗净;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应戴医用口罩。同时,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多锻炼身体。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和
。(4)从获得免疫的方式看,接种该疫苗属于
。
【四】板书设计
【五】教后札记
复习
1、生来就有的
环境因素决定的
多
对某一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第一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皮肤的屏障作用
注射疫苗
2、过敏反应
反复感染
抗原
出现肿瘤
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
出现自身免疫疾病
当堂检测
1.
C
2.D
3.A
4.B
5.A
6.B
7.B
8.D
9.A
10.B
11.C
12.A
二、(1)病原体
抗原(2)传染性
流行性(3)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4)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