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这个数本身,这样的数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无数
已知a≠b,|a|=|b|,a=-5,则b等于()
A.
5
B.
-5
C.
0
D.
5或-5
若a,b为有理数,a>0,b<0,且|a|<|b|,那么a,b,-a,-b的大小关系是()
A.
b<-a<-b<a
B.
b<-b<-a<a
C.
b<-a<a<-b
D.
-a<-b<b<a
如图,若数轴上的点A,B分别与实数-2,2对应,用圆规在数轴上画点C,则与点C对应的数是()
A.
3
B.
4
C.
5
D.
6
当x取任意有理数时,代数式|x-5|+|x-2|的最小值为(?
?)
A.
0
B.
2
C.
3
D.
5
数轴上点A表示a,将点A沿数轴向左移动3个单位得到点B,设点B所表示的数为x,则x可以表示为
A.
B.
C.
D.
设是x是不等于0的有理数,则的值为(
?)。
A.
0或-2
B.
0或-1
C.
0或2
D.
0或1
若互为相反数,则等于
A.
2
B.
-2
C.
D.
已知,则A与1的大小关系是(???
)
A.
A>1
B.
A=1
C.
A<1
D.
无法确定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数、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B.
一定是负数.
C.
﹣3.14既是负数、分数、也是有理数.
D.
若,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如果+200元表示收入200元,那么支出300元表示为______元。
在数轴上,点A表示-,点B表示,则这两个点中,离原点较近的是??????????.
桐乡至海宁的198路公交车上原有15人,经过四个站点时上下车情况如下(上车为正,下车为负):(+3,-6),(-2,+4),(-7,+2),(+3,-5),则现在车上有______人.
比较大小:??
?
?
?
?
?;???
?
?
?
?
?.
已知x是整数,且5.5<|x|<6.5,则x=
______.
a、b、c大小关系如图,下列各式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已知,则
______
,
______
.
在a,b,c,d四个有理数中,ab<0,bc<0,cd>0,则ad
??????????0.
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移动2019次后,该点所对应的数是____.
有一根木棒MN放置在数轴上,它的两端M、N分别落在点A、B.将木棒在数轴上水平移动,当点M移动到点B时,点N所对应的数为20,当点N移动到点A时,点M所对应的数为5(单位:cm)由此可得木棒长为____________cm.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
计算:.
求|﹣1|+|﹣|+…+|﹣|+|﹣|的值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2.0分)
在数轴上,一只蚂蚁从原点O出发,它先向右爬了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再向右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然后又向左爬了10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
(1)写出A,B,C三点表示的数;
(2)点C在数轴上的位置,可以看作是蚂蚁从原点出发,向哪个方向爬行了几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有一长方形环形街道如图,小明晨练的路线是从A处出发,先按顺时针方向跑2圈,然后转身按逆时针方向跑圈,再转身按顺时针方向跑圈,最后又转身按逆时针方向跑圈.问小明是否已跑回原地?如果没有跑回原地,那么小明跑回原地至少还要跑多少米?
下表是某火车站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的客流量统计表,正数表示比前一天多的人数,负数表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数.
日期
10月
1日
10月
2日
10月
3日
10月
4日
10月
5日
10月
6日
10月
7日
客流量/万人次
+10
-3
-4
-7
+2
x
+3
(1)求该站10月1日的客流量比10月5日的客流量多多少;
(2)如果10月7日的客流量和9月30日的客流量相同,求表中的x.
数轴上从左到右等距排列着点,,,,共2020个整数点,它们表示的整数分别记为,,,,,且,,,,为连续整数.
(1)求点到点的距离;
(2)已知=-18,求,的值;
(3)已知=2021,求++++的值.
已知在一条数轴上有A、B两点,点A表示数-4,AB=8.
(1)点B表示的数是??;
(2)若点P是该数轴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表示数x,且PA=3PB,求x的值.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了相反数,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只有一个数,就是零.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根据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可求出|a|=5,进而得到|b|=5,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可得b=±5,结合a≠b,即可得到答案.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此类题目比较简单,由于a,b的范围已知,可用取特殊值的方法进行比较,以简化计算.
根据a>0,b<0,且|a|<|b|,可用取特殊值的方法进行比较.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实数与数轴上点的一一对应关系.先求出AB=4,再根据半径相等得到BC=4,即可解答.
5.【答案】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与代数式的求值,根据?|x-5|+|x-2|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的点x到表示2,5的点的距离之和解答.
6.【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对数轴的考查,点在数轴上移动的时候,对应的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是:左减右加,根据B点表示的数比点A表示的数小3,即可表示出点B表示的数.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分x>0和x<0两种情况去掉绝对值号,然后约分即可得解.?
8.【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反数,可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求解.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适当的把数放大,分母从8到15,利用放大原数即可得到结论.
10.【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定义及分类、绝对值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利用正数,负数,有理数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判断即可.
11.【答案】-300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12.【答案】点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应用,运用数轴上点到原点的距离与点的表示数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就是这个数的绝对值,绝对值较小的就是离得近的,填空即可.
13.【答案】7
【解析】根据题意得:
15+3-6-2+4-7+2+3-5=7(人),
则现在车上有7人.
故答案为:7.
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可得车上人数.
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解题关键.
14.【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比较大小和有理数绝对值的求法,掌握这些知识是解决问题的的关键.
15.【答案】±6
【解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注意本题中有2个答案,不要漏解.根据绝对值的计算方法和整数的定义求得x的值.?
16.【答案】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有理数的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等知识点.根据数轴判断a、b、c三个数的关系,再利用数的运算法则进行判断即可.
根据数轴可知b<0<a<c,且|a|<|b|<|c|.
所以a+b+c>0,故①不正确,②正确;
=1+(-1)+1=1,所以③正确;
|a-c|+|b-a|-|b-c|=(c-a)+(a-b)-(c-b)=0,所以④错误.
故答案为②③.
17.【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绝对值的非负性,根据阶段性的非负性可得a+1=0,b+3=0,即可解出.
18.【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能够正确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
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综合后得出答案.
因为ab<0,bc<0,cd>0,所以a,b异号,b,c异号,c,d同号,
所以可以分成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1)若a为正,则b为负,c为正,可得d为正;
(2)若a为负,则b为正,c为负,可得d为负.
综上可得,a,d同号,即ad>0.
19.【答案】1010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前几次的移动得出第n次移动后,若n为偶数,则对应的点表示的数为,若n为奇数,则对应的点表示的数为的规律.先表示出前6次移动后所对应的数,从而得出第n次移动后,若n为偶数,则对应的点表示的数为,若n为奇数,则对应的点表示的数为,据此求解可得.
20.【答案】5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数轴.根据点在数轴上的位置确定数轴上点所对的数,从而确定木棒的长度.数轴上的长度20-5=15是木棒长度的三倍
21.【答案】解:
=
=
=
=
=.
【解析】此题考查了绝对值,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是关键,先去绝对值,然后按照?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22.【答案】
|
=
=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绝对值的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绝对值的性质,即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根据绝对值去掉绝对值符号再进行计算即可.
23.【答案】解:由题意可画数轴如图.
(1)A点表示数4,B点表示数6,C点表示数-4;
?(2)点C可以看作是蚂蚁从原点出发,向左爬行了4个单位长度到达的.
【解析】本题考查了数轴和两点间的距离的有关知识.
(1)根据题中所给图形即可写出答案;
?(2)根据所给图形,向右为正,向左为负,继而得出答案.
24.【答案】解:根据题意得,
,
∴小明没有跑回原地,
∵环形街道一圈长为2(100+50)=300(米),
∴小明跑回原地还要跑(米).
【解析】此题考查了正数与负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根据题意将顺时针跑的圈数记作正数,逆时针跑的圈数记作负数,把这些数据相加即可得到小明是否已跑回原地,求出环形街道一圈的长度,即可得到小明跑回原地还要跑的路程.
25.【答案】解:(1)设9月30日的客流量为a万人次,则10月1日的客流量为(a+10)万人次,10月5日的客流量为(a+10-3-4-7+2)万人次,
(a+10)-(a+10-3-4-7+2)=a+10-a-10+3+4+7-2=12(万人次).
答:该站10月1日的客流量比10月5日的客流量多12万人次.
(2)设9月30日的客流量为a万人次,则10月7日的客流量为(a+10-3-4-7+2+x+3)万人次,
根据题意得:a=a+10-3-4-7+2+x+3,
解得:x=-1.
答:如果10月7日的客流量和9月30日的客流量相同,表中的x值为-1.
【解析】(1)设9月30日的客流量为a万人次,则10月1日的客流量为(a+10)万人次,10月5日的客流量为(a+10-3-4-7+2)万人次,用10月1日的客流量减10月5日的客流量即可得出结论;
(2)设9月30日的客流量为a万人次,则10月7日的客流量为(a+10-3-4-7+2+x+3)万人次,根据10月7日的客流量和9月30日的客流量相同,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列代数式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客流量的变化找出10月1日和10月5日的客流量;(2)根据10月7日的客流量和9月30日的客流量相同,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26.【答案】解:(1)∵a2=a1+1,a3=a2+1=a1+2…、a2020=a1+2019,a2020>a1,
∴|A2020A1|=|a2020-a1|=a2020-a1=a1+2019-a1=2019;??????
(2)∵15-1=14,
∴=-18-14=-32,
∵2020-1=2019,
∴=(-32)+2019=1987;
(3)∵-=2019,=2021,
∴=2,
∴++++=2+3+4++2021=(2+2021)20202=2043230.
【解析】本题考查了数轴及数字的变化类,读懂题目信息,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题目提供的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进行计算;
(2)逆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即可得解;
(3)把a1+a2+a3+…+a2020=2+3+4+…+2021求解即可.
27.【答案】(1)4或-12
(2)解:当点B表示数是4时,∵PA=3PB,
∴|x+4|=3|x-4|,
∴x=2或8;
当点B表示数是-12时,∵PA=3PB,
∴|x+4|=3|x+12|,
∴x=-10或-16.
∴x的值为2或8或-10或-16.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数轴的知识,以及两点间距离的表示方法.注意分情况讨论思想的应用.
(1)分两种情况:①当点B在A点左侧时;②当点B在A点右侧时;
(2)分两种情况:根据PA=3PB,列方程求解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