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六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单元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六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单元测试(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7-25 06:3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着时代及科技的进步,其利用方式也多种多样。读下图,回答1~3题。
1.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用煤来发电(火电站)与水力发电(水电站)的主要不同是(  )
A.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
B.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C.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
D.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3.结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实际情况考虑,下列利用方式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  )
A.②        
B.④
C.③
D.煤变油
世界上的风电场多建在陆地上,而英国却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如图是英国海上风力发电场景观图。读图回答4~6题。
4.下列说法与英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原因不相符的是(  )
A.海上风能平稳   
B.降低投资成本
C.岛国海岸线漫长
D.减小土地利用压力
5.一般而言,海上风力大于陆地,原因是海上(  )
A.气压低
B.气温高
C.摩擦力小
D.气压梯度力大
6.英国风电场所在海域,风力发电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改变大气环流
B.改变大气降水
C.干扰海上航运
D.干扰GPS定位
陕西冉家沟流域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盲目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7~9题。
孔隙度/%
含水量/%
有机质/%
氮含量/(g/kg)
封山育林
48.5
14.5
15.2
1.17
乔灌结合
42.6
13.8
13.8
0.95
林草结合
42.5
14.1
15.2
1.12
乔木纯林
39.4
13.4
12.8
0.94
撂荒地
39.1
12.2
12.3
0.87
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
7.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  )
A.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
B.生长迅速,且有固氮作用
C.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
D.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
8.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  )
A.封山育林
B.乔灌结合
C.林草结合
D.乔木纯林
9.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  )
A.增加土壤矿物质
B.提高土壤坚实度
C.增强抗旱能力
D.减少地下径流量
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等清洁能源供电一周。此次尝试为国家电网首次在省级范围的清洁电力供应尝试,这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如图示意青海省电力生产结构。据此完成10~11题。
10.青海省发展水电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
①地域广,土地辽阔 ②冰川积雪广布,为河流补给水源 ③人口增长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④河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 ⑤峡谷发育,多良好坝址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
11.与青海省相比,沿海经济发达省区实现全部清洁能源供电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电力需求量大,能源资源不足
B.人口众多,人均耗电量大
C.开发条件差,清洁能源利用率低
D.火力发电量大,消费比重高
近几年,美国成功进行了页岩气革命;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页岩气和可燃冰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可燃冰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据此完成12~14题。
12.页岩气和可燃冰主要埋藏于(  )
A.变质岩
B.沉积岩
C.侵入岩
D.喷出岩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可完全替代石油
B.可燃冰开发成本低
C.页岩气属于可再生资源
D.页岩气属于清洁能源
14.下列地形区中,可能有可燃冰分布的是(  )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东南丘陵
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无论产品与服务在哪里被消费。“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源量,对农作物而言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自然降水由农田蒸腾的量。“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总量。“消耗”是指某流域中现有的地下、地表水体因为蒸发、汇入其他流域或大海,或者用于产品生产而损失的水量。“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负荷所需要的淡水水量。读我国部分省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完成15~17题。
15.“灰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活动排放水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下列省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  )
A.江苏
B.山西
C.北京
D.海南
16.导致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有(  )
①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 ②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 ③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 ④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的有(  )
①跨流域调水 ②大规模兴修水库,减少地表径流的入海量 ③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④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完成18~20题。
18.关于我国耕地不足的原因,正确的是(  )
①山地多,平原少 ②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迅速
③高产、稳产田的面积远低于低产田面积 ④东部各省区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这种趋势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
B.这种趋势应该继续下去
C.近期可以根本扭转这种趋势
D.应该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趋势
20.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自给,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开垦草原 ②围湖造田 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改善耕地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湖北省鄂州市汀祖镇丁坳村大铜坑矿区曾发生地表大塌陷,形成了大约5
200
m2的大深坑。专家初步分析,该塌陷系采空区塌陷。
材料二 据村民李某介绍,李二塘湾160多户村民中,不少村民家楼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纹。昨日,汀祖镇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些村民房子开裂可能与矿区采矿抽取地下水有关联,这些村民将陆续搬迁。目前,该镇已对20户达到危房D级标准的村民进行了搬迁补偿。
(1)分析导致这次大塌陷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分析地下开采对矿区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
(3)矿区如何才能减少这类地质灾害的发生?为何矿区公司没有这样做?
22.(10分)水资源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读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上图,简要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并分别指出其主要原因。
(2)读下表,分析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的差异。
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
(3)据表简要分析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4)珠江水系水量丰富,但近几年广州也实行夏季定时供水,试分析原因。
23.(10分)2017年3月18日,国际能源机构(IEA)公布的《2017石油市场报告》表明,2016年我国原油进口累计8亿吨,消费量约6亿吨,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大国,中国对外国石油的依存度高达64%。
分析导致我国石油安全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对策。
2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含的有效元素含量很低,有“工业维生素”之称。如图为江西赣州稀土开采和利用状况。
分析稀土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并为稀土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措施。
25.(10分)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答案
1.B 2.C 3.D [煤作为能源,发热率低,污染大;用煤发电对消费地来说很清洁;水电站建设周期较长,但发电成本较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相对紧张,煤变油是一项很好的措施。]
4.B 5.C 6.C [第4题,风能属于清洁能源,英国位于盛行西风带,常年吹偏西风,加上海上风能平稳,有利于海上风电场建设;海上风电场建设要克服海水的侵蚀等问题,投资成本高;英国为岛国,海岸线漫长,海洋空间广阔,有利于海上风电场建设;在海上发展风电可以减小土地利用压力。第5题,海洋下垫面单一;而陆地的下垫面高低起伏,加之植被分布等因素,导致风在陆地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相等的情况下,风在海洋上受到的摩擦力小,所以风力大,故C项正确。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海洋在不同季节和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气压有时高于陆地,有时低于陆地,故A项错误;海洋和陆地在不同季节和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气温各有高低,
故B项错误;海洋上的气压梯度力不一定大于陆地,故D项错误。第6题,英国在海上进行风力发电利用的是盛行西风,并没有改变大气环流,故A项错误;海上风力发电对大气降水没有影响,故B项错误;在海面上建设了风力发电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海上航运,故C项正确;海上风力发电场对GPS定位没有影响,故D项错误。]
7.B 8.A 9.C [第7题,刺槐生长速度快,易繁殖且其根部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有利于恢复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B对。第8题,读表可知,选择封山育林种植方式的地区,土壤的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及氮含量都很高,所以封山育林减轻土壤侵蚀最为明显。第9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表中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为封山育林,森林植被增加,导致下渗量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增加,含水量增加,土壤的水分条件改善,有利于增强抗旱能力。]
10.C 11.A [第10题,青海省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在河流上游,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且海拔高而冰川积雪面积广,使河流流量较大;同时河流峡谷地带适宜修建水电站。第11题,青海省人口密度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于电力需求量小;同时图示清洁能源占比大。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电力需求量大,而清洁能源现阶段总体占比不高,供需矛盾突出;故主要困难是供需矛盾。]
12.B 13.D 14.C [第12题,页岩气和可燃冰主要埋藏于沉积岩,B正确。第13题,可燃冰可部分替代石油;可燃冰主要蕴藏在深海,开发成本高;页岩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页岩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清洁能源,D正确。第14题,可燃冰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四个区域中,青藏高原有多年冻土,可能有可燃冰。故选C。]
15.C 16.A 17.C [第15题,“灰水足迹”比重越大,说明污染越严重。从图中可见,北京“灰水足迹”比重大,污染重。第16题,图中显示“绿水足迹”海南远大于新疆,说明海南农业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源量远大于新疆,主要是因为海南年降水量大、气温高;海南面积远小于新疆,海南的耕地面积也比新疆少;新疆主要发展绿洲农业,不可能发展耗水量大的品种。第17题,跨流域调水和大规模兴修水库,减少地表径流的入海量不能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而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可以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
18.B 19.D 20.C [第18题,我国面积广大,但是由于地貌复杂,山地多,平原少,耕地相对较少;我国经济发展快,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迅速,占用大量的耕地,使本就不足的耕地进一步减少;我国人口净增加多,人均耕地更显得不足。而高产稳产田少是表示耕地的质量不高,而不是数量不足。④是仅说了东部各省地区,不代表全国,与题干不符。第19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根据我国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的趋势,加上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耕地占用多,后备土地资源少的现状,必须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耕地减少趋势。第20题,为保证粮食自给,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耕地质量,增加粮食产量。]
21[解析] 第(1)题,造成这次丁坳村大铜坑矿区地表塌陷的原因主要是开采地下铜矿和大量抽取地下水。第(2)题,地下开采不仅导致地面塌陷,还会破坏地表土壤和植被,影响地上建筑物的安全。第(3)题,解决的最好办法是回填采空区,但由于成本高,矿区公司没有这样做。
[答案] (1)一是大量开采地下铜矿资源形成了采空区;二是在采矿过程中大量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
(2)①造成地表塌陷,破坏了地表土壤和植被;②污染地下水资源,影响地表和地下水的径流;③破坏地表的稳定性,影响地表建筑的安全。
(3)回填采空区。填充采空区的工程量浩大,成本太高。
22[答案] (1)现状:①人均拥有量小;②南方多,北方少。原因:①人口多;②年降水量南方多,北方少。
(2)江苏省的生活用水比重比宁夏大,生产用水比重比宁夏小。
(3)自然原因:宁夏的降水量比江苏少得多,而蒸发又比较旺盛;人为原因:灌溉方式不合理,浪费严重。
(4)①珠江沿岸工业企业及家庭排放过量污水,污染水源,造成水质性缺水;②夏季用水量大,浪费现象严重。
23[解析] 原因首先从我国的石油需求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石油需求膨胀;再分析我国石油生产、分布与消费不平衡,导致供求矛盾突出;再从进口方式分析,产地和运输线集中且单一,使风险指数上升,大国干涉中东地区,引发原油供给限制;同时我国对石油危机的预警意识较弱。对策主要是开展多种渠道进口石油,开展石油外交,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石油方面的合作;从自身角度来说国家要倡导节约能源;发展新技术,降低能耗;开发利用新能源,增加石油储备等。
[答案] 原因: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石油需求膨胀;石油生产、分布与消费不平衡,导致供求矛盾突出;石油产地和运输线集中且单一,使风险指数上升,大国干涉中东地区,引发原油供给限制;中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时间较短,对石油危机的预警意识较弱。
对策:开展石油外交,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石油方面的合作;国家倡导节约能源;发展新技术,降低能耗;开发利用新能源,增加石油储备等。
24[解析] 稀土开采的利用率仅为10%,说明其开采利用率较低,应提高资源利用率;每开采1吨稀土金属会排出大量有毒气体,说明污染严重,应对毒气回收利用;稀土开采时山林面积被破坏,应恢复植被;开矿时产生的大量废渣会占用土地,污染土壤,应加大治理。
[答案] 问题:开采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破坏地表植被;采空,使地面塌陷下沉;大量矿渣占用土地,污染水土。
措施:提高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持合理的开采规模;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加大废弃矿山的复垦,恢复植被。(答对3点即可)
25[解析] 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首先要考虑过度捕捞,其次考虑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如河湖湿地的减少及水污染等;采取的措施一方面要从原因入手分析,即解决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要从人工繁殖促进鱼类资源的增长角度考虑。
[答案] 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其他答案合理均可)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鱼苗等。(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