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导学案 (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导学案 (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25 20:15:59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重点)
2.了解不同体裁新闻作品的特点,了解新闻评论的结构和特点。(难点)
3.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培养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素养)
学法指导:
回顾前三课所学,区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本课报道了什么?又是怎样评论的?
运用议论文相关的知识,区分作者的看法和列举事实的内容,圈点勾画批注。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知识链接。
(1)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其新闻中的事实或者新闻中表现出的乃至隐藏的问题,作者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观点。简单地说,就是评说一件事情、一个问题,或者几件事情、几个问题。
(2)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评论一般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和思想性的特点,也就是:
①因时而评,新闻性强;②缘事而发,寓理于事;③内容贴近,题材广泛;④大众视角,公民写作。
2.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的纽带。论点解决“需要论证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论证”的问题,而论证解决“怎样进行论证”的问题。
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二、预习任务
1.通读课文,结合注释扫除字词句障碍。给“读读写写”注音释义。
2.画出或自己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3.划分段落层次并写出每层的主要内容。
三、预习检测
1.填空。
(1)文题点明了这则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同时简明、醒目,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
(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_____、论据______和论证______。论证是指运用_论据_____证明论点______的过程。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________、对比论证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记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míng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míng(铭)文  杀戮(lù)  悼(dào)念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记念(馆) ”
,正确写法是“ 纪念(馆) ”。?
(3)“国殇”中“殇”的意思是 牺牲的人 ,“惨绝人寰”中“人寰”的意思是 人间 。?
(4)文段主要运用了 记叙 和 议论 的表达方式。?[来源@
~^:中教网&]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这篇文章开篇用概括性的语言简述第四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基本情况,阐明了国家公祭的必要性和意义,同时也表达了中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文题解读。
公祭,指政府或公共团体为向英灵、逝者表示致敬、缅怀、哀悼所举行的祭奠。文题点明了这则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同时简明、醒目,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这篇文章开篇用概括性的语言简述第四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基本情况,阐明了国家公祭的必要性和意义,同时也表达了中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
3.划分段落层次并写出每层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交代事由: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第二部分(2~4):回顾历史:对比世界正义力量和日本右翼对待南京大屠杀的不同态度,强烈谴责日右翼顽固派的无耻。
第三部分(5~6):回顾南京80年的沧桑巨变,突出南京——中国面对苦难的不屈,珍爱和平的坚强。
二、精读细研
1.这篇文章是怎样开头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用宝鼎铭文,一方面点明文章的内容,增强现场感;另一方面丰富文章的内容,增添表现力。
2.第一段“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一句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插叙。这句话交代了“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和死亡人数,补充说明文章的背景,使情节更加完整。
3.日军罪行可谓罄竹难书,面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我国举行公祭,其目的是什么呢?请结合第一段的内容进行阐述。
明确:文章开篇简要揭示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明确公祭的初衷是悼念死难同胞,让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4.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二、三自然段,看看这两段分别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二段主要列举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表明全世界正义之士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尊重和对正义的坚持。
第三段主要列举了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一系列做法。揭露日本右翼分子扭曲历史,颠倒黑白的丑态,与上文正义之士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对日本右翼分子的批判。
5.第二段“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于2017年10月通过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美国圣地亚哥市的图书馆举办活动,为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媒体和组织的做法,具体阐明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不可能被忘却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第三段交代“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用意何在?
明确:在内容上,交代日本右翼势力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的表现,指出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设立的必要性;在结构上,与上文形成对比,从反面揭示了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严峻形势。
7.结合第四段内容,说说人们对于日本顽固的右翼分子持怎样的态度,对日本有怎样的要求。
明确:日本右翼分子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的高度警惕,人们不仅对日本右翼分子持强烈的批判态度,还要求日本“正视历史”,用实际行动维护和平与正义。
8.第四段交代日内瓦、联合国对待日本的态度有何用意?
明确:2017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
用两个事实具体印证日本右翼势力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的行为,正义的力量对之反击,进而阐明“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的论断,使文章论证更有说服力。
9.第五段引用《纽约时报》的报道有什么作用?
明确:直接引用《纽约时报》的报道作为论据,有时间,有报道单位,表明事实清楚,材料真实,无可辩驳。另一方面,与下文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形成对比,突出和平的珍贵。
10.文章最后一段介绍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介绍了南京命运的变迁,以及中国具有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和磅礴力量。
作用:突出国家公祭的意义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深化中心和主题,也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11.南京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迁?这种变迁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变迁:南京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
变迁的意义:
(1)有利于国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中汲取力量,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2)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
(3)证明和平的珍贵,彰显中国保卫人民和平生活、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
三、合作探究
(一)论证思路
试简要分析这篇新闻评论的论证思路。
明确:这篇文章开篇用概括性的语言简述第四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基本情况,同时提出观点,即“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正面以美国、加拿大等全世界正义之士对死难者的纪念为例,反面以日本右翼势力丑态百出的表演为例,说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历史事实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最后以南京命运的变迁收束,表明中国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信念和力量。全文思想深刻,针对性强,有“警钟”和“宣言”的双重作用。
(二)词句赏析
作者用词简洁、精准、针对性强,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画出这样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1.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
明确:“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句式整齐,节奏铿锵,具有极强的气势和力量。
2.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
明确:“那些人”指的是日本右翼分子。各种丑恶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这里讽刺了日本右翼分子的所作所为。
3.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
明确:“狠批”表明对日本对待历史问题态度的不满。
4.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明确:“装睡梦游”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极大讽刺。
5.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
明确:“何等”,多么。用感叹的语气表示不同寻常。
6.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明确:“一以贯之”强调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始终不变。
(三)写法探究
1.写作特色。
①思想深刻,说理性强。
文章围绕第四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展开,阐明了国家公祭的意义和必要性,既有全世界正义之士的纪念,又有日本右翼势力的痴心妄想,摆事实,讲道理,站在维护世界和平的高度阐明观点,认识有高度,思想针对性强。
②事实清楚,准确性强。
这篇新闻评论中作者大量运用事实,特别是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等国的相关事实来阐明自己的认识,印证观点,并且引用原材料,大大增强了评论的真实性和说服力,使文章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2.本文的体裁也属于新闻,与本单元已学的几篇新闻相比,本文具有什么鲜明的特点?
明确:本文观点鲜明、议论精当、论证严谨,表明中国对日本右翼分子强烈的批判态度同时也表明中国维护人民和平生活及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言辞透彻、稳重而蕴含磅礴的气势与力量,十分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
知识链接: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
3.新闻报道(消息)和新闻评论的区别。(图表PPT)
明确: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互相配合,紧密联系的。新闻报道是新闻评论的基础,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的深化,一个报道事实经过,一个揭示事实本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从而将信息完整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四、拓展阅读,说感悟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节选)
(2014年12月13日上午)
习近平
此时此刻,我们要告慰所有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不幸死难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中英勇牺牲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斗争中英勇献身的同胞们: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此时此刻,中国人民也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感悟:不忘历史,矢志复兴。今天的中国,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同心凝聚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正是对死难同胞和革命先烈的最好告慰。
【课后导练】
阅读课文《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开篇引用“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①概括出了文章评论的主要事件;②引出了国家公祭日的话题及相关的历史背景;③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
“野蛮”在这里是蛮横残暴的意思,“惨绝人寰”形容悲惨到了极点。这两个词揭露了侵华日军灭绝人性的滔天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怒之情。
(2)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
“顽固”写出了日本右翼分子不愿意改变其反动立场,坚持否认历史的事实;“大肆”写出了日本右翼分子毫无顾忌地扭曲历史的行为。这两个词语描绘出日本右翼分子坚持错误的政治立场、颠倒黑白的狂妄嘴脸。表达了作者的愤怒之情。%:
中国~教&育出版网#]
3.第四段中“2017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举例论证。列举体现国际社会对日本的态度的相关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的观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4.“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请结合文章和当今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南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火的摧残,南京大屠杀使之成为“恐怖之城”,80年后,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这说明中国已经成长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的国家。这前后的变化更是凝聚着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之士的共同努力。历史已成事实,记忆不会消失。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重点)
2.了解不同体裁新闻作品的特点,了解新闻评论的结构和特点。(难点)
3.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培养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素养)
学法指导:
回顾前三课所学,区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本课报道了什么?又是怎样评论的?
运用议论文相关的知识,区分作者的看法和列举事实的内容,圈点勾画批注。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知识链接。
(1)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其新闻中的事实或者新闻中表现出的乃至隐藏的问题,作者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观点。简单地说,就是评说一件事情、一个问题,或者几件事情、几个问题。
(2)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评论一般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和思想性的特点,也就是:
①因时而评,新闻性强;②缘事而发,寓理于事;③内容贴近,题材广泛;④大众视角,公民写作。
2.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的纽带。论点解决“需要论证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论证”的问题,而论证解决“怎样进行论证”的问题。
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二、预习任务
1.通读课文,结合注释扫除字词句障碍。给“读读写写”注音释义。
2.画出或自己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3.划分段落层次并写出每层的主要内容。
三、预习检测
1.填空。
(1)文题点明了这则新闻评论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同时简明、醒目,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
(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论证是指运用______证明______的过程。本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记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míng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míng(
)文  杀戮(
)  悼(
)念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国殇”中“殇”的意思是 
,“惨绝人寰”中“人寰”的意思是 
。?
(4)文段主要运用了 
和 
的表达方式。?[来源@
~^:中教网&]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文题解读。
明确:公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
3.划分段落层次并写出每层的主要内容。(文中标记)
二、精读细研
1.这篇文章是怎样开头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2.第一段“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一句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3.日军罪行可谓罄竹难书,面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我国举行公祭,其目的是什么呢?请结合第一段的内容进行阐述。
明确:
4.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二、三自然段,看看这两段分别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二段:
第三段:
5.第二段“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于2017年10月通过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美国圣地亚哥市的图书馆举办活动,为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
6.第三段交代“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用意何在?
明确:
7.结合第四段内容,说说人们对于日本顽固的右翼分子持怎样的态度,对日本有怎样的要求。
明确:
8.第四段交代日内瓦、联合国对待日本的态度有何用意?
明确:
9.第五段引用《纽约时报》的报道有什么作用?
明确:
10.文章最后一段介绍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11.南京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迁?这种变迁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变迁:
变迁的意义:
三、合作探究
(一)论证思路
试简要分析这篇新闻评论的论证思路。
明确:
(二)词句赏析
作者用词简洁、精准、针对性强,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画出这样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1.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
明确:
2.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
明确:
3.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
明确:
4.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明确:
5.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
明确:
6.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明确:
(三)写法探究
1.写作特色。
①______深刻,_________强。
文章围绕第四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展开,阐明了国家公祭的意义和必要性,既有全世界正义之士的纪念,又有日本右翼势力的痴心妄想,摆事实,讲道理,站在维护世界和平的高度阐明观点,认识有高度,思想针对性强。
②______清楚,________强。
这篇新闻评论中作者大量运用事实,特别是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等国的相关事实来阐明自己的认识,印证观点,并且引用原材料,大大增强了评论的真实性和说服力,使文章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2.本文的体裁也属于新闻,与本单元已学的几篇新闻相比,本文具有什么鲜明的特点?
明确:
知识链接: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
3.新闻报道(消息)和新闻评论的区别。(图表PPT)
明确:
四、拓展阅读,说感悟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节选)
(2014年12月13日上午)
习近平
此时此刻,我们要告慰所有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不幸死难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中英勇牺牲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斗争中英勇献身的同胞们: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此时此刻,中国人民也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感悟:
【课后导练】
阅读课文《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开篇引用“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2.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
(2)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
:
中国~教&育出版网#]
3.第四段中“2017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请结合文章和当今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