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三(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评价检测三(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6-23 10:2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评价检测三(第五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某患者生长迟缓,身材矮小,经检查患了侏儒症。你认为原因是其幼年时哪种内分泌腺发生了病变( )
A.垂体 B.胰岛 C.肾上腺 D.甲状腺
2.用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养发育正常的蝌蚪,蝌蚪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小型的青蛙,这说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 )
A.促进蝌蚪的发育
B.抑制蝌蚪的发育
C.促进蝌蚪的新陈代谢
D.抑制蝌蚪的新陈代谢
3.近年来在一些重大比赛中,个别运动员置体育道德于不顾,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服用兴奋剂。下列哪种物质最有可能是兴奋剂的成分( )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性激素 D.甲状腺激素
4.(2010·菏泽学业考)我们的大脑中有很多如图所示的细胞。以下对这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细胞叫神经元
B.这种细胞没有细胞核
C.这种细胞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D.这种细胞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5.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反射活动( )
A.能进行,此人无感觉
B.不能进行,此人有感觉
C.能进行,此人不能运动
D.不能进行,此人能运动
6.当一个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时,眼睛就会不自主地眨一下,这种反应叫做( )
A.冲动 B.反射 C.兴奋 D.运动
7.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走路不稳、语无伦次。在人脑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
A.小脑、大脑 B.小脑、脊髓
C.大脑、小脑 D.大脑、脊髓
8.下列反射活动中,哪一项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
A.聋哑学校的老师用手语给学生“讲故事”,学生感动得流泪
B.看了感人的电影,同学们都哭了
C.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士兵们立刻缓解了饥渴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9.(2010·巢湖学业考)饭后血糖浓度暂时升高,不久就恢复正常水平,这是下列哪种激素的作用( )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
10.如图是缩手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若③处损伤,则导致( )
A.有感觉,不能缩手 B.有感觉,能缩手
C.无感觉,不能缩手 D.无感觉,能缩手
11.当你在“打呵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呵欠”影响了( )
A.鼓膜的振动
B.听小骨的振动
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D.神经冲动的传导
12.晴朗的春日,入眼都是浓绿浅绿、姹紫嫣红。所有这些视觉的形成都是在( )
A.晶状体 B.视网膜
C.视神经 D.大脑皮层
13.小明的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要戴上眼镜。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可以不戴眼镜。请分析小明的奶奶和爷爷分别戴什么眼镜( )
A.凸透镜,凹透镜 B.凹透镜,凸透镜
C.凸透镜,凸透镜 D.凹透镜,凹透镜
14.下列各项叙述中,属于近视特点的是( )
A.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
B.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后方
C.晶状体的曲度过小
D.眼球的前后径过短
15.“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这是因为( )
A.花的香味小了 B.嗅觉能力减弱
C.嗅觉具有适应性 D.嗅觉疲劳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5分)
16.(10分)如图为一个人的缩手反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手不小心受到针或火的刺激时,会发生缩手反射,此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_____内(填字母)。
(2)由1、2、3、4、5组成的神经结构叫做_____,其中1叫做_____。
(3)当手受到针或火的刺激后会感觉到疼痛,疼痛感觉形成的部位在_____(填字母),以后见到针或火就会有意识地躲避,从反射的类型看这属于_____。
17.(10分)如果用锣声与喂食相结合,训练猴子进行爬杆表演,经过一段时间后,猴子一听到锣声,就会做出爬杆的动作。请就这一反射活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反射活动的形成过程中,原本属于无关刺激的_____转变成了条件刺激。
(2)此类反射活动是在_____的基础上建立的,其重要意义在于提高动物_____的能力。
(3)各种生命活动的完成,都需要其结构基础,猴子表演爬杆这一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_____内;就参与活动的神经中枢而言,该反射活动必须在_____参与下才能完成。
18.(12分)如图是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
眼分别看一远处物体的示意图,据图分
析回答:
(1)图中字母_____表示近视眼,应配戴
_____矫正。
(2)正常眼的眼球是通过调节_____的曲
度,使物像落在眼球的_____上,通过瞳
孔的放大和缩小来调节_____。
(3)人能看见物体,视觉形成的部位是_____。
19.(9分) “红灯→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停车”,这是小明骑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的反应,请结合自己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小明的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
(1)“红灯”的光线进入小明眼球形成物像,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 )
A.视网膜→角膜→晶状体→瞳孔
B.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
C.晶状体→角膜→视网膜→瞳孔
D.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
(2)能将物像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是_____细胞,它位于眼球的_____内。
(3)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中。
(4)从反射形成的过程看,此反射属于_____反射。
20.(8分)有人将体重相同、发育正常的四只雄性小白鼠用来做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单位mg/100 mL):
(1)B鼠被切除了_____,C鼠被切除了_____,D鼠被切除了_____。
(2)A鼠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
21.(6分)条件反射不像非条件反射那么固定,而是有着“可塑性”的特征。请你利用所给条件设计一个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条件
①-缸经过训练已能对敲击缸壁作出“摄食”动作的小金鱼10条;
②空鱼缸一只(与盛小金鱼的缸一样);
③金鱼饵料一袋;
④手电筒一个(照光强度适当)。
(2)实验过程
①取经过训练的小金鱼5条放入空鱼缸内,使两鱼缸内小金鱼数量相同,并分别编号为甲、乙,然后检验每缸内小金鱼均有对敲击缸壁做“摄食”动作的反应。
②将两缸小鱼分别放在环境一致的地方之后,对甲缸鱼仍以敲击缸壁为条件刺激,随即喂食。对乙缸鱼___________。
③重复②做法一段时间后,检验效果。
(3)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侏儒症的病因。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
2、【解析】选A。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用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养发育正常的蝌蚪,蝌蚪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小型的青蛙,这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
3、【解析】选D。根据这些激素的功能,便可得到正确答案。由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可作为兴奋剂。胰岛素只能降低血糖浓度;生长激素促进生长;性激素维持第二性征。
4、【解析】选B。本题考查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神经细胞有细胞核。
5、【解析】选B。本题考查反射的形成过程。反射是高等动物和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受到损伤,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此人传出神经受损,所以他不能完成反射活动,但此人的其他结构完好,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能沿传入神经元到达神经中枢而产生感觉。
6、【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反射的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反射,如缩手、眨眼等。
7、【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脑的功能。小脑能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大脑皮层有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如语言中枢。
8、【解析】选D。人具有语言中枢,具有语言中枢参与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A、B、C三项都有语言中枢的参与。而被蛇咬后,害怕类似于蛇的东西,语言中枢未参与此反射。
9、【解析】选A。本题考查胰岛素对血糖浓度调节作用的理解。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甲状腺激素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生长激素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10、【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和感觉的形成。反射弧必须完整才能完成反射,③处损伤,反射弧不完整,反射不能形成;①产生的神经冲动由③传入脊髓白质的上行神经纤维,然后传至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感觉,③处损伤,感觉无法形成。
11、【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耳的结构特点与听觉形成原理的理解。打呵欠时,气流从咽鼓管进入鼓室,冲击鼓膜,抵消了声音对鼓膜的振动,影响了听力。
12、【解析】选D。本题是对视觉形成的考查。我们看物体时,光线经角膜,由瞳孔进入,经晶状体等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13、【解析】选A。本题考查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爷爷看书时可以去掉眼镜说明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奶奶看书时要戴眼镜,说明奶奶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属于远视眼,应戴凸透镜。
14、【解析】选A。本题考查近视及其特点。近视的形成是长时间不注意用眼卫生,从而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B、C、D三个选项与近视的形成特点是不符的。
15、【解析】选C。本题结合诗词佳句考查嗅觉的适应性。题中诗词的意思是在有兰花香的房间里时间久了就闻不到花的香味了,并不是香味没有了,而是嗅觉具有适应性。
16、【解析】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组成、功能及反射的类型。由图可知,1是感受器,2是传入神经,3是神经中枢,4是传出神经,5是效应器,它们共同构成反射弧;A是灰质,B是白质,C是神经节,D是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痛觉在这里形成;以后见到针或火就会有意识地躲避,由大脑的高级中枢参与,属于条件反射。
答案:(1)A (2)反射弧 感受器 (3)D 条件反射
1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条件反射的形成。猴子听到锣声表演爬杆是条件反射,锣声本来和反射无关,经过训练变成引起猴子爬杆的条件刺激;条件反射是出生以后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可提高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听到锣声爬杆这一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耳蜗;因是条件反射,因此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答案:(1)锣声 (2)非条件反射 适应环境
(3)耳蜗 大脑皮层
18、【解析】视觉形成过程为:光线→角膜→房水→晶状体→玻
璃体→成像于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视觉;眼球结构中,晶状
体像一面双凸透镜,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可以调节晶状体的
曲度,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
量,外界光线强时,瞳孔缩小,外界光线弱时,瞳孔放大;
若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凸度过
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物体,就形成了近
视,可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答案:(1)B 凹透镜
(2)晶状体 视网膜 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3)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19、【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视觉的形成和反射的有关知识。视觉的形成过程是:红灯的光线通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小明看到红灯后,大脑皮层又将神经冲动通过白质里的神经纤维传到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再由传出神经传给效应器(与停车有关的肌肉),从而完成停车反射。此反射有大脑皮层参与,属于条件反射。
答案:(1)B (2)感光 视网膜
(3)大脑皮层和脊髓(脑和脊髓)
(4)条件
2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几种内分泌腺的作用。雄性激素由睾丸分泌,D鼠雄性激素含量很少,说明被切除了睾丸;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B鼠不含甲状腺激素,说明被切除了甲状腺;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C鼠生长激素含量少,说明被切除了垂体;A鼠体内各种激素含量正常,起对照作用。
答案:(1)甲状腺 垂体 睾丸
(2)对照
21、【解析】本题考查对实验设计及其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根据所给的实验条件,设计实验时要设计对照实验和控制实验变量;本实验的变量是光照,甲缸鱼保持原来的条件刺激,而乙缸鱼则改用光照作为新的条件刺激,过一段时间后则乙缸鱼将失去原有的条件反射,并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即见光做“摄食”动作。因此,条件反射具有“可塑性”,可以改建,也可以消失,从而适应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
答案:(2)②则改用手电筒光照几次,随即喂食,再敲击乙缸并不喂食
(3)甲缸鱼仍保持对敲击缸壁做“摄食”动作的反应;乙缸鱼则失去原有对敲击缸壁的条件反射,转而形成对手电筒光照做“摄食”动作的反应
(4)条件反射可以改建,具有“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