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6 直角三角形(1)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CD是斜边AB上的高,AD=3 cm,则AB的长度是(?? )
A.?3cm????????????????????????????????????B.?6cm????????????????????????????????????C.?9cm????????????????????????????????????D.?12cm
2.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线,图中与∠A互余的角有(?? )
A.?0个???????????????????????????????????????B.?1个???????????????????????????????????????C.?2个???????????????????????????????????????D.?3个
3.如图,一根竹竿AB,斜靠在竖直的墙上,P是AB中点,A'B'表示竹竿AB端沿墙上、下滑动过程中的某个位置,则在竹竿AB滑动过程中OP(??? )
A.?下滑时,OP增大?????? B.?上升时,OP减小??????
C.?无论怎样滑动,OP不变?????? D.?只要滑动,OP就变化
4.如图所示,已知∠1=∠2,AD=BD=4,CE⊥AD,2CE=AC,那么CD的长是(??? )
A.?2??????????????????????????????????????????B.?3??????????????????????????????????????????C.?1??????????????????????????????????????????D.?1.5
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3、4、5 ,那么它的斜边上的高为(? ??)
A.??????????????????????????????????????????B.??????????????????????????????????????????C.??????????????????????????????????????????D.?
6.如图,Rt△ACB中,∠ACB=90°,∠A=60°,CD,C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D=DE???????????????????????????????????????????????????????????? B.?S△CEB=S△ACE
C.?AC,BC的垂直平分线都经过点E?????????????????????????D.?图中只有一个等腰三角形
7.如图,公路AC,BC互相垂直,公路AB的中点M与点C被湖隔开,若测得AM的长为1.2km,则M、C两点间的距离为( )
A.?0.5km?????????????????????????????????B.?0.6km?????????????????????????????????C.?0.9km?????????????????????????????????D.?1.2km
8.如图,在 中, 是 上一点, , , 分别是 , 的中点, ,则 的长为(?? )
A.?3???????????????????????????????????????????B.?4???????????????????????????????????????????C.?5???????????????????????????????????????????D.?6
9.如图, 中, , , 平分 交 于点 ,点 为 的中点,连接 ,则 的周长为 ??
A.?20?????????????????????????????????????????B.?12?????????????????????????????????????????C.?14?????????????????????????????????????????D.?13
10.如图,∠ABC=∠ADC=Rt∠,E是AC的中点,则(??? )
A.?∠1>∠2????????????????????B.?∠1=∠2????????????????????C.?∠1<∠2????????????????????D.?∠1与∠2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ABC中,∠ACB=90°,∠ABC=60°,BD平分∠ABC,P点是BD的中点,若AD=10,则CP的长为________.
12.在Rt ABC中,∠C=90°,∠A=65°,则∠B=________.
13.如图,已知AB是Rt△ABC和Rt△ABD的斜边,O是AB的中点,其中OC是2 cm,则OD=________.
14.如图:在 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若 ,则 ________.
15.如图,已知在 中, ,点D在边 上,且 , .则 的度数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16.已知:如图, , 分别是 、 的中点. 求证: .
17.已知:如图,在△ABC中,D是BC上的点,AD=AB,E,F分别是AC,BD的中点,AC=6.求EF的长。
18.如图,在△ABC中,∠B=2∠C,AE平分∠BAC交BC于点E.
(1)如图①,若AD⊥BC于点D,∠C=40°,求∠DAE的度数;
(2)如图②,若EF⊥AE交AC于点F,求证:∠C=2∠FEC.
19.已知:如图∠ABC=∠ADC=90°,M,N分别是AC、BD的中点.
(1)试判断△BM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证: MN⊥BD.
20.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高线,CE是△ABC的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P.
(1)若∠B=40°,∠AEC=75°,求证:AB=BC;
(2)若∠BAC=90°,AP为△AEC边EC上中线,求∠B的度数.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ADC=90°,
∴∠ACD+∠DCB=90°,∠B+∠DCB=90°,
∴∠ACD=∠B=30°.
∵AD=3cm.
在Rt△ACD中,AC=2AD=6cm,
在Rt△ABC中,AB=2AC=12cm,
∴AB的长度是12cm.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及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出∠ACD=∠B=30°,进而根据含30°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出AB=2AC=2AD=12cm.
2. C
考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ACB=90°,CD是AB边上的高线,
∴∠A+∠B=90°,∠A+∠ACD=90°,
∴与∠A互余的角有2个,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和为90度的两个角互为余角并结合已知条件可判断求解.
3. C
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AO⊥BO,点P为AB的中点
∴OP=AB
∴在滑动的过程中,OP的长度不变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到OP的长度。
4. A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在Rt△AEC中,∵ = ,∴∠1=∠2=30°,
∵AD=BD=4,∴∠B=∠2=30°,∴∠ACD=180°﹣30°×3=90°,∴CD= AD=2.
故答案为:A.
分析:在Rt△AEC中,由于 = ,可以得到∠1=∠2=30°,又AD=BD=4,得到∠B=∠2=30°,从而求出∠ACD=90°,然后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D.
5. A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
∴斜边是5,
设斜边上的高是h,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得:
,
解得: .
故答案为:A.
分析: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即斜边是5,设斜边上的高是h,根据面积公式即可求得高的长.
6. D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A.∵CE为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上的中线,∴CE=AE=EB
在△ACE中,∵∠A=60°,∴△ACE为等边三角形
又∵CD⊥AE
∴AD=DE,选项正确。
B.∵AE=EB,△ACE和△CEB有共同的高CD,
∴S△ACE=S△CEB,选项正确。
C.在等边三角形ACE中,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点E,在等腰三角形CEB中,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点E,选项正确。
D.图中存在两个等腰三角形,△ACE和△CEB,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7. D
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得距离为1.2km.
故答案为:D
分析: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8. B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如图,连结AF.
∵AB=AD,F是BD的中点,
∴AF⊥BD.
又∵在Rt△ACF中,∠AFC=90°,E是AC的中点,EF=2,
∴AC=2EF=4.
故选:B.
分析:连结AF.由AB=AD,F是BD的中点,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出AF⊥BD.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AC=2EF=4.
9. C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 , 平分 , ,
, ,
点 为 的中点,
,
的周长 .
故选: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 ,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10. B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ABC=∠ADC=90°,E是AC的中点,
∴DE= AC,BE= AC,
∴DE=BE,
∴∠1=∠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以证明DE=BE,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
二、填空题
11. 5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在△ABC中,∠ACB=90°,∠ABC=60°,
∴∠A=30°,
∵BD平分∠ABC,
∴∠ABD=∠A=30°,
∴BD=AD=10,
∵点P是BD中点,∠ACB=90°,
∴CP= BD=5,
故答案为:5.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算出∠ABD=∠A=30°,然后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出BD=AD=10,进而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算出答案.
12. 25°
考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65°,
则∠B=90°-∠A=25°(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
故答案是:25°.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即可算出∠B的度数.
13. 2cm
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AB是Rt△ABC和Rt△ABD的斜边,O是AB的中点,∴OC=OD.
∵OC=2cm,∴OD=2cm.
故答案为:2cm.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OC=OD=AB,从而即可得出答案.
14. 40°
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在 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 .
∵ ,
∴ ,
∴ .
故答案为:40°
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得出 ,则有 ,最后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15. 105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取线段CD的中点E,连接AE,
∵∠DAC=90°,
∴AE=EC=DE= DC,(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EAC=∠C,
∵∠C=25°,
∴∠AEB=∠EAC+∠C=50°,
∵AB= DC,
∴AB=AE(等量代换),
∴∠B=∠AEB=50°,
∵∠B+∠C+∠BAC=180°,
即50°+25°+∠BAC=180°,
∴∠BAC=105°.
故答案为:105.
分析:取线段CD的中点E,连接AE,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AE=EC=DE= DC,再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可得∠EAC=∠C,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AEB,再求出AB=AE,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求出∠B=∠AEB,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三、解答题
16. 证明:如图,连接BE、DE,
∵∠ABC=∠ADC=90°,E是AC的中点,
∴BE=DE= AC,
∵F是BD的中点,
∴EF⊥BD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分析: 如图,连接BE、DE,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得出 BE=DE= AC, 进而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出EF⊥BD .
17. 解:连结AF,
∵AB=AD,F是BD的中点,∴AF⊥BD,
又∵E是AC的中点, ∴EF= AC,∵AC=6,∴EF=3.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定理得出AF⊥BD,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EF的长度.
18. (1)解:(1) ∵ ,
∴ , ,
?∴
?∴
(2)解:∵ ∴
∵AE平分∠BAC
∴ ,
∵ EF⊥AE,
∴
∴
?即:∠C=2∠FEC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1)首先计算出 的度数,可得出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出 的度数,从而得到答案;(2)通过已知条件找出 ,进一步得出 ,从而得出结论.
19. (1)解:△BDM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
∵∠ABC=∠ADC=90°,M是AC的中点,
∴BM= AC,DM= AC,
∴BM=DM
∴△BDM是等腰三角形
(2)解:由(1)得BM=DM,
∵N为BD的中点,
∴MN⊥BD(三线合一).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分析:(1)由题知∠ABC=∠ADC=90°,M是AC的中点,则根据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则BM= AC,DM= AC即可判断;(2)N为BD的中点,再由(1)知BM=DM,根据三线合一即可证明.
20. (1)证明:∵∠B=40°,∠AEC=75°,
∴∠∠ECB=∠AEC﹣∠B=35°,
∵CE平分∠ACB,
∴∠ACB=2∠BCE=70°,
∠BAC=180°﹣∠B﹣∠ACB=180°﹣40°﹣70°=70°,
∴∠BAC=∠BCA,
∴AB=AC.
(2)解:∵∠BAC=90°,AP是△AEC边EC上的中线,
∴AP=PC,
∴∠PAC=∠PCA,
∵CE是∠ACB的平分线,
∴ ∠PAC=∠PCA=∠ECD ,
∵∠ADC=90°,
∴∠PAC=∠PCA=∠PCD=90°÷3=30°,
∴∠BAD=60°,
∵∠ADB=90°,
∴∠B=90°﹣60°=30°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分析:(1)利用∠B和∠AEC的度数求出∠ECB的度数,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CB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的值,从而可以推出∠BAC=∠BCA,然后利用等角对等边,可证得结论。
(2)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易证AP=PC,利用等边对等角,可推出∠PAC=∠PCA,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到∠PAC=∠PCA=∠ECD,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求出∠PAC的度数,由此可求出∠BAD的度数,然后求出∠B的度数。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