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伟,中国第一个跳水奥运会冠军,现为中国跳水队领队,1986年进入北京大学......
郭晶晶,前中国跳水队运动员,奥运会冠军。
吴敏霞,奥运会冠军。
跳水 (水上运动)
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它是从高处用各种姿势跃入水中或是从跳水器械上起跳,在空中完成一定动作姿势,并以特定动作入水的运动。
跳水运动包括实用跳水、表演跳水和竞技跳水。跳水运动在跳水池中进行。跳水运动员从1米、3米跳板,或从5米、7.5米和10米跳台跳水。跳水运动要求拥有空中的感觉,协调,柔韧性,优美,平衡感和时间感等素质。
竞技跳水是一项由个人参加的竞赛项目。跳水运动员本人由跳台或跳板腾空,运动员可以直接入水或在空中做各种难度的体操花样动作,以干净利索而优美的姿势入水。我国出色的跳水运动员有田亮,郭晶晶,吴敏霞等。
3、“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学习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
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
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知识链接:
1、什么是新闻?
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信息,一般为受众所关注,经传播者选择,借助各种符号载体及时传播;也指新闻体裁,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狭义专指消息。
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两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新闻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外;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有时省略。
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2、新闻体裁有哪些?
新闻作品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调查报告、新闻公报、采访札记、答记者问等。
3、新闻要素有哪些?
构成一篇完整的新闻作品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因素,常被称为“五个W和个H", 即 who (何人), what (何事), when (何时),where (何地), why(为何)和how (如何)。
4、什么是新闻特写?
所谓特写,本是摄影、电视、电影的一种常用手法,指指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之放大占据整个画面,形成强烈视觉效果,以增强艺术表现力。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断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所在。二者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闹事件中的片段。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通讯的共同点所在。它们的差异在于,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新闻特写则是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割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并且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
常见新闻体裁的一般特点: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时效性
强
一般
较弱(有日益变强的趋势)
报道对象
新闻事件整体
新闻事件某一场景
新闻事件整体及细节
篇幅
一般而言比较短
篇幅比较灵活
较长
表达方式
以记叙,说明为主
以记叙,描写为主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背景透视
1982年11月19日至12月4日,第九届亚运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11月24日,中国运动员吕伟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作者采用新闻特写的形式,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欣赏到“飞天”凌空的美丽画面。本文在第九届亚运会的众多报道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凌空 轻盈 翘首 酷似 屏息敛声
由衷 新秀 潇洒 轻盈 眼花缭乱
如梦初醒
字词积累:
línɡ
yínɡ
qiáo
kù
liǎn
zhōnɡ
xiù
xiāo
yínɡ
liáo
chū
(1)屏息敛声: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时止住了呼吸不敢出气。形容小心翼翼或聚精会神的样子。
(2)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3)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4)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字词积累:
(1)本文的体裁是 ,它兼有 和 的特点。
(2)本文记叙了中国运动员吕伟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获得 跳水比赛冠军的情景。吕伟获得冠军时只有 岁。
整体感知:
新闻特写
新闻
文学
十米跳台
16
(3)阅读这则消息,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并给文章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段落 段意
1
吕伟准备十米台跳水。(烘托)
2-4
以上三段将吕伟的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
慢镜头,描墓出生动的画面,这是典型的特写形态(特写)
5-8
描绘了吕伟夺冠和观众对她的赞扬。 (侧面)
1、文章分几个步骤描写吕伟跳水的动作?分别是什么?
新课讲授:
分三个步骤。分别是起跳、腾空、人水。
2、吕伟完成跳水动作后,文章描写了外国记者的赞叹与观众的赞赏,这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衬托了吕伟跳水动作的优美与表演的精彩。
3、文章为什么一开头用“她”而不直接写出吕伟的名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章开篇就把“她”定格在十米高台上,让她与白云、飞鸟为伴,却不直接写名字,一是因为她站得很高下面的人看不清她是谁;二是给读者留下悬念。这样写既符合特写的特点,又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问题探究,品析语言
赏析下面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吕伟起跳的动作比作“飞天”形象地写出了她起跳姿态之美,同时还有点题的作用。
课堂小结:
本文特写中国跳水姑娘吕伟用 秒完成 、 、 三个动作,赢得金牌,赞美了中国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精神。
7
起跳
腾空
入水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