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30 15:5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达标测试卷
安徽专版?八年级语文 上(R版)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3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贵不能淫》)
②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____________________?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④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2)默写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假如你不够快乐
也不要把眉头深锁
人生本来短暂
为什么还要载培苦涩
打开尘封的门窗
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
走向生命的原野
让风儿熨平前额
博大可以稀shì忧愁
深色能够fù盖浅色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熨(   )平   稀shì(   )   fù盖(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2分)
(3)文中“尘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______________”,毛泽东和__________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2分)
(2)《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下列不是书中的动物是(  )(2分)
A.象鼻虫、蟋蟀 B.蜘蛛、蜜蜂
C.螳螂、蝎子 D.骆驼、恐龙
4.某校团委开展了“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12分)
(1)阅读下面一段青春励志宣言,请仿照上文句式,将画线的句子补充完整。
(2分)
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或许青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中刘芳同学写了一段关于“好读书,读好书”的倡议书,请你按要求帮助她进行修改。(6分)
阅读名著真的是一种享受,它带给我无穷无尽的欢乐,让我远离烦恼和忧愁。【A】阅读名著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它帮助我战胜寂寞和孤独,指引我告别善恶和美丑。【B】通过阅读名著,使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阅读名著吧!【C】因为是否阅读大量名著,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关键。
①【A】处画线句中词语搭配不当,修改意见: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2分)
②【B】处画线句中成分残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C】处画线句中有语病,应将“________________”删去。(2分)
(3)步入青春,我们会品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青春,也会遭遇挫折。假如你的一位朋友给你发来短信说,最近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挫折,对前途感到迷茫,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很是苦恼。请你给他回复一条短信,鼓励他战胜自我,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走出人生的低谷。(4分)
二、阅读(5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0分)
女山湖
①女山湖一向有“皖东一枝花”“水上明珠”之美誉。
②我常常泛舟湖上仰望东南方,苍茫的小南山连绵起伏伸向远方,淡淡的雾与浅浅的云纠葛在一起,如轻纱曼舞,飘飘悠悠,或聚或散。小南山虽不高大,却很有名气,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就在此山上放过牛,留下了许多传奇佳话。记得小时候,我们常常躺在父母的怀里,聆听朱元璋的种种神奇传说。小南山下,平静的七里湖水宛如一面镜子,倒映着叠翠的群山。一只只渔船泊在湖岸边,一艘艘大铁船驶进淮河。湖滩上柳叶儿青了、苇叶儿青了、菜花儿黄了。满滩的清香,招蜂引蝶。莲叶儿也青了,几只蜻蜓悠闲地立在上头。小划船上不时传来渔家女的歌声。
③我常常泛舟湖上仰望西南方,马沉涧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岸边的农田里稻禾青青,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这马沉涧可是传说中隋唐英雄罗成马陷淤泥河之所在。神奇的传说,给马沉涧夕照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满涧的荷花都开了,白莲花,红莲花,一朵比一朵娇艳,微风不时送来一阵阵荷叶、荷花香。沐浴在清香中,人们情不自禁地吟哦起古诗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常常泛舟湖上仰望西北方,苍翠的女山如静卧的少女,黛青色的龟山又恰似神龟饮水。女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火山,龟山就是女山喷射的岩浆汇聚而成的。这女山和龟山双双翘首期盼着,已被乡民们演绎成龙女与神龟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唱。女山脚下的女山湖,烟波浩渺,点点帆船,点点波光,点点沙鸥,点点霞光,和着渔歌,令人如醉如痴。荷塘里还残存着几许荷叶,点点滴滴的秋雨打在残荷上,正应了那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常常泛舟湖上仰望东北方,千年古镇女山湖镇在晨光熹微中刚醒来,宋仁宗下榻过的嘉祐院里传来一声声钟响。顿时,小镇开始热闹起来,各种吆喝声此起彼落。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这女山湖镇,四面环水,由三座桥与陆地相连,是典型的水乡小镇,这里水多、船多、桥多、渔歌多。湖滩上,封闭堤上,芦花白,芦花美。花絮在微风中飞舞着,飘飘悠悠,飞向远方。
⑥哦,多么神奇,多么令人向往的女山湖。
5.根据上下文,将下面诗句分别填入文章③④两段的横线处,第③段应填(  ),第④段应填(  )。(2分)
A.留得枯荷听雨声
B.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6.根据文章第②—⑤段内容,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全女山湖周边各个方位的具体景物。(4分)
东南方:小南山
西南方:__________
西北方:__________
东北方:女山湖镇
7.赏析文章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8.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6分)
9.本文的标题是《女山湖》,可文章却用了很多的笔墨来介绍女山湖镇。这是否离题?为什么?(5分)
[二](22分)
蓝印花布
刘丽华
①蓝印花布,是江南民间的一个文化符号。其素雅高洁如兰花,清冷婉约如宋词。
②电视剧《似水年华》里,服装设计师英小姐一爬上晒布场,就被乌镇蓝印花布的气势给镇住:一架架从云天泻下的蓝底白花、白底蓝花窄幅布,如经幡飘舞。她左穿右梭,是惊喜,是陶醉,是仰慕……那场景,仿佛看到了蓝印花布的前世今生。
③蓝印花布是天之蓝,却带着地气。抚摸蓝印花布的纹脉,就能号到植物的气脉。因它的坯布来自一团棉花,染料又是草,“凡蓝五种,皆可为靛”,这草们从地里破土抽芽,名字里都有一个蓝天的蓝——蓼蓝、菘蓝、木蓝、马蓝、苋蓝。所以,蓝印花布是染天色,接地气。蓝草的根现称板蓝根。《诗经》云:“终朝采蓝,不盈一襜。”其采的就是蓝草。荀子曾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感慨,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蓝染。
④蓝印花布是“祖母布”。它是祖母、外祖母、曾祖母、太祖母们的“老布衣裳”,她们的被褥、帐幔、台布、包袱都是青蓝的底子,撒上一把白色古钱,或开满梅枝,或落满喜鹊,或榴开百子……那时,花担匠挑着担子上门印花,姑娘出嫁,要带上母亲用靛蓝布条做的饭单,和有凤戏牡丹、龙凤呈祥图案的蓝印花布压箱去夫家,甚至有纺车、织机陪嫁。
⑤蓝印花布兴盛于唐宋,可它不是唐丝宋锦,它比丝绸粗犷,没有丝绸娇贵。蓝印花布的美,就在于它灰染夹染,扎染蜡染,肌理裂纹,有粗有细,似断非断,是一种非人工的自然冰纹;在于它花色蓝得内敛,白得明快,蓝白绝配,简约雅致,犹如一尊青花瓷,让几多桃红柳绿顿时失色。
⑥蓝印花布俗称“老蓝花布”,可它容颜不老。民谣里唱:“我有一棵草,染得蓝如宝,穿得花花烂,颜色依然好。”蓝印花布还真是越旧越美,越洗越雅。去麻石街采风,有女子一袭似裙似袍的蓝印花布,原生态的土布,添了现代元素提花,女子撑一柄油纸伞,袅袅婷婷,踩着石板缓行,身后一条窄长胡同,整个人与古街沧桑的背景,浑然天成。一问,她是旧布翻新,翻的是学生时代的一条床单。原来,老布新穿,可以如此文雅。要知,线条硬朗的女人,一遇上这块老蓝花布,人就柔润了。如风风火火的邻家女孩,只要穿上那条蓝花朵朵的裙子,人就平添了几许温婉。
⑦蓝印花布并未老去。中式茶楼里,一条条楠竹茶席,以蓝印花布嵌块镶边,杯垫也用其绲边,端茶续水的姑娘,也是蓝底白花的衣衫头饰,一派古朴幽雅,焕发出中国民间的容光。置身其中,你茶还未品,就已感受到茶道文化的悠远绵长……
⑧蓝印花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幅蓼蓝染色的《清明上河图》挂轴,会让所有对蓝印花布漠然的人,为之震撼,刹那明白:蓝印花布还能如此厚重,恢宏。
⑨试想,从一朵棉花,到一丈坯布;从一株蓝草,到一缸靛蓝;从一个纹样,到一块花版;从刷浆、揭版、浆布,到染色、刮白、漂洗、晾晒……一匹蓝印花布的完成,又蕴藏着多少手艺人的日常?
(有改动)
10.请用“∥”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3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1.文章介绍了蓝印花布的哪些特点?(5分)
12.文章第②段有何作用?(4分)
13.文章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5分)
14.请谈谈你对第⑨段的理解。(5分)
[三](15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
(1)年且九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与汝毕力平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汝之不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17.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哪些地方表明愚公移山得到支持。(4分)
18.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请把你自己的想法写
下来。(2分)
三、写作(55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相约是心灵的期盼,相约是心灵的沟通。与自然相约,你会领略山川美景;与亲人相约,你会感受人间真情;与诚实、友善相约,你会感悟人生真谛……
请以《与__________相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1)①行天下之大道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③问君何能尔
④感时花溅泪 ⑤似曾相识燕归来 ⑥九万里风鹏正举
(2)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2.(1)yùn 释 覆 (2)载培 栽培
(3)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4)拟人
3.(1)经典百科全书 周恩来 (2)D
4.(1)航船历经风浪 有足够的力量驶向自己的理想彼岸
(2)①告别 认识到(分辨出) ②应将“通过”或“使”任删其一
③是否
(3)示例:没有风浪,就显不出船的坚固;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丢掉那些不必要的哀叹,带上一颗勇敢的心,踏实而稳健地走过这段坎坷多变的岁月,你会发现风雨过后的彩虹会更加迷人。
二、[一]5.B A
6.马沉涧 女山、龟山
7.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了女山湖中美丽动人的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8.呼应开头,点明题旨,抒发作者对女山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9.不离题。因为女山湖镇本身就是女山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湖边的美丽风景,女山湖镇的美也是女山湖的美。
[二]10.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1.①蓝印花布带着地气;②蓝印花布服务于普通大众;③蓝印花布具有粗犷的特点;④蓝印花布容颜不老;⑤蓝印花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2.描述了电视剧里的服装设计师被乌镇蓝印花布深深吸引的情形,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蓝印花布,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3.运用了作比较、摹状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地说明了蓝印花布粗犷的特点。
14.蓝印花布的生产制作过程凝聚了手艺人的繁杂而辛勤的劳动与无穷的智慧,我们要记住他们的伟大贡献,还要传承这种传统文化。
[三]15.(1)将近。 (2)险峻的大山。
(3)同“慧”,聪明。 (4)用箕畚装土石。 (5)穷尽。
16.(1)凭您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
(2)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小孩。
17.示例:众人“杂然相许”并纷纷献计献策,表明他们是坚决支持愚公移山的;此外,邻人刚刚七八岁的孩子也跑来帮忙,说明愚公移山之举深得人心。
18.认准一个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奋斗,最终会取得成功。(意思对即可)
三、19.思路点拨:本次作文是半命题形式,首先要补全题目。从前面的提示语中可以得到启发,可以写《与自然相约》《与亲人相约》《与真诚相约》《与友善相约》等。无论怎么补题,关键都是要把握“相约”的含义,要写出从这个事物中获得的人生感悟。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