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1节 环境信息的传递(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1节 环境信息的传递(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01 06:1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日常生活中,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信息传递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在生物体与环境中是否也有信息传递呢?
当你思念远方的朋友时,
你是如何表达你的思念?
去看她/他?
写信?
打电话?
发E-mail?
【情景一】
如果我们用手触摸含羞草
的一片叶子,那么它的所有小
叶都会立即收缩。
当人或动物受到惊吓或遇
到突发情况时,会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面部红热或苍白,
并做出躲避或逃逸行为。
【情景二】
【情景一】&【情景二】中的机械触摸和惊吓是引起生物体发生反应的外界刺激因素,这些环境刺激向生物体传递某种信息,从而引起生物体相应的应答反应。
生命系统是最复杂的系统,要保证生物体各组分之间或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一致,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多细胞生物是由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社会,
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这个社会中的单个细胞间必须协调它们的行为,为此,细胞建立通讯联络是必需的。
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分化、各种组织器官的形成、组织的维持以及它们各种生理活动的协调,
都需要有高度精确和高效的细胞间和细胞内的通讯机制。




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分子与细胞水平)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教材并找出相应答案并勾画:
1、什么是细胞通讯?
2、细胞通讯的信息可分为哪些类型?
(略)
①环境信息
②遗传信息
③神经信息
(接收、传递)
(控制代谢、遗传)
(调节、应答)
第五章
细胞的信息传递
第一节
环境信息的传递
环境刺激的信息又是如何被细胞感受并进一步引发生物反应的呢?
收音机接受无线电波——音频信号——声波
【自主研习】
1、阅读与分析:书P86两组资料,你认为起信号传递作用的物质分别是什么?
2、阅读与小结:胞间信号的概念及种类、胞间信号的受体
3、阅读与判断:导学案
[知识探究]1、2
4、阅读与小结:胞内信号
5、尝试画出细胞信号转导的过程。
资料1:
资料2:
乙烯,植物激素
【合作探究】
阅读与分析:书P86两组资料,你认为起信号传递作用的物质分别是什么?
胰岛素,动物激素
【小结】
影响细胞代谢的信息传递是靠释放某种激素(如乙烯或胰岛素)作为化学信号来实现的
【知识梳理】
一、胞间信号的概念及种类
1、概念:通过化学物质,把代谢信息传递给了目的细胞,完成了细胞与细胞间的通讯联络任务,从而影响代谢过程,这种化学物质叫胞间信号。又称第一信使。
例如: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及NO。
通过
或循环系统运输到靶细胞

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以某种特异的方式干预其
细胞间隙
代谢
2、作用原理
机体
制造或分泌

特殊分工的细胞
3、胞间信号种类
胞间信号(
信使)
化学信号:

、生长因子、
一氧化氮等
物理信号:如
刺激等
生物信号:如
侵染
激素
神经递质
冷、热
病原菌
第一
【知识梳理】
二、胞间信号的受体
1、概念:细胞表面或内部存在类似天线的物质,用来接收胞间信号分子,这种物质被称为受体。
2、种类:
细胞表面受体(糖蛋白和糖脂)
细胞内受体
(DNA结合蛋白)
3、特点:受体是细胞表面或内部的一种
,可

地与化学信号分子(配体)结合成
,从而启动一系列
反应,最后导致该信号物质产生
的生物效应。
生物大分子物质
识别
特异
复合物
生物化学
特定
1、下图三种方式中,胰岛素的作用方式是
,植物细胞特有的方式是
,精子和卵细胞识别的方式是

A
C
B
【合作探究】
阅读与判断:导学案
[知识探究]1、2
2、请对照教材,辨析下图中细胞通讯的类型,并回答问题。
(1)A为
。有些相邻的两个细胞之间以特殊的通道连通起来,完成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2)B为
。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通过
扩散,但这些信号分子只对邻近的细胞发生作用,以协调相邻细胞的生命活动。
直接联系(自分泌)
旁分泌信号
细胞外液
(3)C为
。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如果被释放到循环系统,就会被运送到
,这些信号分子可以对距离很远的细胞发挥作用。
调节就属于这种通讯方式。
(4)D为
。神经系统的细胞可以与很远的细胞进行快速联系。它们的信号分子(神经递质)不会像激素那样通过循环系统来运输,而是通过
释放信号分子并作用于相邻细胞的受体。
内分泌信号
全身各处
激素
突触信号
神经纤维的末端
★【细胞通讯的方式】★
1.分泌化学信号进行通讯:
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化学突触;
2.接触性依赖的通讯:细胞间直接接触,信号分子与受体都是细胞的跨膜蛋白的通讯方式;
3.间隙连接实现代谢偶联或电偶联。
1.产生:第一信使与膜上的
受体结合,激活膜上的信号
转换机制,从而产生了细胞内识别的“语言”——环腺苷酸(cAMP),因此把胞外信息传到了胞内。环腺苷酸即为胞内信号物质(第二信使)。
2.主要类型:除环腺苷酸(cAMP)外,还有如Ca2+、1,2-二酰甘油(DAG),1,4,5-三磷酸肌醇(IP3)等。
【知识梳理】
三、胞内信号
3.功能:
4.特性:具有明显的通用性。
(1)激活一些酶及非酶蛋白的活性,由此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2)传递细胞外信息,调节不同生理生化过程。
包括: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脂肪的贮存和移动、细胞产物的分泌、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生存等。
Why?
种类少,但能传递多种细胞外的不同信息,调节大量不同的生理生化过程
胞间信号发挥生理功能的第一步是与相应的受体结合,然后产生胞内信号,将其携带的信息由细胞膜传递到细胞内,最终导致生理效应的产生,即细胞信号转导。
阅读教材,结合下面细胞信号转导的模式图探究信号转导的过程。
【知识梳理】
四、细胞信号的传导过程
1、概念:
示例:肾上腺素(或胰岛素)升高血糖的细胞转导过程
内分泌腺
肾上腺素
肝细胞或肌细胞(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受体)
环腺苷酸(cAMP)
血液或肌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
更多的能量
应对突发事件
【实例——应激反应的细胞信号转导过程】
2.归纳细胞的信号转导基本模式
释放:特定的细胞释放
(第
信使)

感受:信号分子和
特异性结合

转导:产生
(第
信使)

反应:细胞内多种分子的
改变,从而改变细胞的
过程
胞间信号

受体
胞内信号

活性
代谢
归纳提炼
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
第一信使分子

受体

第二信使分子

代谢改变
【总结】
细胞识别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化学、物理及生物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细胞内各种分子活性的变化,从而改变细胞的某些代谢过程,甚至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最终影响细胞的生长、发育或适应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