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

文档属性

名称 细胞分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7-06 16:1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会考复习专题
细胞增殖
细胞分裂有何意义?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单细胞生物:细胞分裂 产生新个体。
产生新细胞,补充衰老和死亡的细胞;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多细胞生物:细胞分裂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体细胞的增殖方式
生殖细胞的增殖方式
细胞周期的概念: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M期)
G1期
S期
G2期
(占90—95%)
(占5—10%)
DNA合成所需蛋白质的合成
核糖体的增生
DNA复制
分裂所必需的蛋白质的合成
a
b
c
d
e
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时期特点: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质(体)形态
染色体位置
纺锤体
核变化
染色质→染色体
染色体
染色体→染色质
染色体
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
重新被核膜包裹在细胞核中
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无核膜,无核仁
无核膜,无核仁
重新形成核膜,重新形成核仁
出现
存在
存在
消失
请把各个细胞图按照细胞周期的顺序排列起来?
1
2
5
4
3
6
1
2
5
4
6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3
2N
0-4N
4N
2N
4N-2N
2N
2N-4N
4N-0
4N
0
2N-4N
4N
4N
4N
4N-2N
间 前 中 后 末
期 期 期 期 期
4N
2N
DNA
染色体
D
A
B
C
E
F
G
D’
有丝分裂DNA和染色体的变化
BC含量上升原因:
DNA复制
EF含量下降原因: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D’D含量上升原因: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比较表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点 间期
前期
末期
相同点
1、间期都有染色体的复制;
2、核膜、核仁的变化相同;
3、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完全相同。
赤道面位置形成细胞板,再形成细胞壁
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2个细胞
细胞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缍体
中心体发出纺锤丝形成纺缍体
进行中心体复制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实验原理:
实验流程:
分生组织细胞分裂旺盛;各个时期内染色体行为变化不同;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洋葱根尖的培养
取材(根尖2~3mm)
制片观察
解离
漂洗
染色
10%盐酸溶液 10~15min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否则会影响染色
0.01g/mL的龙胆紫溶液,1~2min,使染色体着色
右图为某细胞有丝分裂图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细胞有丝分裂的
期图象。
(2)此时期的细胞中,有 条
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分子。
(3)此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
有 条染色体, 个DNA分子。

8
0
8
4
4
课堂反馈
一种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时含有32条染色体,那么此时该细胞内染色单体总数、DNA分子数、该物种正常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 32、32、16 B. 0、32、32
C. 0 、32、16 D. 16、16、32
C
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关系,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 )
A.中心体移向两极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板形成
D.DNA分子进行复制
A
二、减数分裂的概念:
1、范围:
2、时期:
3、特点:
4、结果:
有性生殖的生物
由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过程配子形成过程
1、精/卵原细胞(间期):
DNA复制,染色单体形成,
染色体数不变
2、初级性母细胞
(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①同源染色体联会
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的交叉互换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
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面两侧
(3)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
初级精母细胞一分为2形成次级性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
3、次级性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
4、性细胞(精细胞或卵细胞)
精原细胞 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细胞)
Ⅰ前 Ⅰ中 Ⅰ后 Ⅰ末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
四分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
Ⅱ前 Ⅱ中 Ⅱ后 Ⅱ末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
四分体
2n
2n
2n
2n
2n
2n-n
n
n
n-2n
2n-n
2n
2n-4n
4n
4n
4n
4n-2n
2n
2n
2n
2n-n
0
0-4n
4n
4n
4n
4n-2n
2n
2n
2n-0
0
n
n
n
n
n
n-0
0
0
0
0
0
0
0-n
n-0
0
0
0
0
0
0
配子形成过程中DNA含量变化
4n
3n
2n
1n
间期
减Ⅰ期
减Ⅱ期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
单击画面继续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单体变化
卵细胞形成与精子形成的比较
(一)相同点:
1、都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分裂过程中均有联会、四分体等现象的出现。
2、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都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二)不同点:
不变形
精细胞变形
不均等分裂
均等分裂
1个+3个极体
4个
形成过程是否变形
细胞质分裂
一次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数目
卵细胞的形成
精子的形成
项 目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发生的场所
染色体复制
细胞分裂
子细胞染色体数
子细胞类型
同源染色体联会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只在生殖腺内(原始生殖细胞)
全身各处(体细胞)
一次
一次
一次
两次
比母细胞减半
与母细胞相同
2个体细胞






1个(卵)或4个(精子)
4n
3n
2n
1n
间期
前期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三者的比较
4n
3n
2n
1n
减数分裂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单击画面继续







奇数
偶数
有同源染色体
三判断







无同源染色体行为
(有丝分裂)
联会、四分体、分离
(减Ⅰ)
减Ⅱ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鉴别
技巧:一数二看三判断
二看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
减Ⅱ
体细胞或精(卵)原细胞
减Ⅱ,前期
减Ⅱ,中期
有丝分裂
中期
减I,前期
有丝分裂后期
减I,后期
减Ⅱ,后期
减Ⅰ,中期
1.下列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的是( )
A.受精卵 B.口腔上皮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卵细胞
2.一种动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32条染色体,它的体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及精子中DNA分子数为( ): A. 32,32,64,32,16   B. 16,16,32,16,8 C. 32,32,32,16, 8  D. 16,16,16,16,16
3. 一个卵原细胞的染色体为AaBb,形成的卵细胞为AB,同时形成的三个极体是( )   A. 三个都是AB   B. 一个AB和两个ab   C. 三个都是ab   D. 一个ab和两个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