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土壤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植物与土壤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7-10 15:46:54

文档简介

“年年栽树不见树、岁岁插柳不见荫”的现象,老百姓称之为“植数造零”。
讲究“天时”。应该选择雨季种树,成活率更高。
尽可能采用乡土树种。因为乡土树种能与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相适应,经过了历史及自然环境的选择,“一方水土养一方树”。 选择什么样的树种,为不同的树种选择不同的种植地,则关乎“地利”。
从“植数造零”到“找地种树”
是一个营造绿色环境,期待绿水青山,呼唤人们爱护环境的特别日子——植树节。
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规定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共29张PPT)
“植树造零”
第三章植物与土壤
植物萎蔫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土壤



水分散失过多
植物茎受损伤
根尖受损伤
施肥过量
土壤的性状有关
还有其他、、、、、
植物萎蔫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土壤



水分散失过多
植物茎受损伤
根尖受损伤
施肥过量
土壤的性状有关
还有其他、、、
壤土类土壤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的理由: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
壤土类土壤
黏土类土壤
砂土类土壤
哪种土壤适合大多数植物的生长
甘蔗在水分充足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宜生长,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甘蔗的是(  )
A.山坡较干的沙地
B.湿润的粘地
C.比较干旱的粘土地
D.河边湿润的沙地.
D
2.保护作用
3.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具吸收、输导作用。
1.分生作用,补充根冠细胞和伸长区细胞
4.细胞较快生长,使根伸长,伸向土壤深处。
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水的原理是什么?
吸水: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2.海滩盐碱地一般不适应种植庄稼。据报道,有关部门已利用海滩大面积发展海水浇灌种植绿色蔬菜,并且海水浇灌种植的蔬菜产量高、病虫害少。据此可推断这类蔬菜的特点是( )
A 、植株较高大 B 、根系较发达
C 、根细胞液浓度较高
D 、叶片蒸腾作用较强
c
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主要是 三种元素。
N P K
甲可能缺 元素,
乙可能缺 元素,
丙可能缺 元素。



马铃薯
马铃薯
马铃薯
正常
N
P
K
外树皮
内树皮(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筛管
韧皮纤维
运输有机物
柔韧支持
保护作用
细胞能分裂增生,使茎加粗
导管
木纤维
坚硬、支持作用
贮藏营养物质。
说说双子叶植物茎的各部分及作用
运输水和无机盐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4某地一株千年古槐已经空心,但依然枝叶繁茂。试根据茎的结构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古槐“空心”空去的主要是茎中的___和___的一部分。
(2)古槐仍能存活是因为_________
完好,有机物的运输线路没断,
同时茎中还留存有一部分___,
可输送水和无机盐。
5.我国西南地区的工人,在松树离地面1米高的树干处,把树皮割开一个口子,采集松油。割开的口子应深入到茎中的 部,松油是由 (填“导管”或“筛管”)来运输的。
返回
表皮
叶肉
叶脉
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气孔
读图:
1
3
2
(2)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的_________组成,它是_______进出叶片的门户。
(3)观察蚕豆叶气孔的实验时,一般从叶片的背面撕下材料,因为气孔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植物可能处于萎蔫状态的是_____图, 因为此时_________________;
A
B
8.自2009年8月起,广西、贵州局部地区遭遇50年来罕见的极端干旱,导致数百万人受灾,几千万亩农田受旱,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同学们谈论到了干旱与农作物关系的问题,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 作用。
(2)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
叶片 表面积/mm2 体积/mm2 表皮厚度/um
A 292 64 14
B 144 63 24
C 301 62 15
D 593 121 13

9.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植物的生命。那么,根、茎、叶在维持植物的生命方面分别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根据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⑴叶说:“没有我,你们都会饿死。”,说的是叶具有_____的功能,完成这一功能的场所是细胞里的_____。
⑵根说:“我要是不工作,你们都会渴死。”,说的是根具有_____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_____完成的。
⑶萎蔫的叶:“快给我水!我渴死了。”说的是茎具有运输_____的功能,运输的方向是自_____而_____的。
一般情况下,气孔周围如果气温高、湿度小、
光照强,则蒸腾作用就强;反之就弱;
但气温、光照过强时,蒸腾作用反而减弱。
学以致用
在植物移栽时,你认为如何进行可减少植物萎蔫?
1、带土移栽(减少根毛的损伤),适量浇水
2、剪去部分枝叶,遮阳,尽量在阴雨天的傍晚移栽,减弱蒸腾作用,防止植物失水枯死。
蒸腾作用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大家好!我叫水分,我 ……
请选择以上的一种物质,并以第一人称介绍一下自己被植物体吸收(有机物为生产)及运输和利用的过程!
挖一个与树根球的大小相当的坑
将树放入坑中,扶正加土
不断把土踩实,给树浇一次透水
选择雨季、选乡土树种、选适应的种植地
1.我们行进在公园里时,经常发现草坪上有爱心提示牌。这是因为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其中的科学道理是( )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7.2009年文成县龙川乡农民在农科院技术扶持下种植了“水果玉米”,在水果玉米结果的过程中,农民往往要大量浇水,这时玉米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果实膨大
D、蒸腾作用
3.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说明植生长需要( )
A、水和无机盐 B、适宜温度
C、维生素 D、有机物
A
3.12我们在行动 … …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知道土壤中有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知道土壤具有不同的质地和结构。
2、知道土壤分类的依据及土壤的类型。
3、了解植物与土壤的关系。知道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
4、知道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和吸水、失水的条件。理解根尖的基本结构特点和相关功能,了解植物缺乏无机盐的症状,知道水体富营养化。
5、知道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知道蒸腾作用。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
2、培养读图识图的能力。通过建立模型来比较土壤的类型。
3、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如何对整章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复习。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复习方法。
(三)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
2.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建立植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科学理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不同层次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科学原理,土壤的组成、植物根、茎、叶的结构及其功能。
难点:植物与土壤的联系,植物吸水,失水的原理,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三、教学准备
叶片 模型 气球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展示两盆盆栽植物,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
师:这是初三同学通过移栽后的两盆植物,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呢?让学生观察探究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一盆已萎蔫、叶色发黄。
生:(讨论)
师:板书学生回答出来的可能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土壤引起的?(引导学生复习土壤中有什么的内容)
师:土壤中有什么?
生:土壤生物和非生物
师:矿物质颗粒有大有小,分为哪三种?生:回答
师:什么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生: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
师:土壤颗粒大小与土壤的空隙大小,土壤空隙大小与土壤的空气和水的成分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生:回答
师:根据土壤中不同颗粒所占比例不同将土壤分类
土壤的分类,学生回答不同点,让学生根据壤土类土壤组成的模型,让学生模仿画出其他二类土壤的体积组成模型。最后让学生得出植物一般应种在壤土类土壤中。
师:既然土壤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保护土壤——引出复习保护土壤的内容。
师: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土壤的污染和过度开发。
师:你认为土壤的污染物有哪些?如果土壤继续受污染将会带来哪些后果?作为一个学生,你认为怎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土壤。
原因二:可能是缺水引起的? 为什么会缺水?
引导学生复习植物的生长需要水。移栽植物时要浇水,而且要浇透。植物的蒸腾作用不能过强,最好在阴雨天移栽,而且如果移栽植物的枝叶太多,可以剪掉一些,以降低它的蒸腾作用。(复习蒸腾作用的内容)师: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对叶的结构及功能有进一步的认识。
原因三:可能移栽植物时,损伤了根毛
引导学生复习植物根的结构。最后强调移栽植物时,应该带土移栽。
原因四:可能缺少氮这种无机盐
引导学生复习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的内容。
展示植物的不正常生长症状,让学生来判断缺少哪一种无机盐,引导学生复习无机盐作用。强调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施肥。
师:施肥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生:不能过浓?
师:为什么?
生:植物细胞要失水,(复习根吸水失水的原理)。浪费肥料,造成水体污染。(复习水体富营养化的内容)
师:根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经哪一器官运输至植物体全身各处。引导复习茎的结构及其功能。
最后展示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将土壤与植物的根茎叶联系。加深知识的联系。
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我又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用所学内容去成功的移栽一株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