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等级
知识再现
水是一种
,没有固定的
,但有一定的
。
蒸发是水从
体变成
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需要
热量。
沸腾是水在正常压强下
后由水变成
的过程,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
水受热后体积会大大
。
当水的温度下降到
时,开始结冰,由
体变
体,并且体积会
。
如果给冰加热,冰会
成水,由
的水变成
的水。冬季下的雪是
的水。
水有
种状态,分别是
态的水,
态的冰,
态的水蒸气。
生活中有很多物质能
在水中,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
用水分离食盐和沙子,说明沙子不能
在水中,最后再分离食盐和水需要
。最终水会变成
不见了。
生活中有很多物质具有
的性质。
精挑细选
海水晒盐利用水的(
)现象。
沸腾
B.
蒸发
C.凝结
水沸腾后温度会(
)。
下降
B.
上升
C.保持不变
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的是(
)
A.水
B.冰
C.水蒸气
4.煮粥过程中锅上方的白气是(
)
A.水蒸气
B.空气
C.小水滴
5.下列方法不能加快冰块融化速度的是(
)
A.把冰块打碎
B.给冰块加热
C.用毛巾裹住冰块
6.水能溶解下列哪种物质(
)
A.沙子
B味精
C面粉
7.能加快红糖溶解的方法(
)
A.加入更多的水
B用勺子搅拌
C加入更多的红糖
8.加热食盐水最终食盐会(
)
A.和水一起蒸发掉
B不会蒸发留在杯底
C会蒸发掉一部分
三、我会判断
1.江河湖海里的水时时刻刻都在蒸发。(
)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会越来越高。(
)
3.水结成冰就有了固定的形状,就不再是水了。(
)
4.生活中的物体都能溶解在水中。(
)
5.生活中所有的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6.水在沸腾后和结冰后体积都会增大。(
)
7.把温度计插在杯子中就可以测量出水的温度。(
)
8.自然界中得水是液态气态固态循环的。(
)
9.并和冰激凌融化速度一样。(
)
10.往水中不断加盐只要不断搅拌都可以溶解。(
)
四、我会连线
固态
水
有一定的体积
液态
冰
没有固定的体积
气态
水蒸气
有一定的形状
没有固定的形状
五、我回答。
1.说一说生活中的蒸发现象。(请举三例)
生活中能够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哪些?(请举三例)
六、实验探究
1.小刚要想快点喝到红糖水,可以把块糖放入(
)中,用勺子或者筷子进行(
)。这些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探索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实验中:
①准备两份同样质量的食盐。
②同时倒入两个盛有同样温度、同样多水的烧杯中。
③搅拌其中一个烧杯,另一个烧杯始终不搅拌。
④观察那个杯中的食盐溶解的快将结果记录下来。
请将此实验中控制的相同条件用“
”标出来。不同条件用“
”标出来。(1×4)
2.分离食盐和沙
①用水分离食盐和沙将食盐和沙的混合物倒入有水的烧杯中,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用滤纸过滤,把沙分离出来。
②分离食盐和水
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中,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收集白色颗粒。在用水分离食盐和沙的过程中,搅拌是为了
。
将没有溶解的沙用方法分离出来。
在分离食盐和水的过程中,我们用酒精灯加热是为了加快水的
。
最后水变成
到空气中去了,食盐从水中析出。
3.如果我们不停的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现象
。课堂上我们可以试试看。
①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用加热。
②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察袋子的变化。
③在加热过程中我们用测量水的温度,观察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现象及水温度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我们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应注意:
①手拿温度计的(
)
②将温度计下端全部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
)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
)
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时读数。
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
)被测的水。
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
①我们要用(
)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②使用酒精灯的(
)进行加热。
③不能用嘴吹灭火,而是用(
)熄灭酒精灯。
参考答案
知识再现
物质、形状、体积
液、气、吸收
100℃、水蒸气、保持不变
增加
0℃、液体、固体、变大
融化、固态、液态、固态
三、液、固、气
溶解、不同
溶解、蒸发、水蒸气
热胀冷缩
精挑细选
B
C
B
C
C
B
B
B
判断
√
×
×
×
×
√
×
√
×
×
四、连线
五、我回答
1、湿衣服晾干;湿布拖地,地面变干;雨过天晴,水洼变干;洗手后,手慢慢变干等
2、食盐、白糖、味精、小苏打、酒精等
六、实验探究
1、热水、搅拌
①准备两份同样质量的食盐。
②同时倒入两个盛有同样温度、同样多水的烧杯中。
③搅拌其中一个烧杯,另一个烧杯始终不搅拌。
④观察那个杯中的食盐溶解的快将结果记录下来。
2、加快食盐溶解、过滤;蒸发、水蒸气
3、沸腾;酒精灯、温度计;
上端、底和壁、持平、离开;
火柴、外焰、灯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