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5 18:0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旌旗(jīng) 旋风(xuàn) 
翘首而望(qiáo) 
万众瞩目(zhǔ)
B.沸腾(fèi)
铿锵(kēng)
丧权辱国(sāng)
慷慨无私(kǎi)
C.澎湃(pài)
屏息(bǐnɡ)
悄然不惊(qiāo)
凌空翔舞(líng)
D.广袤(mào)
绷直(bēng)
叱咤风云(chà)
引吭高歌(háng)
2.下面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荟萃  遗嘱  锐不可当  流光溢采
B.腼怀
震撼
惊心动魄
色彩斑澜
C.峰巅
潇洒
世事沧桑
耀武扬威
D.建树
犀利
殚精竭虑
振耳欲聋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金军统帅一声令下,狂飙突进的金国铁骑以摧枯拉朽之势撞开了东京汴梁厚重的城门,早已被淘虚的大宋根本无力抵抗。
B.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
C.冰雪初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润泽万物,总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
D.为了确保无人机顺利完成任务,机务战士对空军无人机飞行前的检测工作一丝不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沪昆高铁开通后,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大约需要12小时,比原来减少了三倍。
B.6月5日,中国选手马龙在2019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以4︰3的比分打败了对手樊振东,再次蝉联冠军。
C.狗年春节档,电影《红海行动》中,蛟龙小分队在虚构的中东国家“伊维亚”解救被困侨民,大显神威,继《战狼2》后再次使得国人热血沸腾。
D.外交部部长王毅对近来“精日”分子不断挑衅民族底线表示严厉斥责,称其为“中国人的败类”。
5.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2分)
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有压力和痛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们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得释然的感觉
②因此,青少年还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扬”,得到自我意识的强化
③对青少年来说,观看动漫就是一种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
④现在,大多数动漫作品将主人公设定在与普通人群相近的状态,并让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而获得成功
A.③①④②  B.④②①③  C.③②④①  D.①②④③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3分)
新华网2017年5月16日电 为期两天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5月15日于北京圆满落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致力于让这一世纪工程造福各国人民。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者,习近平主席在高峰论坛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将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深刻阐释了古丝绸之路沉淀下的丝路精神,系统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四年来的丰硕成果,擘画了建设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一带一路”的美好前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5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的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积累,分别写出相应的人物。(填人名)(6分)
(1)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蒋介石曾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后又悬赏8万元要他的首级。
“他”是________
(2)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南京虽然悬赏25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他”是________
(3)“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他”是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注】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注】奚:怎么。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非问无以广识____________
(2)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____________
(3)舍问,其奚决焉____________
10.用“/”为下面句子标出停顿。(各标一处)(2分)
(1)君






(2)非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论述了什么与什么的关系?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有何启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7分)
在异域书写勇士传奇
——“天剑”突击队参加约旦“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侧记
群雄逐鹿,“天剑”出鞘。当地时间4月30日至5月4日,第九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在约旦阿卜杜拉国王特战训练中心举行,来自约旦、黎巴嫩、美国、中国等17个国家的32支队伍展开激烈角逐。最终,武警河北省总队“天剑”突击队勇夺3个单项冠军、1个单项亚军、1个单项季军,并将最具分量的总冠军奖杯收入囊中。
“死亡奔跑”,这个比赛课目仿佛永远没有终点,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障碍、一次又一次的绝望。行百里者半九十。未知的路线,望不到的终点,有多少人试图放弃。这场比赛拼的不仅仅是体能,更是永不服输的战斗意志。
队员们负重三十多斤,扛着“伤员”在山地间奔袭。依次通过高网墙、Z字形壕沟、陡坡等诸多障碍,使用各类长短枪支对靶位进行有效射击,每失误一次,最终时间要增加相应的比例。“死亡奔跑”的最后800米是最艰难的,一组组极度疲惫的队员共同扛着“伤员”踉踉跄跄跑向终点。
比赛课目“无路可逃”要求特战队员对“人质”进行营救。在成功解救“人质”后,还要对其进行战场救护——输液,用的还是明显不同于国内规格的针头和针管。
队友侯旭波好不容易将针头扎入“人质”秦宏峰的血管,可就在回血后准备输液时,不慎扯到针管又把针头拔了出来,鲜血立即喷射出来,染红了秦宏峰的右臂。侯旭波的手在颤抖,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扎!”秦宏峰大喝道,“没时间了,赶紧扎!”侯旭波望了秦宏峰一眼,咽了一口吐沫,再次小心翼翼地将针头扎入。
“对于特战队员来讲,伤痕也是一枚勋章。”随后的比赛中,秦宏峰带伤作战,和队友一起出色完成比赛任务。终点处,看着秦宏峰夹着手臂奔跑的背影,领队张华的眼角湿润了。
“国王的挑战”被誉为特种兵比武“皇冠上的明珠”,32支参赛队中只有前16名有资格参赛,其单课目成绩更是享有3倍积分。虽然此时“天剑”以大比分优势稳居第一,但仍不敢掉以轻心。该课目中,队员不仅要攀爬70度以上的山崖,还要在达到体能极限状态下潜水穿过涵洞。途中,队员需多次使用各式陌生枪支进行精准射击。
最后一组射击目标为2个风车靶,每个风车靶上5个目标,每射击一个目标,风车靶会失衡旋转。由于之前陌生枪支射击耽误了时间,后面的队伍眼看就要追上来。千钧一发!这时有队员建议马上集体齐射以节约时间。“宁可多打一分钟,绝不仓促射击,冒险脱靶。”队长李闯果断决策。队员们深吸一口气,迅速调整好心态逐个射击,10发全部命中,命中率远远高于其他参赛队,稳稳占据头名位置。
拿下总冠军,为国征战的“天剑”突击队首次“出鞘”就力压群雄,在异域大展雄风,写就了一段勇士传奇。
(有删改)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记叙了中国武警“天剑”突击队哪几个课目的竞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死亡奔跑”的最后800米是最艰难的,一组组极度疲惫的队员共同扛着“伤员”踉踉跄跄跑向终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王的挑战”被誉为特种兵比武“皇冠上的明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怎样理解“对于特战队员来讲,伤痕也是一枚勋章”这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6分)
想起那年读书时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有删改)
18.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3分)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全文,谈谈文末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2.请以《我不后悔》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500字;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第一单元检测卷
1.A(B.sāng—sàng;C.qiāo—qiǎo;D.chà—zhà)
2.C(A.采—彩;B.腼—缅,澜—斓;D.振—震)
3.C(“江河日下”今用比喻义,指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4.C(A.“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B.“再次”和“蝉联”语义重复,删去“再次”;D.缺宾语,在“民族底线”后加“的行为”)
5.A(先通读全句段找中心句,③提出了一个观点,可作为第一句;①以“动漫”为中心词展开叙述,紧接上句意思,可作为第二句;④句分析中的“获得成功”与②句中的总结契合;②中有“因此”一词可作为尾句)
6.“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于北京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
7.(1)画面内容:画面上四人同划一龙舟参加竞赛,前三个在奋力划桨,第四个却拿着看似桨的渔网正准备捞取跃起的鱼,与船头“团结奋进”的旗帜精神格格不入。(2)寓意:讽刺了社会上那些貌似团结合作,实则总想为自己捞取利益的人和假公济私的现象。
8.(1)周恩来 (2)毛泽东 (3)朱德
9.(1)增加 (2)有时 (3)放弃(除了)
10.(1)君子之学/必好问 (2)非学/无以致疑
11.(1)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2)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有时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
12.学与问;我们要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人。
【译文】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有时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有时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
13.中国武警“天剑”突击队在第九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中夺得团体冠军。
14.“死亡奔跑”“无路可逃”“国王的挑战”。
15.(1)因为体力透支而步态不稳。(2)比喻最重要的比赛课目。
16.对特战队员而言,日常训练是艰苦的,受伤是常有的事,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特战队员。
17.结构: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照应文题。内容:点明主旨,热情赞颂了中国武警“天剑”突击队英勇无畏、顽强拼搏、挑战极限、为国争光的精神。
18.①去同学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⑤来到乡里读书,在被窝里和月光下读。
19.运用“抱”“飞奔”“放”等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以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赏析句子可以从词语运用、修辞、句式等角度入手,这个句子适合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分析用一系列动词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20.句中的“花”指的是书,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要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并结合内容分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1.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应开头,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一般为:总结全文,照应题目,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发人深思,暗示主题或者强化作者情感等)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