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巩固:兴奋的传导(递)小结
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结构:
单向传递 突触延搁对某些药物敏感
特点:
突触
传导形式:神经冲动=电信号
=局部电流
特点:
双向传导
形式:
电信号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当物体在你的眼前突然出现时,你迅速眨眼,这是一个由脊髓参与的眨眼反射,不需要位于大脑中的中枢参加就能够完成,这是眨眼反射。
2、战士可以练就长时间不眨眼,这是因为大脑也可以参与这个反射活动。通过训练,然后成为机体的条件反射
就如 问题探讨中的一样,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存在着控制同一生理活动的中枢。那么他们是如何分工、合作、从而协调地进行调节的呢?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膝跳反射
缩手反射
脊髓和大脑
大脑中的神经中枢是如何控制躯体运动的呢?这要从大脑 的结构说起。
思考:
1、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哪些?
脑
脊髓
1、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
大脑
小脑
脑干
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调节机体活
动最高级中枢
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
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脑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脑
脊髓
1、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
大脑
小脑
脑干
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调节机体活
动最高级中枢
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
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大脑
小脑
脑干
脊髓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二者不同。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而神经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中,神经元的细胞体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神经中枢。
注意1: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一样吗?为何?
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脑干:有心跳、呼吸、血压等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
下丘脑:有体温、水平衡调节中枢,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传导反射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使运动协调、准确。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1.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2、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他的代表去,而且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二、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1、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别?
成人大脑发育完善,可以有意识地依靠大脑排尿中枢控制排尿;婴儿大脑发育不完善,不能有意识地依靠大脑排尿中枢控制排尿,只能依靠脊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控制排尿。
讨论:
2、有些患者出现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情况,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是大脑的控制排尿的中枢受到了损伤。
3、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1、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为( )
A.③②①
B. 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②③
D
课堂练习
2、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A、脊髓、大脑、大脑 B、脑干、脊髓、大脑
C、大脑、脊髓、大脑 D、脊髓、脊髓、脑干
B
课堂练习
3、下列哪项活动没有大脑皮层上有关的中枢参与
A、感觉 B、非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思维
课堂练习
4、某人因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也只能依靠“鼻饲”,人工往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5、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6、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2)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 )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课堂练习
7、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的手被蜜蜂蜇了一下后,手不由自主地立即缩回.过了一会儿,听同学喊:”这里也有一只蜜蜂.”该同学马上把手插到衣袋中,并躲到一边.请分析回答:
(1)手指被蜇后立即缩回属于 反射.
(2)听到”这里也有一只蜜蜂”的喊声,把手插到衣袋中,并躲到一边,属于 反射.
(3)手指被蜜蜂蜇后立即缩回,然后产生了痛觉,这二个过程传导的时间,后者比前者长.为什么?
非条件
条件
因为后者兴奋在传导过程中经过的突触多。
课堂练习
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的手被蜜蜂蜇了一下后,手不由自主地立即缩回.过了一会儿,听同学喊:”这里也有一只蜜蜂.”该同学马上把手插到衣袋中,并躲到一边.请分析回答:
(1)手指被蜇后立即缩回手属于 反射.
(2)听到”这里也有一只蜜蜂”的喊声,把手插到衣袋中,并躲到一边,属于 反射,该反射由大脑皮层的 功能区参与完成.
(3)手指被蜜蜂蜇后立即缩回,然后产生了痛觉,这二个过程传导的时间,后者比前者长.为什么?
分析:
不由自主地缩回
反射中枢在脊髓
(1)
非条件反射
(2)
听到喊声
对语言文字的反应
听性语言中枢
条件反射
(3)
手指被蜜蜂蜇
皮肤痛觉感受器产生兴奋
脊髓
缩手
大脑皮层
痛觉
经多个突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