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小麦
玉米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泰式菠萝饭
日本寿司
泰式咖喱饭
印度手抓饭
中国白米饭
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食粮
亚洲季风区水稻的种植约有7000年的历史
水稻作为全球主要农作物,在世界上12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植,稻米是我国60%以上人口的主食,约占整个粮食总消费量四成。
袁隆平和他的超级水稻
?在世界上率先培育成功并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在中国引发了一场水稻生产革命,使水稻产量在一个世纪中增加了两倍。1976年—1999年,全国累计推广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这一育种途径由此从亚洲、非洲到美洲广泛传播,养活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口。”袁隆平也因此获得了全球农业最高荣誉――世界粮食奖。
水稻是好暖喜湿作物,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
℃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
℃。水稻又是需水量很大的作物,生长期内需求降水量在750毫米以上,总需水量相当于旱粮的2-4倍
。水稻种植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
。水稻种植的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
读下面文字思考水稻种植条件?(例如:气候、地形、需要劳动力多少等)
高温多雨
地形平坦
劳动力丰富
亚洲气候类型图
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恒河平原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菲律宾群岛
中国南方平原地区
朝鲜沿海平原地区
日本沿海平原
水稻生产需要什么地形条件?
亚洲地形分布图
河流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冲积平原)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水田管理
水稻生产需要什么劳动力条件?
亚洲人口分布图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有利于水稻种植的精耕
细作,粮食需求量大
。
主要分布在亚洲(东亚、南亚、东南亚)
季风气候区沿海或沿河平原(冲积平原)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的分布地区有哪些?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水热充足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充足,灌溉便利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食物以稻米为主
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区位因素
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
市场
历史
饮食习惯
1.结合热量和水分条件,下列气候类型不适宜水稻种植的是(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2.季风水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D
C
阅读P48课文内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有那些?
(1)小农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单产高的原因:精耕细作;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商品率低原因:生产规模小,总产量不大,
大部分自给自足。
(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
近一二十年来,水平有提高,但总体水平还是较低。并不是所有亚洲国家的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都低,日本已处于较高的水平。
(4)水利工程量大
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建设。
调整经营方式
(适度规模经营)
控制人口数量
加快机械化发展,
加大科技投入
大力投资,
兴修水利
讨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措施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人均耕地少
家庭为单位
单产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
自给为主
机械化科技水平较低
体力劳动为主
水利工程大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1.东亚水稻种植区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其原因是(
)
①该区机械化水平低
②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
③亚洲水稻种植区气候干旱
④水稻生产需要大量的灌溉水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与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不符的是(
)
A.家庭经营
B.商品率低
C.田地规模小
D.采用旱地直播
D
D
二、商品谷物农业(小麦、玉米)
读世界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找出主要分布地区。
我国东北和西北也有这类农业,但一般是国营。
美国、加拿大
俄罗斯乌克兰
阿根廷
澳大利亚
1
分布地区:
2
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农业科学
技术先进
交通运
输便利
机械化
水平高
市场广阔
自然条
件优越
地广人稀
读图思考:简要分析这些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有什么影响?
谷物生产需要哪些条件?
小麦
喜温凉,较耐旱;对土壤水肥条件要求高,适应较粘重、紧密的土壤
春小麦(春种秋收);春小麦是在冬季很冷的地方种植,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
冬小麦(秋播冬长春收);冬小麦是在稍暖的地方中种植,冬季播种夏季收,比如我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玉米
喜高温,较耐旱;要求土层疏松肥沃,对土壤通气性较为敏感,根系强大,吸收肥力大。
阅读案例3,完成活动题
1.参照归纳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方法,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把美国商
品谷物农业的
形成条件和特
点与季风水田
农业作一比较,
你认为最大的
差异是什么?
冬小麦
玉米
春小麦
什么区位因素影响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美国中部大平原上地势平坦开阔、地广人稀、土壤肥沃,便于机械化耕作
自然
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
电力、化肥、农药
提高产量
扩大市场
大规模经营的条件
提高生产效率
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地形
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
土壤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黑土)
水源
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气候
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夏季潮湿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
水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竞争优势大
工业
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
电力、化肥、农药
科技
农业科技水平高,
科技成果推广快
人少地多
人多地少
人均耕地
高
低
商品率
大
小
生产规模
高
低
机械化与科技水平
家庭经营的大农场
小麦玉米
大陆性气候区
商品谷物农业
小农
经营
水稻
季风区
季风水田农业
经营方式
主要作物
分布地区
对比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差异:
3.读“美国主要农业带分布图”,回答有关问题:
(1)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2)
图中①、②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为
和
;①、②两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中部平原
玉米
小麦
商品
谷物农业
(4)这里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地势____________,土壤__________,水源______,气候______,降水______;
②______
湖及____________河航运,加上发达的公路铁路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④先进的_____
_。
平坦
肥沃
充足
温和
丰富
五大
密西西比
科技水平
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3)生产规模
,商品率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
。
大
高
高
课堂练习
讨论:我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应借鉴哪些经验和措施?
分析法国的葡萄种植,新疆的棉花种植,东南亚的热带作物种植园等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归纳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原因的一般方法。
?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红红火火蓬蓬勃勃,棉花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全国稳稳当当坐上了第一把金交椅,工业西红柿占居亚洲老大位置,葡萄、枸杞、红枣、哈密瓜、香梨等优势特色林果驰名中外,新疆的地产牛羊、牛奶、羊绒、皮革及珍禽也是声名远播,被中外游客青睐。然而在这形势一片大好的背后,依然隐藏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生态问题是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该地区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是
①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 ②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③水源充足,黑土肥沃 ④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1.新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沙漠广布,如果过度开垦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而不合理灌(如大水漫灌)在蒸发强烈的情况下,会导致土壤盐碱化。
2.新疆地区农产品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在于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
【答案】
1.C
2.D
读图回答问题。
?
(1)A
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种植水稻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2)区域是玉米的主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的发展策略应该是什么?
(3)C区域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北大仓”。现在北大荒不在开垦,其原因是什么?
?(4)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对于解决我国粮食问题起了重大作用。除此以外,您认为还有哪些有效途径可以解决我国粮食问题?
?(1)夏季高温多雨,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
(2)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良品种等
(3)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它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4)增加粮食单产,提高粮食产量;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科技兴农;控制人口增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