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学习景物描写
1903、1917
2020年八上
日月星辰,春夏秋冬,风花雪月,高山大川,草原森林…世间万物,千姿百态,自然界的美景随处可见。
景物描写
写景文章归类
《春》
《济南的冬天》
《雨的四季》
《紫藤萝瀑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峡》
《答谢中书书》
《与朱元思书》
《记承天寺夜游》
什么是景物描写?
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
景物叙述
景物描写
形象、色彩
多种修辞方法
所谓的景物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景物描写的方法
景物本身特征
时令特征
1、抓住特点重点描写
①小草从土里长出来。
②
嫩绿的小草从土里长出来。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按一定顺序描写
时间顺序:清晨、黄昏、春、夏······
空间顺序:由上到下、从左到右······
逻辑顺序:游览的先后顺序、景物不同类别······
3、调动多种感官来描写景物
(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等)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 选自朱自清《春》
听觉
触觉
嗅觉
视觉
这一段“春风图”的描写,作者调动了哪一些感官来进行描写的?
4.1、动静结合
写出景物的变化,
使之活起来
《答谢中书书》: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静
动
4.2、恰当地运用修辞
(主要是拟人、比喻)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首句:拟人,描写了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的景象。
三个比喻写出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娇艳。
接着:由群花的争芳吐艳联想到果实累累,蜂闹蝶飞,进一步渲染出百花争春的气氛。
最后:比喻和拟人,从树上的花写到草丛里的野花。
对景物描写常常使用修辞方法,这样描写出的景物更生动,更富感染力。
6、景物描写中要融入情感。
早晨,刺眼的阳光热辣辣地照着我的卧室,可恶的小鸟在树上念经似的叽叽喳喳的鸣叫。
早晨,明媚的阳光柔柔的照着我的卧室,轻盈的小鸟在树上像唱歌一样婉转的鸣叫着。
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烦躁心情
景物描写烘托人物愉快心情
景物描写方法
1
抓住特点重点描写
3
调动多种感官来描写景物
5
景物描写中要融入情感
2
按一定顺序描写
4
动静、多种修辞方法相结合
牛刀小试
写作实践:
根据上下语境,在下面的句子中填写合适的词语:1.我看见(
)的桃花、(
)的梨花和(
)的油菜花。
2.(
)的蝴蝶在(
)的荷花旁(
)。
粉红
雪白
黄灿灿
身披花衣
香气四溢
翩翩起舞
加修饰语
写作实践:
展开合理想象,通过加修饰语,运用修辞的方法,细致描绘例句中的景物。50字左右。
晶莹的露珠在绿得发亮的叶子上滚动,像一颗颗璀璨的钻石在叶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们有的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互相打量着;有的嬉笑着,追逐着,打闹着。
写作实践:
仿写,要求采用修辞,组成排比句。
A.都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我看来,
秋天,是一个童话的梦;
秋天,是一曲悠扬的歌;
秋天,
是一首动人的诗;
秋天,
是一幅斑斓的画。
B.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怎样的美?美得深沉,
美得明亮,美得忧伤,美得繁华,美得深邃,美得苍凉,美得空旷,美得寂寥……
注意观察一下学校一处景物,围绕着“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
。(字数300字)要求:
1、给景物定一个感情基调,如美丽、欢快、忙碌等。
2、要根据不同的心情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抓住特点进行描写。
3、写作时可按一定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4、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5、借助联想和想象,采用多种修辞手法。
6、动静结合。除了景物外,还可以写一写师生在其中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