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14 08:0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达标检测卷
[检测内容:第二单元 检测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绯红(fēi)   畸形(qí)   佃农(diàn)   妯娌(zhóu)
B﹒诘责(jí) 喝采(hè) 匿名(nì) 黝黑(yǒu)
C﹒甲胄(zhòu) 锃亮(zèng) 盎然(àng) 教诲(huì)
D﹒窒息(zhì) 炽热(zhì) 滞留(zhì) 禁锢(g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锐不可挡  杳无消息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B﹒摧枯拉朽  神秘莫侧  油光可鉴  筋疲力尽
C﹒眼花缭乱  黯然失色  为富不仁  和颜悦色
D﹒一丝不苟  粗制烂造  诚惶诚恐  无可置疑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微信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造成伤害。
B﹒对于他这种卑劣的行为,大家都感到深恶痛疾,决定不再跟他打交道。
C﹒《流浪地球》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D﹒李明的数学能力一直在班里鹤立鸡群,独占鳌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经济能否实现“稳中有进”,能否实现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实体经济二次振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
B﹒食用巧克力虽然能够激发大脑的工作速度和记忆力,每周至少食用一次巧克力还可以改善大脑的认知能力。
C﹒环境保护部要求各督查组再接再厉,继续保持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和浩然的正气,加大进一步督查力度。
D﹒随着开通日期的日益临近,从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向西一直到乌鲁木齐,一条“高铁丝路”即将全线贯通。
5﹒下列一段话的语序已被打乱,请按正确的顺序进行调整:   (写序号)(3分)
①她认为,母爱的内涵不是占有,而是无私的付出。
②基于这样的认知和反省,李春利对女儿的“爱”一直坚持宽中有严、有规有矩的原则。
③《不别离,我把世界都给你》作者李春利是《烛光里的妈妈》的词作者,对“中国式母爱”有自己的独特认识。
④为了让孩子学习英语、开阔视野,她没有选择把孩子送出国门,而是请来了十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互惠生。
6﹒下列名著阅读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位西方新闻记者。
B﹒故事发生地延安被当时的西方媒体视为“土匪聚集的地方”。
C﹒《红星照耀中国》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时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D﹒《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中国士兵的所见所闻,客观地报道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7﹒古诗默写填空。(5分)
(1)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
(2)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3)   ,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4)岂不罹凝寒?   。[刘桢《赠从弟(其二)》]
(5)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8﹒综合性学习。(7分)
向阳中学八年级(2)班开展了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围绕“诚信”话题,试对出下面对联的上联。(2分)
上联: 
下联:处世无奇但善良
(2)参照下面画线句,再续写一句,使其语意连贯。(2分)
因为有诚信,世界才能筑就文明;因为有诚信,世界才能更加和谐美好。诚信,如一叶扁舟,满载文明之风,驶向成功彼岸;诚信,如一朵浪花,翻涌文明之波,涤荡整片海洋;   。
(3)阅读下面一则小故事,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幼时家里很贫穷的韩信,跟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家,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6分)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9﹒“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2分)
 
 
10﹒你是怎样理解“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的?(2分)
 
 
11﹒列夫﹒托尔斯泰的眼睛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二)三 峡(10分)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略无阙处    (   )
(2)则素湍绿潭 (   )
(3)至于夏水襄陵 (   )
(4)虽乘奔御风 (   )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4﹒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2分)
 
(三)母亲的升子[注](13分)
赵攀强
虽然母亲已故二十余年了,但母亲的那口升子却令人记忆犹新。每当想起母亲,自然就会想起那口升子,因为它记录着当时家庭的生活及人生的风雨。
母亲的升子是什么时候有的?已经无人知晓,据说是从祖母手上传下来的,它是由上好的木板做成,但由于几代人长期使用,被磨得油光滑亮,俨然成为一件工艺品。
那天,三舅来了。母亲想做顿白米饭好好招待他,可是家中已经没有米了。父亲在堂屋陪三舅聊天,母亲则拿着升子悄悄从侧门出去了,不一会儿就借回一升米。农村有种“升平斗满”的说法,意思是用升子装东西装到平口就行了,而用斗量东西必须高过斗口,装得满满的。这回借的自然是平平的一升米,但是过些天还米时,母亲却把升子装得满满的。我有点不高兴地说:“借多少还多少,为什么要还的这么多呢?”母亲对我说:“做人要厚道,不能斤斤计较,在你困难的时候人家帮助了你,应该心存感恩,知道报答,借平还满,心里才会踏实。”记得这是周日,表姐来了。表姐长辫子大眼睛爱吃油馍,母亲很喜欢,她想做顿油馍给表姐吃,可是家中白面所剩无几。哥哥在堂屋陪表姐说话,母亲又拿着升子从侧门出去了,不一会儿工夫就借回一升平口麦面。母亲做饭的手艺百里挑一,油馍烙得白里透黄,表姐吃得心花怒放,我们自然也沾了光。到了还面的时候,母亲还是把升子装得满满的。这也就罢了,令人想不通的是她竟然把特级粉还给了人家。那时农村推磨,麦子至少要推三遍,第一遍用面箩筛出的是特级粉,后面几遍推出的就是普通粉了。特级粉既好又白,普通粉要差一些,借面一般借的都是普通粉。我说:“特级粉还给人家有点可惜。”母亲对我说:“邻里之间要互敬互爱,人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我们要时刻记着别人的好处,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啊!”
大哥结婚那天,村里家家户户都来恭贺。村上那个困难户也来送礼了,礼房先生凑在母亲耳旁悄悄说,这家伙送来的那瓶柿子酒其实是一瓶水。母亲笑着说:“就在礼簿上写一瓶酒好了。”后来遇到那个困难户家里过事,大人安排我去送礼。我说:“我们也装上一瓶水送去算了。”母亲生气地说:“咋能这样想呢?当时人家有难处,只要人来心意到了就行了,不要老记着那瓶水的事。我们要记住别人的好处,不能老记着别人的不足,何况我家的日子比他家过得好些,我们应该时刻关心他帮助他,而不能歧视他记恨他。”说完,母亲找来一个空酒瓶,灌满一瓶柿子酒。然后母亲又拿起升子,装满一升玉米倒进我的书包,让我送去那家。
母亲的升子不仅自己用,还经常借给邻里用。后来,时间长了,升子用坏了,母亲就拿着祖传的一只香炉当升子。说来也巧,那只香炉的大小和升子的大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香炉更漂亮,更珍贵,是一件青花瓷做的工艺品。母亲弥留之际,我不在身边,她老人家一再叮嘱姐姐,要把香炉交给我。
我知道,母亲给我留下的不仅仅是香炉,而是那口升子,那里有母亲的生活,母亲的故事,还有母亲的人格,母亲的教诲,更重要的是有母亲的精神和我们的家风,她想让我将其好好保存下来,留给自己,传给子孙。
(选自3月10日《陕西日报》)
【注释】升子是过去陕南农村常用的一种量具,主要用于盛装粮食,由五块木板组成,周围为四块梯形木板,底座是一块方形木板,口大底小。十升为一斗,一斗为三十斤,一升大概可以盛装三斤粮食。
15﹒文章围绕“母亲的升子”写了哪几件事?(3分)
 
 
 
16﹒“母亲的升子令人记忆犹新”的原因是什么?(2分)
 
 
 
17﹒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8﹒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3分)
 
 
 
19﹒文章以“母亲的升子”为题,有何作用?(2分)
 
 
(四)说说黄胄先生(11分)
韩天衡
①一位出色的画家,天赋与勤奋缺一不可。黄胄先生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勤奋。我曾开玩笑说,他除了睡觉之外,手里永远离不开竹子,吃饭时是一双筷子,其余的时间是抓着一支毛笔。无论是朋友,还是他的长辈、领导来看望他,他都只顾画画,头也不抬,只是说:“你好啊!来啦!”从不放下画笔,更不起身倒茶。
②20世纪60年代初,黄胄先生已成为中国画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当时在北京荣宝斋出售的在世画家的作品中,没有一件作品的价格可以与他的比肩,齐白石先生的扇面5元一张,溥雪斋先生的大册页5角一张,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60元一张,而黄胄先生的人物画则标价在60元至90元。
③即便当时在画坛有如此地位和声誉,黄胄先生依旧不自负、不自矜,没有一点儿架子,对我这个晚辈也是尽心指导和提携。每每跟先生去荣宝斋,他总会让荣宝斋经理将收藏的名家印章尽数拿出,供我观摩。我拿个放大镜,一方一方地仔细研究,做好笔记。能看到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家的印章,和比拳头还大的田黄石对章,在当时,实属福从天降,难得!但我往往得寸进尺,询问能不能让我打一套印蜕,以供我日后研究,黄胄先生的一句话就使我如愿以偿,现在想起依旧铭感肺腑。黄胄先生还常带我去故宫,忘情而真挚地为我讲解书画馆里陈列的历代书画精品,我如小民暴富,倏地提升了对高妙书画艺术的认知,我一生受用。
④画,是画家精神世界的一种外溢。黄胄先生的画风,大气、豪迈,充满激情,笔墨好,色彩好,造型也好,这其实都是他人格的反映。黄胄先生长相朴实,皮肤黝黑,身板宽厚,也不注重修饰,两条宽宽的眉毛似两锭乾隆墨贴在眼睛上方,眼睛炯炯有神,像个打铁匠。一次从故宫读画出来,黄胄先生拉我到北京西单的一家饭馆,那是家夫妻店,店堂很简陋,我们找了个长板凳坐下吃饺子。这时,老板娘扯着嗓子喊:“门口的大板车是谁的?挪个位置,好让人家的车走。”黄胄先生便接口道:“我的,等我吃完饺子再说。”那女店主信以为真,又拉又扯地要黄胄帮个忙。黄胄先生是个朴实且幽默的人,他平易近人,不会让人感到和他有距离,对上对下、对权贵对小民都一视同仁,言行合一。这种天生的质朴,这种不染缁尘的平民气质是很少有人学得到、做得到的。
⑤黄胄先生的一生惊险跌宕,像坐过山车一般,但他始终怀有一颗乡土气十足的朴质之心。听朋友说起,曾有陌生人来找黄胄先生,进门就跪下,说:“请您无论如何帮帮忙,家里老人死了,买不起棺材。”先生二话不说,就给了对方两幅画:“到荣宝斋去换钱吧。”
(选自《小品文选刊》,有删节)
20﹒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1﹒第③段叙写的哪两件事表现了黄胄先生对我的尽心指导和提携?(2分)
 
 
 
2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2分)
 
23﹒第⑤段通过朋友之口说黄胄先生帮助陌生人的事情,有何用意?(2分)
 
24﹒黄胄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三、写作(50分)
25﹒在暗夜里,你会感谢那个为你提灯照亮的人。在人生路上,也有那样的“提灯人”,为你拨开迷雾,让你找寻到人生的方向……
请以“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得抄袭。
参 考 答 案
1. C 2. C 3. C 4. D
5. ③①②④
6. D
7. (1)绿叶发华滋 (2)壮心不已 (3)妻子象禽兽 (4)松柏有本性 (5)山山唯落晖
8. (1)做人有道唯诚信 (2)诚信,如一片绿叶,衬托文明之花,泛起无穷绿意 (3)示例:人无信不立,我们一旦答应了别人,就要兑现诺言,如果言而无信,就必然失信于人。材料中的韩信兑现诺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9. 因为一开始不熟悉,所以会有一种客观而严格的审视,随着介绍,逐步熟悉了,就变得亲切起来。
10.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列夫·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11. 犀利又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12. (1)完全 (2)白色的 (3)冲上,漫上 (4)即使
13. (1)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的时候,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14. 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15. ①母亲借回平平的一升米做顿白米饭招待三舅,归还时把升子装得满满的;②母亲借回一升平口麦面做油馍给表姐吃,归还的是装满升子的特级粉;③母亲灌满一瓶柿子酒,装满一升玉米,让我送去还礼。
16. 因为母亲的升子既记录着当时家庭的生活及人生的风雨,也有母亲的人格和母亲的教诲,更重要的是有母亲的精神和我们的家风,并且母亲想让我将其好好保存下来,留给自己,传给子孙。
17. 示例:这句话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油馍烙得白里透黄”是正面描写,“表姐吃得心花怒放”是侧面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做饭手艺的高超。
18. 结构上:与开头呼应,使结构严谨;内容上:点明主题,深化中心——母亲的升子既是母亲人格精神的象征,也是我们良好家风传承的象征。
19. “母亲的升子”作为全文的线索,串起文章所有材料,使全文条理清楚,结构严谨;同时又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20. 对比。作者将黄胄先生的人物画与齐白石先生的扇面、溥雪斋先生的大册页、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的价格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黄胄先生是当时中国画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21. 黄胄先生总让荣宝斋经理将收藏的名家印章尽数拿出,供我观摩;黄胄先生常带我去故宫,忘情而真挚地为我讲解书画馆里陈列的历代书画精品。
22. 运用外貌描写,生动而传神地表现了黄胄先生朴实(质朴)的特点。
23. 从侧面表现黄胄先生始终怀有一颗乡土气十足的朴质之心。
24. 示例:黄胄先生是一个勤奋、平易近人(不自负、不自矜,没有一点儿架子)、尽心指导和提携晚辈、朴实幽默、待人一视同仁、做人言行合一的著名画家。
25. 略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