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同步测试-第三课 形成认识、扩展认识 北京课改版(无答案)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同步测试-第三课 形成认识、扩展认识 北京课改版(无答案)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8-14 18:28:07

文档简介

《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沉与浮》习题
一、判断题
1.人能在“死海”的水面上漂浮,是因为水里含有大量盐。


2.人在游泳时会感到有一种向上托起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3.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所以在清水中是浮的。(

5.把体积相同的铁和银放入水中,受到的浮力是不相同的。(

6.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沉在水里的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二、简答题
1.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
???
2.死海淹不死人的秘密是什么?????
3.通过对“船的发展史”的了解,你有什么感受?《物体的沉与浮
形成认识》习题
一、填空题
1、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
)。
2、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要受到(
)。
3、淘米时(
)浮在水面上,(
)沉到水底下。
4、浮在水面上的游泳圈,利用了(
)。
5、同体积的铝片比水重,所以在水中它要(
),把铝片做成盒状,它的(
)没有变化,它的(
)变大,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能浮在水面上。
二、判断题
1、水中的鱼并不受到水的浮力。(

2、钓鱼用的浮子依靠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

3、把一块石头放入水中,它立即沉入水底,这说明,石头不受水的浮力。(

4、轮船在水中受到了水的浮力。(

5、潜伏在水中的潜水艇不受水的浮力。(

三、问答题
1、为什么在水中能把一个人扛起来,在岸上却不能?
2、轮船是怎样利用沉浮原理在水中航行的?《物体在空气中的沉与浮》习题
一、填空题
1.降落伞主要包括(
)、(
)和(
)。
2.中国神舟五号飞船上的降落伞足有(
)平方米,质量仅有(
)多千克,伞衣有(
)多米长,加上伞绳,一副降落伞几乎(
)多米长。
3.充到篮球中的空气具有(
)。
二、判断题
1.降落伞下降的慢是利用了空气的浮力。(

2.空气的阻力使降落伞下降的慢。(

3.伞绳越长降落伞下降的越慢。(

4.悬挂的重物越大降落伞下降的越慢。(

5.伞面越大降落伞下降的越慢。(

三、简答题
1.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
2.做实验时为什么要“不改变伞面和伞绳”并“在同一高度上投放降落伞”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