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同步测试-第四课 形成认识、扩展认识 北京课改版(无答案)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同步测试-第四课 形成认识、扩展认识 北京课改版(无答案)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8-14 20:44:29

文档简介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习题
一、判断题
1、人和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都可能给人类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2、人类对地表变化起不了多大作用。


3、人口过快增长也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4、植树造林是防止土地沙漠化的最好办法。


5、人类自身的活动也是影响地表变化的重要力量。


二、选择题
1、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地表的是(

A、大量砍伐森林
B、围湖造田
C、占用耕地建楼房
D、退耕还林
2、沙尘暴大多形成在我国的(

A、北方冬季
B、北方春季
C、南方春季
D、南方冬季
3、下列措施中,防止荒漠化的最好办法是(

A、植树造林
B、引水入沙漠
C、种菜绿化
4、下列(
)是属于人类改变地表的活动。
A、火山喷发
B、岩石风化
C、大面积放牧
5、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方法是(

A、植树造林
B、修建水库
C、开挖河道
6、我国水土流失必较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地球运动引起的变化
形成认识》习题
一、填空题
1、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__________造成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__________内。火山活动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运动有关。
2、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__________,压力越来越__________。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熟的粥,在不断地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3、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__________。
4、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说来,__________的颗粒先沉积,__________的颗粒后沉积。
5、__________和__________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6、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7、岩石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风化现象。
8、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__________。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__________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二、判断题
1、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可以是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有时也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就像地震、火山。


3、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

)《研究地表事物的工具》习题
一、选择题
1、180°经线以东是:(

A东经
B西经
C
北纬
D南纬
2、与“坐地日行八万里”这一诗句最相吻合的地点是:(

A南极点
B北极点
C赤道
D本次初子午线
一个经线圈是由多少条经线组成的:(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
本初子午线是指:(

A
0°经线
B
180°经线
C
0°纬线
D
20°W经线
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

A本初子午线
B子午线
C
0°经线
D赤道
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度的标度范围是0°~180°
D、北极的纬度是90°S
7、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0度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
B、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小。
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经线都不相交。
8、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向右前方跨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

A、东北方
B、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二、简答题
1、我们知道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方便地了解到地球的面貌,你知道地图是用来干什么的吗?请与同学们讨论。
2、想一想,利用地球仪怎样去确定海陆山河的分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