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材教法分析
细胞增殖专题
教材教法分析
第二部分
内 容 2009年具体内容 要求 2010年具体内容 要求
细胞增殖及遗传的细胞基础 细胞周期的概念
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意义
生殖的种类及特征
减数分裂和配子的
形成
受精作用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
Ⅰ
Ⅱ
Ⅰ
Ⅱ
Ⅱ
Ⅰ
Ⅰ 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意义
减数分裂与染色体行为
配子的形成
受精作用
Ⅰ
Ⅱ
Ⅱ
Ⅰ
Ⅰ
一、10、09年考试说明中“知识内容表”的变化
第二部分 细胞增殖
二、课标的要求
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真核细胞增殖是靠细胞分裂来实现的,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主要有两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减数分裂则与产生生殖细胞有关。两者均是学生理解生命周期现象的细胞学基础知识,同时,它也是学生理解遗传规律、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
三、对专题知识的理解
学生学习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时普遍感到困难
其原因是什么?
抽象?
陌生?
理解困难?
知识内容多?
意义不明确
学生不能把握知识核心
学生对本知识学习零乱
缺乏思维过程
四、复习思路
——引导学生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结果去把握两者变化的核心;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理解两者变化的过程。
——通过与有丝分裂比较,掌握减数分裂的特点;
——通过受精作用展现,化解同源染色体的教学难点;
——先形式(各时期的名称),后内容(各时期的特点),化解减数分裂难度。
五、具体建议
1、有丝分裂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
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
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遗传物质保持不变
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里的染色体上
核心:染色体的变化
2、染色体行为变化具有周期性:
复制——出现——消失——再复制——再出现——再消失………
3、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A
B
C
D
E
间期
间期
分裂期
分裂期
图示中B、C段为一个细胞周期,DE段也为一个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示意图
图一
图二
4、有丝分裂过程
通过表格和坐标形式,让学生对各时期染色体变化特点进行梳理和巩固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目
DNA含量
染色单体数目
4
4→8
4
8→4
4
4
8
8
8
4→8
0→8
8
8
0
0
N
2N
3N
4N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表示染色体变化
表示DNA变化
5、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
6、着丝点和着丝粒
着丝点:指着丝粒的两侧各有一个蛋白质构成的三层的盘状 或球状结构,它与纺锤丝微管相接触。
着丝粒:指中期染色单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特殊部位。
建议减数分裂复习时,要与有丝分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回忆减数分裂染色体的行为与有丝分裂不同:联会
联会对象:同源染色体
2、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
受精作用
受精卵
来自精子
来自卵细胞
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
2、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3、减数分裂与生物变异
间期: DNA复制的差错,导致基因突变
减I前期:非姐妹染色体单体间有可能发生对等的局部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减I后期:染色体行为正常,则基因随机重组;
若异常,则染色体变异;
减II后期:染色体行为正常,遗传物质保持不变;若异常(个别子染色体不分开或全部子染色体不分开),则染色体变异;
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维持了亲、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致,保证了物种的稳定;
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遗传内容不同的配子,是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丰富变异性。
4、减数分裂意义
卵原细胞(2N) 精原细胞(2N)
受精卵
(2N)
卵细胞(N)
精子(N)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受精作用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5、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