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表格式,2课时 )

文档属性

名称 19《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表格式,2课时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15 20:2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学科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9课《苏州园林》课文(教读课)
19
苏州园林
学校
紫苑中学
作者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中的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2.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按照游览顺序进行说明的方法。
3.扎住关键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按照游览顺序进行说明的方法。
2.
扎住关键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讨论法
【教学用具】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主问题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元代维则有诗“鸟啼花落水东西,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这城市里的万山指的就是苏州园林之狮子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叶圣陶老先生笔下《苏州园林》,欣赏更多的园林美景。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对话作者(文学常识、创作背景等)
1.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员,当过编辑。从191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1921年,他和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了文学研究会,提出“为人生”的主张。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长篇小说有《倪焕之》等。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在语文教学和教材规范化方面也有独特的贡献。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2.
《苏州园林》是叶老为一本苏州园林图bai片册写的序。1979年初,香港du有一家出版社zhi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老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之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叶老有这样一篇文章,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时删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三、对话文本(整体感知文本)
1.
听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并释疑。
明确:
映衬
丘壑
嶙峋
蔓延
蔷薇
芭蕉
斟酌
因地制宜
自出心裁
重峦叠嶂
找学生朗读生字词,师纠正错误读音。
找学生读生字词的意思。
根据意思猜词语。
2.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包含以下生字词的语句。
PPT出示生字词:
映衬
丘壑
嶙峋
蔓延
蔷薇
芭蕉
斟酌
因地制宜
自出心裁
重峦叠嶂
明确: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学生依据对课文的朗读填空,以此在语句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与记忆。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3.
速读课文,初步了解苏州园林并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
再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在文中勾画出或概括批注每段的中心句。
听读课文
朗读词语、猜词语。
听读课文
朗读包含所给词语的句子
速读课文,思考回答
读课文,画每段中心句。
本课生字词较多,反复训练,方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识记。
学生依据对课文的朗读,就文章第7自然段填空,以此在文段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与记忆。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大致内容,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叶圣陶先生文化底蕴丰厚,行文多用四字词语,简洁中别有一种典雅的意蕴,所以需要特意进行语言的积累训练,同时也为后面的寻美、鉴赏美的环节奠定基础。同时本文具有说明性文体的鲜明特点,要想发现这一点,需要从概括每段的中心句开始。概括时,不拘泥于标准答案,重在让学生发现第2段与后面几个段落的对应关系,为理清说明顺序,体会结构之美做铺垫。
四、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问题探究与素养培养)
1.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请你设计一种图案来表示本文的结构和各段的关系,并简要阐释理由。
2.梳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表现形式,用“苏州园林美在——”说话(文章怎样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四个讲究?)
小组合作,解说设计原因。
跳读课文,识别中心句与支撑句。
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并以此牵出课文的说明顺序,感受课文严谨的结构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大致内容,理清课文总分结构,迅速识别中心句与支撑句。学生可说:苏州园林美在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美在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美在花草树木的映衬(5段),美在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
五、课堂训练(读写训练)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认为“苏州园林的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现在常用来指经过处理而保存原形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品,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苏州园林总的特征是________。
(3)本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
2.辨析近义词,选恰当的填入括号内。
①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_____。(标签
标本
标志)
②谁如果要_____(欣赏
鉴赏
鉴别)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③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_____(完好
美好
完美)的图画。
④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而不仅是_____。(技术艺术
方法)
⑤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_____(赞扬
赞颂
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独立完成练习。
掌握文章结构特点,巩固词语。
六、作业布置
1.背诵第二段
七、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总: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分: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图画美(总说)
讲究嘉善池沼的配合(分说)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图画美
门窗图案美
屋瓦色彩美
八、课后反思
1.
2.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主问题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作者是如何说明这些美点的。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师生对话,品读赏析
1.
寻读课文,评说园林图画美的内涵,用“苏州园林体现出
的美”说话
2.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3-6段,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方面探索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原因。思考: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是如何创作这幅完美图画的?苏州园林的美究竟有什么特点?
3.
辨析文章采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4.
揣摩说明文的语言:说出下列句画横线的词的作用。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2)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5)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6)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蔽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寻读课文,找关键语句。
小组合作,画出关键词句,并进行圈点批注。
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小组内交流看法,求同存异。
合作探究,赏析说明语言。
抓住文中与图画美相关的词句,学生很快能深入理解:苏州园林建筑的布局呈现出不对称的美。
使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有全面的了解,也对欣赏园林艺术的方法有初步的了解,并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结合实例学习巩固说明方法
,体会说明作用。
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周密、精炼的特点。
三、
课堂训练(读写训练)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2)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

(3)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4)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2.仿照课文的说明方法及说明顺序,给你家乡的某处公园或景点写一段简短的介绍,300字左右。
独立完成练习
结合例句巩固说明方法,通过练笔掌握说明顺序
四、作业布置
1.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多媒体显示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2.
班内开展了以“话说苏州园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巧对对联】苏州园林的美景令人陶醉,同学们为了表达对它的赞美,拟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桂林山水甲天下?下联:????????
(2)【诗句还原】下面是一首吟咏苏州园林“怡园”的诗歌,次序已被打乱,请结合课文第4段的顺序将它还原。?
①水芝开出似车轮?②便有红鱼跳绿萍?③石幢一夕桃花雨?④叠石疏泉不数旬?原诗正确的顺序是:??
??????
五、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