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
(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佃农/细长
广袤/礼貌
勉强/弱肉强食
B、私塾/熟悉
溃退/匮乏
啜泣/不辍劳作
C、床铺/铺床
逃窜/撺掇
周济/人才济济
D、挑水/挑逗
横竖/蛮横
姓任/任劳任怨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平庸
粗制滥造
平淡无奇
引人注目
B、粗鄙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诚惶诚恐
C、笼罩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油光可鉴
D、禁锢
颔首低眉
麻木不人
黯然失色
3、古诗文默写。(8分)
(1)庭中有奇树,
。
,将以遗所思。
(2)《赠从弟》中诗人借松柏的刚劲坚贞对堂弟寄予无限期望的诗句是:
,
。
(3)
《梁甫行》中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抒发感慨的句子是:
,
。
(4)
请写出连续两句关于“诚信”方面的古诗词或名言警句
,
。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先生常充左翼先锋,呐喊欲驱长夜黑。”这是一副纪念联的上联,联中纪念的人是
,他的原名叫
。《藤野先生》一文选自他的散文集《
》。
(2)、材料1
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胡愈之
材料2
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查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材料中的“他”是
。“他”写成的这本书的名字是《
》,曾易名《
》。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飞蛾趋光,夸父逐日,所有的事物都在寻找光明、快乐、正面的能量。正能量让萎靡不振的你鼓起前进的勇气,正能量让迷惘无助的你拨开阴霾,重见阳光;
①
,
②
;正能量让自怨自艾的你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①
②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1)新华社武汉4月23日电
湖北省荆州市公共卫生中心工程23日开工建设,这将是国内首家“平疫两用”综合性医院,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开工新建的首个公共卫生体系项目。
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语段的主要内容:
。(2分)
(2)班级准备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①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言,表示最想感谢的人就是自己的母亲。甲说:“母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我的心灵。”乙说:“母爱是一片宽广的大海,包容我的错误。”你接着说:“
”请仿照甲、乙两人发言的形式,续写一句话完成你的发言。(2分)
②主题班会结束前,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则材料:调查显示,我校中学生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62%、40%、8%。请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并谈谈你的感想。(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珍藏母亲的谎言
①母亲有时也说谎。
②当我们跌跌撞撞刚学会走路时,总会莫名地摔跤,趴在地上可怜巴巴地抬头瞅着跟前的母亲,渴望一双大手伸过来。母亲却说:“别怕,站起来。”自己趔翅趄趄地站起来,母亲已经退后了许多,伸着双臂在前方等待,于是又开始向前蹒跚迈步。
③当我们整日被病痛折磨得哭天喊地时,母亲总会及时地端来一碗白开水,拿来药片。望着那些药片,心里顿时紧张起来。母亲却说:“别怕,一点儿都不苦。"吃下药片,睡上一觉,果然又能活蹦乱跳了。谁说药一点儿不苦,其实只是自己强忍着不哭不叫罢了。
④当我们背上书包时,总是不愿离开温暖的家,站在家门口,多么希望母亲说一句“不想去就别去了”或者“要不我陪你去”。可母亲却说:“必须自己去上学,别想赖在家里。”自己只好怏快地踏上上学的路,这一走就走了十几年。其实母亲一直跟在身后,悄悄地目送、心送自己上学,这一送也送了十几年。
⑤当我们被学习成绩搞得焦头烂额之时,母亲总会在一旁默默地关注、鼓励着。考得不错,拿着100分的试卷,兴冲冲地横在母亲面前,她们会平静地说:“值得鼓励,别太骄做,要再接再厉哟。”其实,她们和自己一样,早在心里或躲在角落里兴奋呢!考得不好,垂头丧气地和母亲诉苦,她们会满脸笑容地说:“没关系,别太难过,下次努力就是了。”其实,她们和自己一样,早已万分着急,想着如何努力的办法。
⑥当我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失恋、婚姻不成当然在所难免。经常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以泪洗面,或者整夜失眠。母亲却似乎不懂自己的心思,在门外说着“风凉话”:“别难过了,咱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那是你们没有缘分。等缘分来了,谁都挡不住,不用着急。”这么一说,心里还真敞亮了许多。其实母亲早又托人去人家那里说情去了,为挽回这段姻缘跑前忙后地尽心尽力着。
⑦当我们被工作整得晕头转向时,总会忘记了远在家乡、守在家里的母亲,有时连续一个月电话都不打一次,甭说常回家看看了;有时母亲打电话过来,还会紧紧张张地说自己太忙,一会儿再打吧。母亲强颜欢笑地说:“忙吧,别惦记我们,忙就不用回来了,我们好着呢,放心吧。”殊不知电话那头的母亲会多失落。她们肯定是在数着日历、枕着回忆过日子,盼星星、盼月亮地盼儿女归来。
⑧当我们抽空回到家里团聚时,最高兴、最忙碌的肯定是母亲。准备了一桌饭菜,等儿女、孙辈都坐好唤母亲来吃时,她们却说:“你们先吃。”转身又去忙活了。吃完饭,母亲又靠前收拾起了那狼藉一片的餐桌。我们过去帮忙,可她们说:“你们歇着去,不累。”一把把我们推开。走时,给母亲丢下些零用钱,她们却说:“你们在外需要钱,我们在家花不到钱,有钱。”死活不要,只得悄悄地藏下。其实,我们心里清楚,母亲忙一天怎么会不饿、不累;上了年纪,挣不到钱,怎么会不缺?
⑨母亲的谎言还有许多,可就是这些谎言,让我们觉得无比幸福,受益终身;有时明知是受骗,却也暖意融融,母亲的谎言值得一辈子去享受、去珍藏。
7、文中写到的“母亲的谎言”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
8、正如作者所说:母亲的谎言还有许多。作者是怎样把这么多的“谎言”写得条理清晰的?(4分)
9、文中画线的句子,按“当我们……时,母亲……”的句式来写,请你按这样的表达修改第⑥段的第一个句子。(4分)
10、文中第⑧段加点的“其实”一词用得很妙,你能说说它有什么作用吗。(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共12分)
“笨人”贾平凹
张达明
1987年,在桂林参加漓江出版社组织的一次笔会时,汪曾祺先生曾对贾平凹评价说:“他是一个很平易淡泊的人,却是一个难得的‘鬼才’。鬼才者,非凡才能之人也。”贾平凹听说后十分感动,随即作诗一首予以回赠:“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愿得沾狐气,林中共营生。”
一次,贾平凹与汪曾祺先生在南京一起讲演。贾平凹慢条斯理、极为投入地讲了一个多小时,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问听众:“我说的陕西话你们听得懂吗?”会场上几百张嘴巴一齐喊:“听不懂!”这时的贾平凹并不显得尴尬,而是幽默地说:“毛主席他老人家都不说普通话,普通话是普通人说的,我就不用说了吧。”坐在一旁的汪曾祺先生立即接茬道:“不会说普通话不要紧,我来做翻译。”于是,他便当起了临时翻译,贾平凹讲一句,汪曾祺翻译一句。
熟悉贾平凹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句口头禅:“我是个笨人,不会说普通话,不会用电脑写作,总之,就是笨。”
有段时间,贾平凹在朋友劝说下,决心要用电脑写作。可当电脑买回来后,却怎么也学不会。用拼音打字吧,又不会说普通话;那就用“五笔”吧,把字根贴在墙上后说什么也记不住;后来改试手写板,但还是不行,因为电脑不认他的字。
贾平凹还不信这个邪,他钻进房里苦学了一天,“吭哧吭哧”总算打出了不到二百字,结果,弄得头昏脑涨,从此,决定再也不用电脑写作。对此他说“我是很笨的那种人,就好像一条狗,你给它开了再大的门,它还是从小洞里钻;就好像一只鸡,你把它放在粮堆上,它还是扒着吃。”
有趣的是,贾平凹也用手机,对于他来说,除了会接打电话外,手机的其他功能都是摆设。有一次,有位朋友到他家做客,贾平凹问:“怪得很,别人手机都有来电存储的功能,我的手机怎么没有啊?是不是卖手机的骗了我?朋友拿过他的手机一看,说:“怎么没有?什么功能都全全的呀。”于是,对他进行现场指导,可贾平凹就是搞不明白。无奈,朋友只好让他找张纸来,然后,用最明白浅显的语言,将手机来电存储功能的操作方法一一写下。他照着做了几次,总算勉强明白了,不好意思地说:“连几岁孩子都能做到的事,一到我这里就变麻烦了,我这人,就是笨嘛。”
那么,贾平凹先生真像自己说的那么笨吗?当然不是!谁听说过有哪个笨人能像他那样,写出几十本散文和近十部长篇小说,还以长篇小说《秦腔》夺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对于他自嘲的“笨”,也许叫“拙”更精当些。
穆涛先生举了一个例子一
“一次,我和平凹坐火车同行,当车过陕西秦岭时,我顺口和他开玩笑说:‘你们陕西人真谦虚,那么大一个山,怎么叫个岭?’话音刚落,他就立即反唇相讥:‘你们河北人更谦虚,那么大一个省会,怎么就叫个庄?’后来,他把这段对话写到了文章里。他说自己笨,其实,正地地道道说明了他的大智若愚。”
11、章从哪几件事上强调贾平凹是个“笨人”。(4分)
12、品析下面的句子。(4分)
我是很笨的那种人,就好像一条狗,你给它开了再大的门,它还是从小洞里钻;就好像一只鸡,你把它放在粮堆上,它还是扒着吃。
13、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说说你对贾平凹的笨”的看法。(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薛谭学讴①于秦青,未穷②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③悲歌,声振林木,响遏④行云。薛谭乃谢求反⑤,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讴:唱歌。②穷:尽,完。③抚节:打着拍节。④遏:阻止。⑤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即更刮目相待
更:
(2)及鲁肃过寻阳
过:
(3)秦青弗止
弗:
(4)薛谭乃谢求反
谢
15、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16、孙权劝学的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2分)
17、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共4分)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8、诗歌开头四句提到“神龟”和“腾蛇”,有什么作用?(2分)
19、结合全诗内容说说曹操是如何看待衰老和死亡的?(2分)
四、作文(共50分)
20、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无论是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还是朱德司令的《回忆我的母亲》,都是用文字表达着自己的情感。
请你以“
引起的回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全文不少于600字;②要在记叙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③要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请以“淡淡书香伴我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由、有创意地,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不少于600字;
②要在记叙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答案
1、B
2、B
3(1)
绿叶发华滋
(2)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3)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4)略
4、(1)鲁迅
周树人
朝花夕拾
(2)①埃德加·斯诺
②《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
5、①正能量让灰心丧气的你战胜苦难
②重新振奋
6、
(1)国内首家“平疫两用”医院在湖北荆州开建。
(2)①母爱是一丝轻柔的春风,吹走我的优愁。
②信息:清楚自己母亲生日的中学生人数最少。
感想:母亲对子女的爱博大无私,却很少有子女懂得感恩和回报。
7、都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顽强成长,工作生活的顺心顺意的呵护与关爱,都让孩子觉得无比幸福,受益终身。
8、时间顺序,用排比的段落,选取“我”人生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七个阶段来写。
9、示例:当我们倒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面临失恋、婚姻不成的困境时,母亲总会跑前忙后尽心尽力(或“总会好言宽慰”)。
10、“其实”说的是“母亲”的真实行为与做法,这个词语与前文写到的“谎言”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母亲的爱,表现母亲看似“无情”的语言中其实隐含着深挚的关爱。
11、会讲普通话;不会用电脑;不会使用手机除接打电话外的其他功能。
12、贾平凹的语言十分朴实,批评自己像狗像鸡一样学习能力差,守旧;表现了贾平凹的谦虚。
13、贾平凹的笨其实是大智若愚,从最后一段关于“岭”与“庄”之辩,可见他的口才极好,思维极其敏捷,之所以说自己笨,是因为他平易淡泊,用更多的精力去创作。
14、(1)另,另外(2)经过
(3)不,没有
(4)道歉
15、(1)读书人分别几天,就应该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2)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
16、示例1: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会有收获。示例2:土别三日刮目相看,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别人。
17、有。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
18、作者先以神龟、腾蛇为喻,告诉我们人的寿命有限,引出下文关于如何度过人生的议论。
19、人们寿命的长短,不仅仅是天命决定的,还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一个有作为的人,要珍惜年华来建功立业,即使老了,也要奋发有为。
20略
PAGE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