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2.如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海浪的影响???????????????????????B.?暖流的影响???????????????????????C.?海风的影响???????????????????????D.?寒流的影响21*cnjy*com
3.读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海域的渔场是由于上升流而形成??????????????????????B.?②洋流是逆时针环流系统的组成部分
C.?③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D.?④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
4.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中德班比诺洛斯港气温明显偏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洋流因素???????????????????????????C.?地形因素???????????????????????????D.?海陆位置
5.下列对阴影部分海域的洋流示意正确的是(?? )
A.????????????B.????????????C.????????????D.?
6.读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下图),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那么下列洋流中属于图示大洋环流的是(?? )
A.?墨西哥湾暖流???????????????B.?加利福尼亚寒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D.?西澳大利亚寒流
7.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人类使用的水资源受限于各种水体的储存量及循环更新时间,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下表为全球淡水量的部分数据(单位:1 000 km3)。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水体 冰川 地下水 湖泊 河流水
储存量 24 230 10 100 91 1.2
循环更新时间 9 700年 840年 17年 16天
(1)在人类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最多水资源的水体是(?? )
A.冰川
B.地下水
C.湖泊
D.河流水
(2)下列水体中,对新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是(?? )
A.冰川
B.地下水
C.湖泊
D.河流水
8.“太平洋垃圾岛”是指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夏威夷之间的海域上漂浮的垃圾带,以塑料垃圾 为主,覆盖面积超过 160 万 km2。下图是太平洋垃圾分布情况,完成 下列小题。
(1)对甲处的海洋垃圾堆积影响最大的洋流是(??? )
A.北赤道暖流
B.日本暖流
C.阿拉斯加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
(2)乙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增加降水量
B.形成大渔场
C.降低年均温
D.增大海浪高
9.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节作用。图 1 是我国长江中游某平原地区的河湖分布状况,PQ 河段的流向具 有季节逆转现象;图 2 是图 1 河流两个监测点的水位变化曲线。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图 1 中 PQ 河段的河水流动方向及其时间,正确的是 (???? )
?
A.P→Q,雨季
B.Q→P,春季
C.Q→P,秋季
D.Q→P,雨季
(2)关于监测点甲、乙水位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曲线应该位于 Q 点的河流上游段
B.乙曲线应该位于 Q 点的河流下游段
C.上游修建水库,可使甲线变幅减小
D.上游植树造林,对乙线变幅无影响【来源:21cnj*y.co*m】
10.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表中资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
B.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于美国是因为澳大利亚水资源特别丰富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每万元GDP耗水量均低于澳大利亚
D.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出处:21教育名师】
(2)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高度发达,用水量大
B.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C.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D.水质严重恶化
11.??? 2015年6月,太原市首次提出打造“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大雨的时候吸水,干旱的时候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包括(?? )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碱少地下径流?????? ④增加地表下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海绵城市建成后,可以(?? )
①加快太原市淡水资源的更新??????????? ②提高城市防洪排洪能力
③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 ④加重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参与水循环的圈层有(????? )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 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氏春秋》)这段文字主要涉及(???? )
A.静态水资源的更新过程
B.水循环的②和④、⑤环节
C.水循环的①和⑥环节
D.全球水量不均衡原理
13.读“某大洋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假定①②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所致,则(??? )
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①②都是寒流
D.①②都是暖流
(2)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则②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时(??? )
A.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异常频繁
B.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洪灾
C.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多雨
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鱼类异常丰富
14.下图为“某月印度洋局部地区的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洋流流向,推断该月最可能是(??? )
A.2月
B.4月
C.8月
D.11月
(2)影响M、N两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
A.东北季风、地形地势
B.西南季风、海陆轮廓
C.热力环流、海陆轮廓
D.地形地势、地转偏向力
(3)下列对阴影部分海域的洋流示意正确的是(??? )
A.
B.
C.
D.
15.读下面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上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暖流
B.乙图表示的是南半球的寒流
C.甲图表示的是南半球的寒流
D.乙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暖流
(2)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暖流分布在大洋西部,寒流分布在大洋东部
B.暖流的水温都比寒流高
C.甲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
D.乙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
16.读印度洋某海域及马六甲海峡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时段最可能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1月~次年2月
(2)马六甲海峡海水的流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致是冬季快于夏季,其原因是( )
A.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
B.冬季赤道逆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
C.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
D.冬季赤道逆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
(3)7月,图中R处的天然橡胶运往我国上海,货轮在马六甲海峡中( )
A.逆风逆水
B.顺风顺水
C.无风顺水
D.无风逆水
17.? 读“1~7年深圳市用水构成变化趋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深圳市用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居民生活用水比例最大、变动最小 ②工业用水比例逐年增大 ③公共用水比例先逐年增大,再逐年减小 ④其他用水比例逐年减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近年来,深圳市出现了“水荒”,其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季节不均 ②城市规模扩大 ③水体污染加剧 ④受赤潮影响加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8.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读图回答问题。
(1)纳米布沙漠沿海岸线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降水
(2)纳米布沙漠西部沿海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鱼类饵料丰富
B.入海河流带来大量泥沙
C.上升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
D.东南信风带来大量鱼类饵料www-2-1-cnjy-com
19.甲、乙两图为“不同海区的海水表层等温线示意图(局部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流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c-n-j-y
(1)关于图中甲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的寒流
B.南半球的寒流
C.北半球的暖流
D.南半球的暖流
(2)关于图中乙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B.乙与其北部南下的洋流交汇的海域,易形成大的渔场
C.不利于近海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污染的速度
D.自北向南经过乙洋流航行的海轮,可以加快航行速度
20.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城市路面硬化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④环节变化加大
B.使⑤环节的量增加
C.使⑥环节的量增加
D.使⑦环节的量增加
(2)下列现象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是(???? )
A.塔里木河河水
B.未登陆的台风
C.青海湖的湖水
D.鄱阳湖的湖水
21.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淡水资源贫乏。下图是该国部分区域略图。读图,完成 下列小题。
(1)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淡水主要来自 (??? )
A.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B.冰川、河流水和地下水
C.大气水、河流水和冰川
D.地下水、河流水和湖泊水
(2)该国水资源紧张,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
A.降水量和蒸发量大??????????????????
B.淡水储存空间小
C.珊瑚生长需水量大
D.地表水下渗较多
(3)该国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状况的主要途径有 (??? )
①收集雨水???? ② 跨流域调水???? ③向邻国购水????? ④海水淡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二、综合题
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C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塔里木河参加的水循环是________;组成乙的水循环叫________。
(3)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________(填字母)。
(4)在市区进行植树造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________,下渗________。(增加或减少)
23.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图中⑧处为________渔场,成因是________。
(2)按洋流的性质划分,②是________流、④是________流。
(3)若图中②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不利的影响是________。
(4)图中①⑤⑥⑦洋流主要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形成的是________,洋流⑤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 21教育网
24.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一某班同学模拟实验“水循环主要环节”,根据实验步骤和示意图完成下题。
【实验用品】
??? 烧瓶、石棉网、带有橡皮塞的弯玻璃导管、玻璃板、托盘、铁架台、酒精灯、火柴、自来水、冰块等。
【实验步骤】
①往烧杯内加入适量的自来水。按图所示,将装置连接好。
②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待弯玻璃导管有充足的水蒸气释放出来,在玻璃板上放置若干冰块。
③水蒸气遇到玻璃板后,冷却凝固形成水滴,再降落到托盘中。
?
(1)烧杯里的水经过加热后________?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在冰块制冷的作用下凝固,形成________?。降落到托盘的水,在托盘上流动,形成________。(填写水循环的环节)
(2)若该实验建立密封环境,水的总量________?(会/不会)发生变化;从水循环的角度看理由是________。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改进实验使其更加贴近自然状况,并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
25.洋流对全球水热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产生重要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洋流①按成因属于________?,其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作用。洋流②按水温的相对高低属于________,其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作用。
(2)图中的渔场名称是________?。该渔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在________?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下层的________被带到表层,有利于________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了大批鱼群。
(3)早期欧洲航海家横跨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但是令后来的航海者感到奇怪的是,相对于航线 B, 航线 A 的路程更短,用时却更长。这主要是航线 A 受 和 影响,航行逆风逆水。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1)D
(2)C
【考点】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1)对比城市建设前后图可看出,地下径流由50%下降到32%,地下水位下降,A错。蒸发由40%下降到25%,蒸发量减少,C错。地面径流由10%增加到43%,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汛期洪峰流量加大,B错,D正确。(2)对比城市建设前后图可看出,地下径流由50%下降到32%,地面径流由10%增加到43%,主要原因为植被覆盖率下降,降水下渗量减少,B错、C正确。地面径流受生活用水量和城市热岛效应影响较小,A、D错。
【点评】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2·1·c·n·j·y
2.【答案】 B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读图分析,甲乙之间航线位于北大西洋中纬度海域,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沿甲乙之间的航线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向东航行顺流,向西航行逆流,顺流船速快,逆流船速慢,因此往返的航行时间不同,B项正确。
【点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1·cn·jy·com
1、对气候: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2、对海洋生物:形成四大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欧洲北海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
3、对海洋航行:顺流速度快,省油省时。逆流相反。
4、对海洋污染:扩大污染面积,但可以加快净化速度。
3.【答案】 C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根据图中的陆地轮廓可判断出,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①海域的渔场是北海道渔场,是由于寒暖流交汇而形成,A错。②洋流是加那利寒流,为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的组成部分,是顺时针环流系统的组成部分,B错。③洋流是北印度洋夏季环流的组成部分,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C正确。④洋流从纬度高的海区流向纬度低的海区,是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D错。故答案为:C。
【点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2、对海洋生物:形成四大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欧洲北海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
3、对海洋航行:顺流速度快,省油省时。逆流相反。
4、对海洋污染:扩大污染面积,但可以加快净化速度。
4.【答案】 B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班附近有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起到增温作用,而诺洛斯附近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作用,所以两地尽管纬度相同,德班的气温较诺洛斯港偏高,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2、对海洋生物:形成四大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欧洲北海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
3、对海洋航行:顺流速度快,省油省时。逆流相反。
4、对海洋污染:扩大污染面积,但可以加快净化速度。
5.【答案】 B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结图中洋流流向可判断出,图示洋流为北印度洋夏季洋流环流。阴影部分的洋流为索马里寒流,由西南向东北流,B正确。
【点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2、对海洋生物:形成四大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欧洲北海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
3、对海洋航行:顺流速度快,省油省时。逆流相反。
4、对海洋污染:扩大污染面积,但可以加快净化速度。
6.【答案】 D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图中大洋局部环流逆时针旋转,应该是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或北半球中高纬度。东半球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墨西哥湾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AB错误。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说明该海域不可能是南太平洋,东澳大利亚暖流位于南太平洋,C错误。西澳大利亚寒流位于印度洋、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东半球,符合题意,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2、对海洋生物:形成四大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欧洲北海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
3、对海洋航行:顺流速度快,省油省时。逆流相反。
4、对海洋污染:扩大污染面积,但可以加快净化速度。
7.【答案】 (1)D
(2)A
【考点】水体的运动规律
【解析】(1)根据表中信息,河流水在所有水体中循环更新速度最快,在人类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最多水资源的水体是河流水,D正确,A、B、C错误。(2)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该地区人民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是冰川冰雪融水,所以对该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是冰川,A正确,B、C、D错误。
【点评】在地球上,人类可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水,是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水资源包括河川径流、地下水、积雪和冰川、湖泊水、沼泽水、海水。按水质划分为淡水和咸水。
8.【答案】 (1)B
(2)C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1)那些被废弃的空塑料袋通过河流和城市下水道进入了海洋,而不断呈循环式运动的洋流又使它们聚集在了一起,并最终形成了看到的“垃圾岛”。图中显示,甲处位于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西部,应有日本暖流流经,因此对甲处的海洋垃圾堆积影响最大的洋流是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对甲处的海洋垃圾没有直接影响,B符合题意。
(2)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判断,乙洋流位于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东部、大陆西海岸,应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寒流具有减湿作用,因此不会增加降水量;乙处没有寒暖流交汇,且上升流相对不强,因此没有形成大渔场;寒流具有降温作用,因此会降低沿岸地区的年均温;海浪大多由风推动形成,乙洋流对增大海浪高度的作用不明显。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
【点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全球大洋环流的意义: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2.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3.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有显著影响
(1)寒暖流交汇:纽芬兰渔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2)上升流:秘鲁渔场。
4.对海洋航行影响
(1)顺流可节省燃料,加快速度。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3)洋流从两极带来的冰山对航行不利。
5.对近海污染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
9.【答案】 (1)D
(2)C
【考点】陆地上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解析】(1)与河流相比,湖泊的水位变化较缓、较小。材料信息表明,图示河湖位于我国长江中游某平原地区,夏季为雨季,雨季河流水位增长较快,水位高于湖泊,河水通过PQ河段进入湖泊,即河水补给湖泊,则流向为Q→P;长江流域春、秋两季降水较少,河流水位降低较快,水位低于湖泊,湖水通过PQ河段进入河流,即湖水补给河水,则流向为P→Q。D符合题意。
(2)读图2可知,监测点甲水位季节变化较小,而受到湖泊的调节作用,位于湖泊下游河段;监测点乙水位季节变化较大,没有受到湖泊的调节作用,应位于湖泊上游河段。如果上游修建水库,调节径流的功能提高 ,会削弱汛期水位,提高枯水期水平,因此可使甲曲线变幅减小;如果上游植树造林,植被的涵养水源功能提高,对甲、乙两个监测点的径流量都有明显调节作用,会使得乙曲线变幅减少,有明显的影响。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C
【点评】河流与湖泊的相互补给关系
10.【答案】 (1)D
(2)C
【考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解析】(1)根据表格可以计算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A错误。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于美国是因为澳大利亚人口较少,B错误。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澳大利亚,但是每万元GDP耗水量高于澳大利亚,C错误。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D正确。故答案为:D。(2)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C正确。美国工业更发达,但是每万元GDP耗水量较中国低,,因此A错误。生活用水量大对万元GDP耗水量影响不大,B错误。水质恶化不会影响万元GDP耗水量,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应针对各种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产生原因 对策
自然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 修建水库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节约用水
人为原因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浪费严重 节约、合理用水;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
水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11.【答案】 (1)D
(2)B
【考点】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1)从题干的叙述 中可以得知,海绵城市可以增加地表下渗,这就减少了地表径流,增加了地下径流,对水汽输送没有影响。故答案为:D。(2)由于海绵城市能够增加地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故能够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的状况;减少了地表径流,就能够提高城市防洪排洪能力,B选项正确。不能加快太原市淡水资源的更新,减轻了城市热岛效应。故答案为:B。
【点评】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21cnjy.com
12.【答案】 (1)D
(2)B
【考点】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解析】(1)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材料这一段话说明参与水循环的圈层有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据此判断D正确,故答案为:D。(2)结合材料中“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这一段话涉及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地上径流、地下径流等过程,对应②、④、⑤环节。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其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目前人类施加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径流。www.21-cn-jy.com
13.【答案】 (1)C
(2)B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1)海水等温线弯曲方向即洋流方向。根据洋流方向可知:①洋流为北半球寒流;②洋流为南半球寒流。故答案为:C。(2)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一致,都向高温方向弯曲,都为寒流;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②海域在南半球为秘鲁沿岸,题中所述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干旱,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比正常年份减少,而秘鲁、智利沿岸降水异常增多,出现洪涝,而且由于秘鲁寒流减弱,浮游生物减少,造成秘鲁渔场减产,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洋流又称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着一定方向较为稳定的流动。中低位洋流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分布规律北顺南逆分布,中高纬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分布规律在北半球呈逆时针分布,南极外围西风漂流分布,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分布规律为夏顺冬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对气候影响是增温加湿,寒流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是降温减湿。
14.【答案】 (1)C
(2)B
(3)B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该海域位于北印度洋,图中洋流为顺时针(自西向东流),由此可以判断为北半球夏季,故该月最可能是8月,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由图可知,北印度洋海区面积较小,洋流流向受季风影响较大,图中洋流为自西向东流,说明受西南季风影响,同时受海陆轮廓影响。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3)由图可知,此时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阴影区为索马里寒流,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自南向北流,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 洋流又称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着一定方向较为稳定的流动。中低位洋流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分布规律北顺南逆分布,中高纬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分布规律在北半球呈逆时针分布,南极外围西风漂流分布,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分布规律为夏顺冬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对气候影响是增温加湿,寒流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是降温减湿。
15.【答案】 (1)C
(2)D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1)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延伸方向一致。甲图等温线数值自北向南递减,为南半球。洋流自低温处流向高温处,为寒流,即甲为南半球的寒流,A错,C正确;乙图温度自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洋流自低温处流向高温处,为寒流,即乙为北半球的寒流,B、D错。故答案为:C。(2)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东岸为寒流,大洋西岸为暖流;中高纬度海区,大洋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A错;在不同纬度的暖流和寒流的水温没有可比性,B错;甲和乙都是寒流,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C错、D对;故答案为:D。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点评】洋流分布规律:1.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2. 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3.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4.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16.【答案】 (1)D
(2)A
(3)C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1)北印度洋海域盛行季风洋流,北半球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北半球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读印度洋某海域及马六甲海峡示意图可知,图中盛行风为东北季风,故D符合题意,ABC错误。故答案为:D。(2)马六甲海峡内,冬季北赤道暖流自东向西与冬季风吹拂下形成的季风洋流自东向西流向叠加,海水流速较快,夏季两者流向相反,流速较慢,A正确;而赤道逆流自西向东流,与冬季季风洋流的流向相反,B、D错误;南赤道暖流对赤道以北地区影响很小,C错误。故答案为:A。(3)7月,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海水整体上由西向东流,使马六甲海峡海水整体上由西北向东南流动,R处的天然橡胶运往我国上海顺水;但马六甲海峡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风力微弱,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北印度洋海区:
形成典型的季风洋流,北印度洋是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17.【答案】 (1)A
(2)B
【考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1)读图,结合图中数值,对深圳市用水的描述中,居民生活用水比例最大、变动最小,①对。根据每年工业用水所占比重,工业用水比例逐年增大,②对。公共用水比例呈不断波动变化,③错。其他用水比例先逐年减小,后呈波动变化,④错。A对,B、C、D错。(2)近年来,深圳市出现了“水荒”,其主要原因是城市规模扩大,需水量增加,②对。降水季节不均是季风气候特征,不是近年来的现象,①错。工业发展,水体污染加剧,③对。赤潮影响主要在沿海地区,不能导致市区的水荒,④错。B对,A、C、D错。
【点评】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区域面积,一般来说,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越大,水资源总量越大;二是区域内的降水量和蒸发量,降水量越多,蒸发量越少,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越大。
?
18.【答案】 (1)B
(2)C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1)纳米布沙漠位于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所以导致沿岸气候干燥降水少,沙漠沿海岸线延伸,故B项正确;图示区地形主要是高原,但沙漠主要是沿海岸线延伸,并不以地形的分布为界,所以地形不是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这里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但是沙漠并没有分布在整个气压带影响区,只分布在沿海,可见C、D项错误。(2)纳米布沙漠西部沿海只有一个寒流,不是寒暖流交汇处,故A项错误;这里是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之一,河流少,径流量小,不会有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故B项错误;沿岸的寒流受离岸风影响形成,是上升流,带来底层的营养盐类,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故C项正确;东南信风来自陆地,不会带来饵料,故D项错误。
【点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全球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②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例如: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形成荒漠环境;
③对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著名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例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我国的舟山渔场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④海洋污染: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目前最严重的海洋污染是石油泄漏造成的)。
19.【答案】 (1)B
(2)B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1)据材料信息可知,图甲中洋流自北向南流,为南半球的寒流。故答案为:B。(2)图中乙等温线向北递减,位于北半球,且向北弯曲,为北半球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A错误。乙与其北部南下的洋流交汇的海域,海水扰动多浮游生物,易形成大的渔场,B正确。有利于近海污染物的扩散,C错误。自北向南经过乙洋流航行的海轮,逆水航行,减慢航行速度,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洋流又称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着一定方向较为稳定的流动。中低位洋流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分布规律北顺南逆分布,中高纬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分布规律在北半球呈逆时针分布,南极外围西风漂流分布,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分布规律为夏顺冬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对气候影响是增温加湿,寒流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是降温减湿。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渔场。
20.【答案】 (1)A
(2)D
【考点】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解析】(1)城市路面硬化造成⑤环节下渗减少,B错误。⑥环节地下径流量减少,C错误。④环节地表径流量增加,A正确。对⑦环节海洋降水量没有影响,D错误。故答案为:A。(2)塔里木河为内流河、青海湖为内流湖参与了陆地内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只位于海上,参与了海上内循环,都没有参与海陆间循环,鄱阳湖为外流湖,参与了海陆间循环,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其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
21.【答案】 (1)A
(2)B
(3)D
【考点】陆地上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解析】(1)目前人类主要利用的水资源为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冰川距离人类主要居住地远,利用难度大;现阶段相当一部分深层地下水无法使用。A符合题意。
(2)马尔代夫群岛位于赤道附近,该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并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从气候角度看水资源应该丰富,由于岛屿面积狭小不利于淡水资源的储存所以水资源紧张;珊瑚在海里生长,对地表的水资源没有影响;地表水下渗较多,地下水也可以做为水资源,故不是主要原因。B符合题意。
(3)由于马尔代夫是岛国,区域内部水资源都短缺,四面环海不能实现跨流域调水,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状况的途径可以通过收集雨水、向邻国购水和淡化海水来解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3)D
【点评】水资源短缺的两种类型
资源性缺水 是指当地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供水紧张,如京津(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辽河流域、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地区
水质性缺水 是大量排放的废污水造成淡水资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现象。水质性缺水往往发生在丰水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共同面临的难题
二、综合题
22.【答案】 (1)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
(2)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3)E
(4)减少;增加
【考点】陆地上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解析】(1)A为海水的蒸发,C为水汽输送,E位于地表,为地表径流,F箭头向下,为下渗。(2)塔里木河为内流河,参加的水循环是陆地内循环;组成乙的水循环连接了陆地和海洋,为海陆间循环。(3)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所以与地表径流E关系最密切。(4)在市区进行植树造林,增加涵养水源的能力,使得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增加。
【点评】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
类型 主要环节 特点 特征
海上内循环 A蒸发、B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由重要意义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海陆间循环 A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H下渗、G地下径流 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陆地内循环 I蒸发、F植物蒸腾、D降水 循环水量最小,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
23.【答案】 (1)北海道;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2)寒;暖
(3)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4)⑦;降温减湿 21·世纪*教育网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1)⑧处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形成北海道渔场。(2)洋流按性质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图中②为千岛寒流,属于寒流,④为北赤道暖流,为暖流性质。(3)洋流可以加速污染物净化,洋流对其不利的影响是扩大了污染的范围。(4)读图可知,⑦为西风漂流,是受西风影响形成的;洋流①为日本暖流,⑥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受信风作用影响形成。而⑤为秘鲁寒流,是在离岸风的影响下,形成的上升补偿流,为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点评】洋流的分布规律
(1)中低纬度海域:形成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以副极地海域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
(3)南半球40°S海域:形成环球性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
(4)北印度洋海区:
形成典型的季风洋流,北印度洋是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版权所有:21教育】
24.【答案】 (1)蒸发;降水;地表径流。
(2)不会;地球上的水量是动态平衡的,基本上长期不变
(3)参考思路:①托盘底部放置土壤;现象:土壤上部出现水形成地表径流、土壤内部出现水形成地下径流、土壤形态发生变化(塑造地表形态)、土壤位移(物质的迁移运动)
【考点】陆地上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解析】(1)有图文资料可知,用酒精灯加热烧杯,烧杯里的水经过加热后蒸发变成水汽,待弯玻璃导管有充足的水蒸气释放出来,水蒸气遇到玻璃板后,冷却凝固形成水滴,再降落到托盘中,类似于形成降水降落到托盘,这些水在托盘上流动,形成地表径流。
(2)若该实验建立密封环境,水在不断的循环当中,水的总量不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水循环的水的动态平衡,即地球上的水量是动态平衡的,基本上长期不变。
(3)实验中模拟了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便缺少下渗和地下径流的环节,展现了水的动态平衡,缺少水循环对地形态的塑造和物质的迁移运动,可在托盘底部放置土壤,土壤上部出现水形成地表径流、土壤内部出现水形成地下径流,土壤形态由于水流发生变化,体现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土壤位移体现水循环对物质的迁移运动。
【点评】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
类型 主要环节 特点 特征
海上内循环 A蒸发、B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由重要意义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海陆间循环 A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H下渗、G地下径流 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陆地内循环 I蒸发、F植物蒸腾、D降水 循环水量最小,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25.【答案】 (1)风海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营养盐类;浮游生物
(3)西风带(盛行西风)|北大西洋暖流 21*cnjy*com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1)根据海陆轮廓图中及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图中洋流①位于大西洋的北部,为北大西洋暖流,由西风作用形成,按成因属于风海流,暖流比流经海区水温高,其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洋流②为加那利寒流,按水温的相对高低属于寒流,其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2)图中渔场位于北大西洋西海岸,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发生搅动,底层的营养盐类会上泛至表层,给浮游生物提供大量饵料,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所以寒暖流交汇处或冷海水上泛的地方常会形成大的渔场。
(3)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洋流速度快,时间短,节省燃料;逆洋流则速度慢,用时长。从图中可见虽然B航线路程更长但用时最短,主要是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同时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顺风顺水,所以时间短。而A线路虽然线路短,但逆北大西洋暖流和逆西风带,所以用时长。
【点评】洋流对沿岸气温的影响,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减温降湿的作用。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减温减湿的作用;对海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的海域,往往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洋流加快海水的净化速度,但同时也使污染的范围扩大;对航海的影响,顺着洋流航行航行速度快,逆着洋流航行速度慢。
?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