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第1课时
水到哪里去了
第一单元
水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水有哪些特点?
导入
一、聚焦
水还有其他形态吗?
导入
二、探索
讨论:水到哪里去了?
谁能解释?
探索
二、探索
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
探索
二、探索
讨论:白汽是水蒸气吗?
水壶冒出来的白汽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而白汽能够看到所以它不是水蒸气而是雾状的小水滴。
提示: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探索
实验要求(实验提前做)
温馨提示:
两杯水的水量相同
起始水位做好标记
同时放在同一位置
实验一:观察两杯水一段时间后的水位变化
探索
实验要求(实验提前做)
实验二:观察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一段时间后的现象。
探索
三、研讨1: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
一天一夜后
研讨
我发现:没有盖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都“跑”到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在跑出去的过程中被拦住了。
我们的发现
一天一夜后
研讨
三、研讨2: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一天一夜后
研讨
三、研讨3: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水蒸气也是水吗?
液态
看得见
摸得着
有固定体积
较重
无色
无味
透明
会流动
无固定形状
气态
看不见
摸不着
没有固定体积
较轻
研讨
四、拓展
水蒸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拓展第一单元
水
第1课时
水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
【教学重点】
蒸发是水的一种形态。
【教学难点】
研讨水和水蒸气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试着解释下面的现象,你认为水到哪里去了?
(展示图片)
2、水变成什么物质跑到空气里去了?
教师点拨: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3、教师小结
蒸发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展示示意图)
4、活动体验
(1)请做以下这些活动,体验湿手变干的时间是否一样?
①手心向下,手背向上
②对一只手吹气
③甩动一只手
(2)活动手册
活动
体验
探究
手心向下,手背向上
对一只手吹气
甩动一只手
……
(3)教师小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的温度
②液体的表面积
③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二、探索
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
教师点拨:
①水洼的水会变干涸
②煮食物时,锅里的水越来越少
③晾干衣服
④吹干湿发
……
三、模拟实验
1、用实验证明我们的解释。
2、工具与材料
两杯水、橡皮筋、保鲜膜、透明塑料盒、白板笔
3、实验(1)
(1)实验过程
①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
②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
③另一个不盖。
④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
⑤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2)注意事项
①为什么要放到通风和向阳的地方?
②为什么要把其中一个杯口封住?
(3)研讨
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
现象
怎么解释
依据
封口水杯
开口水杯
教师点拨:封口水杯里的水基本没少,因为水蒸发后没有跑到空气里去;开口水杯里的水少了,因为水蒸发后跑到空气里去了。依据是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
4、实验(2)
(1)实验过程
①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
②放置一段时间
③观察盒中变化
(2)研讨
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
引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
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
你认为它们是什么?
教师点拨:在透明塑料盒上看到了小水滴,它们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
5、思考
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教师点拨:
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
不同点:水是看得见、摸得着,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
四、拓展提高:动脑筋,想一想
为什么游泳时刚从水里出来会感觉冷?
人吹电风扇时,为何会感到凉快?
教师点拨:蒸发的过程会吸收热量
五、作业布置
业余时间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怎样减少蒸发?
【板书设计】
水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