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选择题
1.大气中,近70%的氧气来源于( )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2. 下列植物中只有茎、叶的分化,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特别敏感,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这类植物是( )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裸子植物
3.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矮小,没有真正的根、茎、叶??????????????????????B.?体内无输导组织
C.?生殖过程离不开水??????????????????????????????????????????????D.?不能开花、结果
4.新鲜水果用保鲜薄膜包裹可延长存放时间,主要是因为包裹后可以(? )
A.?不让水分散失?????????????????B.?阻挡细菌进入?????????????????C.?减少水果皮损伤?????????????????D.?抑制呼吸作用
5.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
A.?它们的生活不需要水???????????????????????????????????????????B.?它们没有真正的根
C.?它们的生殖过程离不开水????????????????????????????????????D.?它们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6.农业是孝感市的支柱产业,下列农产品属于果实的是(?? )
A.??????B.??????C.??????D.?
7.下图是花生果实的部分结构,据此可判断花生属于( )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8.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比较稳定,这是(?? )
A.?光合作用的结果??????????????????????????????????????????????????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C.?大气中含氧量多的结果???????????????????????????????????????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的结果
9.走进大森林中会感觉到空气湿润淸新,这是因为植物能够同时进行(???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
C.?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D.?蒸腾作用和呼畈作用
10.下列几项中,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
A.?玉米和大豆???????????????????????B.?大豆和水稻???????????????????????C.?小麦和大豆???????????????????????D.?水稻和玉米
11.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会延长贮存时间.这是因为该措施能( )
A.?抑制呼吸作用??????????????????B.?促进光合作用??????????????????C.?抑制蒸腾作用??????????????????D.?促进物质转换
12.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
A.?3月12日??????????????????????????????B.?3月15日??????????????????????????????C.?5月1日??????????????????????????????D.?6月1日
13.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统称为(????? )
A.?维管植物??????????????????????????B.?颈卵器植物??????????????????????????C.?显花植物??????????????????????????D.?种子植物
14.北宋欧阳修的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唐朝刘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主要描述的植物类群是( )
A.?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B.?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D.?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
15.植物进化中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是(?? )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16.从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动物体中碳元素究其来源是( )
A.?蛋白质中含有的碳?????????B.?糖类中含有的碳?????????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非生物碳酸盐中的碳
17.下列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
A.?苏铁?????????????????????????????????????B.?海带?????????????????????????????????????C.?肾蕨?????????????????????????????????????D.?苔藓
18.如图关于四种植物共同点甲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 )
A.?都有花开现象?????????????????????????????????????????????????????B.?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C.?都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D.?都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
二、综合题
19.如图是“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实验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1)图A所示的处理目的是________,使实验更为准确.处理的时间一般不少于________。
(2)图B中,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的目的是为了与不遮光的部分进行实验________.
(3)为了让绿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植株放在________数小时.
(4)图D中将处理的叶片浸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使叶片________,图E的实验步骤叫________.
(5)图F中,向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产生了________.
(6)图D实验结果显示,叶片________(填写“遮光”或“不遮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20.我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选取了生长状况和质量完全相同的Ⅰ、Ⅱ、Ⅲ、Ⅳ、Ⅴ五组植物A进行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中不考虑蒸腾作用对植物质量的影响)
组别 Ⅰ Ⅱ Ⅲ Ⅳ Ⅴ
温度(单位:℃) 23 24 25 26 27
暗处理1小时后质量的变化(单位:mg) ﹣1 ﹣2 ﹣3 ﹣4 ﹣2
光照后1小时与暗处理前的质量变化(单位:mg) +1 +2 +3 +4 +2
(1)分析表中数据发现,温度不同,暗处理后五组实验植物减轻的质量也不同,这说明________.
(2)依据实验结果,植物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若A为温室种植的蔬菜,要提高蔬菜产量,你认为应如何调节温室内的温度?________.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还有很多,请你写出除本实验探究的因素以外的另一种因素:________.
21.今年3月27日,你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了吗?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
(1)人们通常所说的温室气体指的是________.
(2)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________.
(3)一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________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平衡.
(4)污染物的过度排放造成“雾霾”,“雾霾”不仅降低空气质量,而且会对人体的________系统造成严重伤害.
(5)日常生活中,人们开始提倡“低碳”生活方式,请你写出一条关于“低碳”生活的建议:________.
22.小明同学设计实验如下:把盆栽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选一叶片用黑纸片将B处两面遮盖,光照一段时间后摘下该叶片,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滴上碘液.请分析回答问题:
(1)A、B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
(2)滴加碘液后叶片A处变蓝,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_,叶片B处不变蓝,说明________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3.蕨、葫芦藓、银杏、海带和荠菜五种植物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的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E与C相比,特有的器官是________.
(3)有输导组织的植物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
(4)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的是________(填名称).
(5)图中的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体内含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藻类植物虽然一般个体较小,但分布在地球上广大的水域,总体数量庞大,大气中氧气的70%来自于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熟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据此答题。
2.【答案】B
【解析】 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故选:B
【分析】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有机械组织,能支撑地上部分.
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较高等的一个类群,有真正根、茎、叶,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
3.【答案】C
【解析】 :苔藓植物的受精必须借助于水,由于卵的成熟,促使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的破裂,精子游到颈卵器附近,通过破裂的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而与卵结合,其受精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可见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因此蕨类植物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有关知识,思考答题.
4.【答案】D
【解析】 水果进行呼吸作用时,需要消耗氧气,分解细胞内储存的有机物,所以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氧气是植物正常呼吸的重要因子,氧气不足直接影响呼吸速度.新鲜水果用保鲜薄膜包裹后,保鲜膜隔绝空气,使保鲜膜内缺乏氧气,可以降低新鲜水果内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消耗的有机物减小,从而延长水果的存放时间.
故答案为:D
【分析】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5.【答案】C
【解析】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是靠孢子繁殖,生殖离不开水。
故答案为:C
【分析】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没有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可见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因此蕨类植物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故盆栽蕨类应该摆放在背阴、潮湿处.
6.【答案】B
【解析】【解答】莲的地下茎,叫莲藕,属于变态茎。花生属于果实,它包括果皮和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我们吃的萝卜属于根。荸荠是变态茎。
故答案为:B
【分析】绿色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7.【答案】D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花生种子外面有果皮,花生油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因此属于被子植物 。
故答案为:D 。
【分析】藻类植物、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不产生种子 。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如松树、苏铁等 。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包被上果皮构成果实,如花生、桃树等 。
8.【答案】B
【解析】【解答】呼吸作用主要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所以,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比较稳定,这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B
【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碳氧平衡.
9.【答案】C
【解析】【解答】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使空气清新,氧含量高;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能够增大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所以在大森林中会感觉到空气湿润淸新,这是因为植物能够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故答案为:C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
10.【答案】D
【解析】【解答】上述四个选项中的植物,玉米、水稻和小麦是单子叶植物,而大豆是双子叶植物,因此选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几种代表植物。
11.【答案】A
【解析】【解答】解:温度: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使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氧气浓度大呼吸作用旺盛,氧气浓度低,呼吸作用弱.因此贮存水果时,减少氧气含量,会抑制呼吸作用,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因此,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会延长贮存时间.这是因为该措施能抑制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储存水果的方法.解答时可以从温度、氧气与呼吸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12.【答案】A
【解析】【分析】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孙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1981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下,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植树节的设立。
13.【答案】A
【解析】【解答】维管植物具有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植物。现存地维管植物大约有25~30万种,包括极少部分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松叶兰类、石松类、木贼类、真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A
【分析】1、颈卵器植物:颈卵器亦称藏卵器,是轮藻类、苔藓类、蕨类的有性世代的特殊构造的雌性生殖器官。退化型的颈卵器也见于裸子植物。颈卵器植物包括了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三大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均以颈卵器的形式出现,在裸子植物中,也有颈卵器退化的痕迹。
2、显花植物:早期显花植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总称,但是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球穗花),严格地说还不能看作真正的花,所以现在多数学者都采用狭义的概念,显花植物都仅指被子植物,不包括裸子植物。
3、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
14.【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据此答题.
【解答】解: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 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来了,气温升高,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藻类在 水中自养飘浮,使春水荡漾着绿波;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没有根,吸水能力,保水能力较差,适宜生活在温度潮湿的环境中.“苔痕印阶绿,草色入帘青”,描 写的是夏季,降水较多,土壤地面潮湿,苔藓植物大量繁殖,连台阶都被苔藓植物覆盖变绿了.
故选:A
15.【答案】A
【解析】【解答】解:藻类植物结构最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比藻类植物的结构复杂一些,有了茎、叶的分化,但是无根,只有假根,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殖离不开水.
裸子植物有种子,适于在干旱的陆地上生活,无花,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
被子植物也叫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是植物界中最具高等的一个类群.因此,在植物界中,苔藓植物是植物进化中从水生到陆生的一种过渡类群.
故选:A
【分析】绿色植物根据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的不同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称为绿色开花植物.据此解答.
16.【答案】C
【解析】【解答】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植物利用,因此动物体中碳元素的最终来源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故选:C.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7.【答案】B
【解析】【解答】解:A、苏铁属于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不符合题意.
B、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符合题意.
C、肾蕨是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不符合题意.
D、苔藓植物有了茎、叶的分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主要是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据此作答.
18.【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只有桃树有开化现象.A错误;
B、硅藻是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错误;
C、这四类生物都是植物,体内都含有叶绿体,自养.C正确;
D、硅藻和肾蕨用孢子繁殖后代,D错误.
故选:C.
【分析】硅藻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能产生孢子进行生殖,体内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而桃树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靠种子来繁殖后代,属于被子植物;油松属于蕨类植物.
二、综合题
19.【答案】(1)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一昼夜
(2)对照
(3)阳光下
(4)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漂洗
(5)淀粉
(6)不遮光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该实验的方法步骤:A暗处理→B部分遮光后光照→C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D酒精脱色→E漂洗→F滴加碘液检验→G冲掉碘液观察叶色. (1)A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2)B部分遮光后光照: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如果这一部分遇碘不变蓝,而照光部分变蓝,说明经一昼夜黑暗处处理后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消耗了,照光部分的淀粉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还说明叶片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制造淀粉.(3)为了让绿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遮好纸片的植物放在阳光下几个小时. (4)D酒精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E漂洗叶片,洗去叶片上的酒精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5)F滴加碘液检验:用清水漂洗脱色叶片后向叶片滴加碘液,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6)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叶片的见光(未遮盖)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遮光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A暗处理→B部分遮光后光照→C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D酒精脱色→E漂洗→F滴加碘液检验→G冲掉碘液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0.【答案】(1)温度不同,呼吸作用的强度不同;
(2)26℃;夜晚适当降低室内的温度,白天适当增加室内的温度
(3)增加气肥(或延长光照时间)
【解析】【解答】解:(1)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呼吸作用的实质就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将五组蔬菜,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暗处理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分析表中的数据说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温度不同,呼吸作用的强度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2)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分析表中的数据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或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了有机物).该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26℃.依据实验结果,要提高温室内该蔬菜的产量,白天适当增加室内的温度,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夜晚适当降低室内的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利于蔬菜体内有机物的积累.夜晚适当降低室内的温度,白天适当增加室内的温度.(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条件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因此除本实验探究的因素以外的另一种因素还应增加气肥(或延长光照时间).
【分析】温度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进行、由资料分析得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该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26℃.据此解答.
21.【答案】(1)二氧化碳
(2)氧气
(3)光合;碳﹣氧
(4)呼吸
(5)节约能源,绿色出行等
【解析】【解答】解:(1)(2)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和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并放出氧气,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4)雾霾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空气进入肺,要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但是雾霾颗粒物微小,从而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支气管和肺泡,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进入肺后,可迅速被肺泡外毛细血管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雾霾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伤害.(5)响应“低碳”的生活,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二氧化碳两方面入手,具体方法有: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等.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2)氧气;(3)光合;碳﹣氧;(4)呼吸;(5)节约能源,绿色出行等(符合题意即可).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缓温室效应.
22.【答案】(1)光照
(2)淀粉;光
【解析】【解答】解:(1)A部分有光,用黑纸片将B处两面遮盖,B部分无光,因此A、B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2)叶片遮光部分B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见光部分A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所以滴加碘液后叶片A处变蓝,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叶片B处不变蓝,说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23.【答案】(1)A、B、D
(2)花和果实
(3)A、C、E
(4)葫芦藓
(5)D→B→A→C→E
【解析】【解答】(1)图中的A是蕨,属于蕨类植物;B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D是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这三者都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E荠菜属于被子植物,它们都用种子繁殖后代.
(2)E属于被子植物,C属于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特有的器官是花和果实.
(3)A蕨类植物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C裸子植物根茎叶发达,有发达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E被子植物的根、茎、叶中有导管和筛管,输导组织更加发达.
(4)B苔藓植物的叶片很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有害物质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因此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5)图中的植物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D→B→A→C→E.
故答案为:(1)ABD;(2)花和果实;(3)ACE;(4)葫芦藓;(5)D→B→A→C→E.
【分析】植物的分类:
种类 举例 地位 分布
高
?
等 种子植物
(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如:桃、小麦、花生、蔬菜等 植物界最高等、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分布最广在在高山、沙漠、盐碱地、及水里都能生长。
裸子植物:种子没有果皮包被着的 如:马尾松、水杉、侧柏、雪松、苏铁、银杏等 在用材造林、医药、食用、观赏等方面有主要价值 陆地(适宜生活在干旱、贫瘠的地方)
低
?
等 孢子植物
(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分化] 如:贯众、凤尾蕨、卷柏、满江红、肾蕨、蕨 高等 [出现迟] 阴湿的环境
苔藓植物
[假根,有茎、叶分化] 如:葫芦藓、金发藓、地钱、墙藓 中等 阴湿的环境
藻类植物
[无根、茎、叶分化] 如:海带、紫菜、水绵 低等 [出现早] 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