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三 新闻写作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三 新闻写作课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8 09:5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教学课件
任务三
新闻写作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第一节
新课导入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事件层出不穷,新闻载体也越来越多样化和新颖化。那么,怎样才能把我们想要发表的新闻发布出去,让别人了解我们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呢?这就要用到新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新闻的写作。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新课导入——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回顾消息的基本特点、要素和结构;
2.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写一则新闻。




第二节
整体感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新闻与消息
新闻: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指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狭义上指的就是消息。
消息:就是简要迅速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
整体感知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的结构:
标题
导语
正文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新闻,初步了解了新闻的有关知识,你认识到新闻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了吗?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发来贺信:
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良传统,深化改革创新,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宣传报道,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宣传国家的政策、方针,传播美,宣扬美,针砭时弊,让社会更美。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整体感知——
技巧点拨
一、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事——横渡长江。概括准确,重点突出。
标题:要能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尽可能重点突出,简洁醒目,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消息标题有主标题(正题)、引标题(眉题)、副标题(次题)三种。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整体感知——
技巧点拨
二、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束语四部分。背景和结束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消息的正文结构一般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即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
最重要事实
次重要事实
再次要事实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整体感知——
技巧点拨
三、写好导语:
导语就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提示消息的要旨,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文章。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1.叙述式
2.描写式
3.提问式
4.结论式
5.号召式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整体感知——
技巧点拨
四、构思主体:
主体就是新闻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具体叙述新闻事实,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有时还要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主体部分“西起九江(不含),……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紧接导语之后,具体展开事实,分别写中路、西路、东路三路大军勇往直前、敌军纷纷溃退的战况,还精要地分析了敌军惨败的原因,内容相当丰富。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整体感知——
理解词语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消息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新闻写作的具体要求:
新、真、准确。




第三节
深入探究——例文赏析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邱虹
张帆
薛臣)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全球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务实合作与前景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12日在北京民族饭店举行。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和友好人士就全球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发展问题各抒己见。
中国前国务委员戴秉国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日本国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横井裕分别致辞。
戴秉国指出,中日关系要永久友好,当下要珍视保持和推进中日关系重回正轨、逐步改善的好势头,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增进政治互信,提高两国高层交往的频度。他强调,中日关系的发展必须跟上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沿着永远友好重于一切的道路前进,把两国关系提升至符合新时代要求、符合两国人民愿望、符合亚洲各国和世界期待的新阶段、新水平、新高度。
深入探究——例文赏析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福田康夫在讲话中回顾了过往的日本经历,认为不应把目前的国际变局当作危机,而应看作是机遇。他强调,中国提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定能为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福祉。
谢伏瞻说,中日知识界、智库界的交流,将对民间交流产生引领性效果,希望推动建立中日双方智库高端对话体系,为中日民间对话交流贡献力量。期待中日两国有识之士携手共进,共同发展中日关系,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
横井裕表示,日本进入了“令和时代”,日中关系也在这一新时期取得了良好开端。期待今后两国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特别是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的合作上取得更大的进展。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第二、三大经济体,希望两国今后能为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携手并进开展合作。
中日双方友好人士、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约20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该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承办。
深入探究——例文赏析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电头: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表明消息来源。
标题:中日学者共话全球变局下的中日关系。
导语: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全球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务实合作与前景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12日在北京民族饭店举行。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和友好人士就全球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发展问题各抒己见。
结尾:中日双方友好人士、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约20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该研讨……日本研究所承办。




第四节
课堂小结
1、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能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先写主要内容,后写次要内容,“倒金字塔”式。
3、写好导语。突出重点,吸引读者;言之有物,事实说话;简明扼要,开启全篇;形式多样,体现特色。
4、注意语言的准确、简练、易懂。考虑受众的感受。
5、要有新闻敏感性,身边每天发生的事很多,那些正能量,能起到宣传作用的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才去写。
怎样写新闻(消息)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五节
布置作业
1、必做任务:根据自己搜集的新闻素材,写一则消息。
2、自选任务:任选一项一下题材——新闻特写,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新闻花絮等等写一篇新闻稿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六节
板书设计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新闻写作
标题:恰当、准确
导语:简要、吸引读者
主体:事实清楚、内容丰富
背景和结语: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