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590年,两个荷兰眼镜工匠Zaccharias
Janssen和他的父亲Hans开始尝试用镜片。
他们把一些镜片放到圆形管里,然后一项重要的发现就诞生了。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显微镜出现在17世纪晚期,发明者是荷兰的布匹商人、显微镜的先驱人物,列文虎克。
他自己磨制出了简易的显微镜,只有一个镜片,可以用手拿着进行观察。
通过创新型方式磨制精品,列文虎克比同时代的人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他把一个小玻璃球磨制成了镜片,放大倍数竟然达到了720倍。人们从来没有意识到显微镜的放大功能也许可以发现事物的结构,也许所有生命都是很多非常细小的东西组成的。
1、识别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3、识别生物学试验中常用的其他研究工具。
4、初步学会使用其他研究工具。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观察显微镜的构造:
一、光学部分:
1、目镜:
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
放大物象
【作用】
【特点】
【规律】
无螺纹;上面刻有5×、10×或16×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2、物镜:
【作用】
【特点】
【规律】
放大物象
有螺纹;上面刻有10×、40×或100×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40×的目镜。
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目镜与物镜使用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目镜
物镜
螺纹
镜头长短与放大倍数关系
(1)区别:
(2)联系:
无
有
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视野中的五变:视野变暗、范围变小、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图像变大、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变小。
二、照明部分:
1、放光镜:
平面镜
【作用】
【特点】
【规律】
反射光线
一面是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强度不改变;一面是凹面镜,有聚光作用。
显微镜使用环境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2、遮光器:
光圈
【作用】
【特点】
【规律】
调节光线强弱
外界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外界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遮光器上的孔叫光圈;大的叫大光圈,小的叫小光圈。
三、调节部分:
粗准焦螺旋
位于镜臂上方,可以转动,以使镜筒上下移动,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用来寻找物象。
细准焦螺旋
位于镜臂的下方,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使物象更清晰。
转换器
调换物镜
四、机械部分:
镜臂
镜筒
载物台
压片夹
镜柱
镜座
金属圆筒,上端可插目镜,下端接转换器。连接目镜和物镜
弓形,连接镜座和镜筒。起连接作用。
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间有通光孔,两旁有压片夹。
位于载物台上,固定玻片标本。
位于镜座之上,与镜臂相连,起支持作用。
马蹄形或弓形,是显微镜的基座。起支持作用。
1、区分目镜和物镜:目镜上没有螺纹,物镜上有螺纹。
2、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3、区分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范围大,可利用寻找物象;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范围小,可使物象更清晰。
4、物象的放大倍数:普通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被观察物体表面的长度、宽度,或圆形物体的直径被放大的倍数。
5、高倍镜和低倍镜下显微镜视野的不同:
1、若显微镜选用右图所示的乙、丁镜头,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2、图为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
C
D
3、(2014?邵阳)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
A.
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物镜
B.
用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视野
C.
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D.
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4、(2014济南市)
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下列哪一项目镜与物镜组合能使显微镜视野最亮?
B
A.5X和4X
B.16X和40X
C.4X和10X
D.5X和40X
A
显微镜的使用
【分组实验】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
【目的要求】
【材料用具】
1、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
带有字符的装片;显微镜;擦镜纸;纱布。
一、显微镜的取拿与安放:
1、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
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用一只手提起显微镜:防止目镜、反光镜滑落。
2、把显微镜放在试验台略偏左的地方,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身前的试验台边缘7厘米作用。
注:显微镜不要放在桌子边缘,防止滑落地上损坏;略偏左,便于用左眼观察,右手辅助绘图或记录。
二、对光:
1、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
cm距离)
注:切勿扳动物镜,以免造成镜头松动。改变焦距影响观察;应用手指握住转换器边缘进行转动。
3、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4、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同时双手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视野。
注:切勿将直射的阳光作为光源;光线过强会使视网膜损伤。
三、安放装片:
1、将带有字符的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注:载物台不可倾斜液体或油易流出,既损坏了标本,又污染载物台,也影响检查结果。
2、移动装片,使字符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A
四、观察:
1、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镜头降至接近装片约2毫米处停止,以免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
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做到:先低后高,即先用低倍镜观察,后换高倍镜观察。
2、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象为止。必要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五、整理与存放:
1、实验结束后,转动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取下装片。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若物镜、目镜被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轻轻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竖立反光镜。
4、将显微镜放回镜箱中,送回原处。
注:擦拭目镜、物镜和反光镜上的灰尘或污物时,必须使用专用的擦镜纸。切勿用手指、手帕、纱布和普通纸擦。
1、对光时必须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和光圈在一条直线上。
2、与视野明暗有关的结构:遮光器和反光镜。
3、光线暗时,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光线强时,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若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物象清晰,但视野比较暗,则只能调整遮光器,选用稍大一些光圈即可,切记不可调整反光镜。
4、擦拭目镜和物镜,只能用专用的擦镜纸,擦拭时要顺着一个方向擦。
5、区分目镜和物镜:目镜安放在镜筒上方,是靠近眼睛的地方,没有螺纹。物镜是安放在转换器上,靠近标本,有螺纹。
1、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C
2.下列关于“显微镜结构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步骤(如右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1说明对光成功
B.步骤4的操作是向左移动装片
C.该显微镜最大能将细胞放大200倍
D.步骤5的操作是换用了高倍物镜
B
3、(2015娄底)右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③移动装片④转动转换器(
)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③→①→④→②
C
4、(2013?泸州)如图是一台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该选用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D
5、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看,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B.射入的光线发生了改变
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
D.光圈的大小改变了
6、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4次得到的图象,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③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④
B、更换物镜一定是转动转换器来实现
C、图象③中能非常清楚的看到细胞膜
D、每个细胞中都一定能找得到叶绿体
B
B
在生物学的研究过程中,除了显微镜外,还经常用到其他的研究工具。
使用研究工具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注意安全。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其他常用研究工具
显微镜
生物学研究的工具
显微镜的构造
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
显微镜的使用
取拿与安放
显微镜的使用
对光
安放装片
观察
整理和存放
刀片、烧杯、酒精灯、培养皿、滴管、试管、镊子、放大镜、载玻片等
其他常用研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