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同步试卷21教育网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澎湃(bài) ?????凛(lǐn)冽? ????浩瀚(hàn)
B.?湛(zhàn)蓝? ???咆哮(xiào) ????一丝不苟(gǒu)
C.?镌(juān)刻 ????着(zháo)陆?? ??娴(xián)熟
D.?舰艉(wěi)? ????承载(zǎi) ?????殚(dān)精竭虑21cnjy.com
答案: B
考点:形近字字音,形声字字音
解析:A项,澎_??????p??i???_;C项,着(zhuò)陆;D项,承载(zài)。
故答案为:B。
【点评】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渤海? ??沸腾? ??飞翔 ???惊心动魄???????????????????????????B.?航迹? ??屏幕? ??坠毁 ???振耳欲聋
C.?眨眼? ??桅竿 ???瞬间 ???无怨无悔???????????????????????????D.?揪紧? ??呼啸? ??舱门 ???神采弈弈
答案: A
考点:音近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B项_??????è?????è?????_—震耳欲聋;C项,桅竿——桅杆;D项,神采弈弈——神采奕奕。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从高速飞行的舰载_??????????????????_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
B.?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C.?“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
D.?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答案: C
考点:比喻
解析:A项,把“航母”_??????????????????_。
B项,把“歼—15舰载机”比作“凌渡海燕”。
D项,以“刀尖上的舞蹈”来比喻舰载战斗机着舰。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与分析。解答此题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根据句意去分析判断。21·cn·jy·com
4.下列关于新闻相关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_è??????????????è??_景和结语五部分。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消息采用“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即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先写出来,然后按“次要——再次要——最次要”的结构形式一一写来。
C.?消息与新闻特写的区别在于:消息往往择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特写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展开。
D.?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可分为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www.21-cn-jy.com
答案: A
考点:新闻概括,新闻
解析:“背景必须_???????????????é??_误,背景既可以独立成段,也可以隐含在新闻导语或主体之中。
故答案为:A。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 新闻相关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5.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问最近最火的电视剧_??????é?¨?????????_确定就是《欢乐颂2》。(在句末加上“的剧情”)??????????B.?因为售卖富氧空气是新鲜事物,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今后这些都会逐步落实。(将“落实”改为“完善”)
C.?86版《西游记》总导演杨洁日前因病去世。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被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删去“被”)??????????D.?因为共同的坚守,共同的信念,之所以最美村镇评选活动才能从2013年的“发现”走到今天。(删去“之所以”)2·1·c·n·j·y
答案: A
考点: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搭配不当,句式杂糅,重复啰嗦
解析:A对病句修改不正确。“无疑”与“确定”语意重复,删去“确定”。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比较辨析_???????????????é??_时应注意,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语意不明、不合逻辑。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B句搭配不当,应为“完善标准”;C句句式杂糅,去掉“被”,主语是“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前后统一;D句重复多余,删去“之所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陈老师一丝不苟地检查着学生的作业。???????????????
B.?汽车飞跃黄河,真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壮举,让我们非常惊讶。
C.?日本侵略者白手起家 , 侵占了我国的大片领土。??????????
D.?长江,好比一位叱咤风云的勇士,一路翻山越岭,呼啸着奔向大海。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C
考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解析:C项__??????è?·??????_指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是个褒义词。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能力层级B
7.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当年白手起家 ,__????????¨é¤?é??_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B.?“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C.?他处心积虑地钻研,在防疫学方面有了新突破,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D.?我们坚信教育可以成为一件美好的、缓慢的、自然而然发生的,而不是急功近利追求结果的事情。
答案: C
考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媒体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解析:C项,处心积_è??????????????è??_地盘箅(多含贬义)。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符,可用“弹精竭虑”。
A项,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B项,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D项,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
A、B、D三项中的划线成语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www-2-1-cnjy-com
二、语言表达
8.给下面新闻拟写_????????°?????????_题。(30字左右)
?????? 5月19日上午,第二十一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2015中国旅游日河南分会场活动在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三河广场隆重举行。
三门峡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大天鹅之乡,被誉为黄河明珠、文化圣地、天鹅之城。近几年,三门峡围绕大旅游实施战略,注重突出“大黄河”特色,着力打造“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的城市品牌。 2-1-c-n-j-y
答案:第二十一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
考点:拟定标语、宣传语等,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解析:拟_?????°é?????é?????_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考试经常考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导语、提取主要信息、拟写新闻标题。怎样拟写新闻标题呢?1、题文一致;2、一语破的;3、简洁明快;4、旗帜鲜明;5、生动活泼。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的什么事”。此题要抓住导语“5月19日上午,第二十一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2015中国旅游日河南分会场活动在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三河广场隆重举行”压缩即可。
【点评】新闻标题,提示新闻内容,以最精练的文字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提示给读者。如何概括新闻标题?主要应掌握以下四项原则:一、准确丰富的信息,通俗精练,让观众一目了然。二、突出主要新闻点,寥寥数字,让观众一眼就对该新闻主题有了明确的认识。三、新颖独到的创意,朗朗上口,令人耳目一新。四、韵律动感的文字,对新闻内容的概括也好,浓缩也罢,都要切忌把那些精彩的事实淹没于平铺直叙的枯燥文字中,应尽量把静态的变成跳跃的,把抽象的变成具体形象的,把干巴乏味的变成栩栩如生的。21*cnjy*com
三、现代文阅读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
??? 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来源:21cnj*y.co*m】
??? 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_???è???????????é??_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一次检查。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出处:21教育名师】
??? 这不是一次_???é?????é??è?????_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 这更不_????????????é?????_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版权所有:21教育】
??? 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起飞,预计××××临空!”
??? 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 “航向××,航速××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 ×时××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 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
??? 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
??? 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
??? 着舰指挥员:“航向××,航速××……”
??? 飞行员:“明白!”
??? ……
??? 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惊人的默契。
??? 发动机的咆哮_??°è?????è???¤§???_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 声如千骑疾,_?°???·????±±??????_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的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 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着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 “成功了!”欢_?????°?????????é??_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
??? 战位上,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
??? 舰载战斗_??????è?°?????????_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
??? 为了这_????¤????é????????_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 “快点!快点!”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
??? 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士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
??? 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 “咔嚓!”“咔_???????????????é??_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1)三,四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请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3)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①揭示我_???è?????è?°è?????_首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强军的梦想,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的难题。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2)①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②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稳稳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
(3)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④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4)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落后于人,中华民族先后遭受到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经历了百年屈辱。惨痛的历史教训让中国人民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富国强兵,一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辽宁舰”舰载机首次着舰并获得成功的过程,这是中国人民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一次大胜利,所以振奋人心。②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了中国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
考点: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新闻报道类,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分析文章语言特点,细节描写
解析:⑴句子作用要从两_???è§???????è??è??_:一个是结构上的作用,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由内容“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可知揭示了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吸引读者往下阅读,并为下文做铺垫。
⑵赏析的答题模式:该句运用了……(修辞、词语、写作手法、句式等),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的特点,突出了……品质,表达了作者……情感。本题①可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第②句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主要描绘的是:战斗机着舰的情形。“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的轰鸣声”从声音的角度描绘,“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惊人的速度,“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稳稳地停了下来”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
⑶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阅读文本可知,?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的作用: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④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⑷要能对所给材料作整体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解答此类题目,要准确、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结合课文内容和历史可知:辽宁舰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试验并取得重大成功,使中华民族近百年的梦想得以实现,是中国人在富国强兵道路上一个重大的胜利,所以说,这次成功着舰振奋人心。然后从“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方面回答。
故答案为:⑴①揭示我国航母舰_è?????é????????è?°_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强军的梦想,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的难题。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⑵①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_??????????????????_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②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稳稳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
⑶①表现人们对我国_è?????è?°è?????é??_次着舰的关注。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④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⑷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_è?????????????????_华民族先后遭受到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经历了百年屈辱。惨痛的历史教训让中国人民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富国强兵,一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辽宁舰”舰载机首次着舰并获得成功的过程,这是中国人民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一次大胜利,所以振奋人心。②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了中国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
【点评】⑴本_é??è??????????????_解重要语段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在了解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相关语句的意思,分析运用的表现手法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再结合具体句子分析词语表现了什么/表达了某种感情/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这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文章构思及写作方法的系列知识。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主题以及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文章主题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文章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理解文章主题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
??? 2016年2月11日,农历小年,下午6点,河南开封。
??? 马保东与马奋勇挤坐在一张沙发上,兴奋地规划着今后的合作。
??? 二人都姓马,兄弟相称,但不是亲兄弟。哥哥马奋勇是汉族,新疆哈密人;弟弟马保东是回族,河南开封人。
??? 这“兄弟”二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又经历了些什么?故事还得从20年前说起。
??? 1995年,马保东21岁,因做肠衣生意与长他一岁的同行马奋勇在河北省有一面之交。两人相互欣赏对方的实诚,一见如故。
??? 河北分手不久,马保东只_è??è????°?????????_找当时在哈密地区牧工商联合总公司肠衣厂工作的马奋勇。马奋勇在生意和生活上给了马保东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马保东到新疆进货,货款足时就在当地付;不够时,货到河南出手后再付,有时连个欠条都不用打。
??? 1997年,马保东在新疆进了50多万元的货,资金缺口不小。马奋勇便拿出积蓄,又东拼西凑,借给马保东16万元。
??? 没料想_???è?§??°?????????_行情大变,肠衣价格狂跌不止,马保东顿时倾家荡产。此后的一年,马保东东挪西借,还了马奋勇近11万元,剩下的5.3万元再也无力偿还了。
??? 在新疆,马奋勇的肠衣生意也陷入了瘫痪,父亲又重病卧床,家中债台高筑。
??? 1998年_???é?????????????°_马保东在开封县杜良乡扫东村的家,“想看看保东弟能不能再还一点儿”。当看到马保东的窘境,他一个“钱”字未提,便转身踏上西行的列车,随后便到蒙古国寻求生意,一去就是13年。
??? 两“兄弟”自此失联。
?? ?2003年,马保东东山再起。“生意是越做越大,但找不到马哥,还不了欠款,这事儿真成了我的心病!”马保东说。
??? “马奋勇”_???5????????????_成了马保东父子、兄弟那些年时常念叨的词儿。2008年,马保东的哥哥刚学会上网,便试着在网上寻人。弟兄俩没事就在网上“敲”“马奋勇”,一“敲”就是近4年。
??? 2011年底,已_???è????¤?????????_农牧畜产商会会长的马奋勇,受家乡邀请返乡创业。半年后,他注册成立了喀尔里克畜牧开发有限公司。没多久,作为公司总经理的马奋勇便被保东的哥哥在网上给“敲”了出来。
??? “哥,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保东,欠你5万多元的保东啊……你让我找得好苦啊!”电话里的马保东激动得语无伦次。
??? “哥,我终于能还你钱了。我要还本钱!还利息!还要加感情!我要还你100万!”马保东一口气说了好几个“还”。
??? 电话那头的马奋勇也十分激动,连说:“使不得,兄弟,使不得。说真的,失而复得的朋友比失而复得的金钱更珍贵。”
??? “兄弟”通话的当天,马保东就往哈密汇了10万元。他告诉马奋勇,剩余的90万元一分不动放在那里,等马哥来河南做事时用。
(1)本文使用倒叙手法有什么效果?
(2)马氏兄弟的诚信主要表现在哪里?
(3)说说新闻标题的作用。
(4)本文是“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的重点稿件,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请你具体分析一下。
答案: (1)①马氏兄弟_??????????????????_作本是事件的结局,这样开头,能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用近期事件开头,也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
(2)马奋勇的诚信:马保东进货货款不够时,货出手后再付款,有时欠条也不用打给马奋勇;马保东资金缺口不小,马奋勇借给他16万元;马奋勇看到马保东的窘境,债台高筑也不提钱;拒绝马保东的100万巨额还款。马保东的诚信:在全国遍寻马奋勇;从2008年开始网上寻找马奋勇;要还给马奋勇100万;汇给马奋勇10万元,还给他留着90万元做事的钱。
(3)本文标题概括了主要事件,“兄弟”加了引号,暗示读者他们并非亲兄弟,“二十年”强调了时间跨度大,突出了“诚信”的价值和意义。
(4)马氏兄弟其人其事都是平常的,但是他们身上体现了诚信的力量,他们的故事包含了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汉之间的民族团结、“一带一路”经济对社会经济及人们生活的影响等诸多当下社会公众关注的新闻元素。 21*cnjy*com
考点: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文章标题及其作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小见大,记叙顺序
解析:⑴所谓_??????????°±??????_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这种倒叙手法,容易产生吸引人注意力的效果。开头就像马氏兄弟二十年后的合作本是事件的结局,除了吸引阅读兴趣外,也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⑵通读全文,整体把握,_??????????????????_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马氏兄弟的诚信主要表现要分别作答:马奋勇的诚信表现在货出手后再付款,有时欠条也不用打;拒绝马保东的100万巨额还款。马保东的诚信表现在全国遍寻马奋勇;网上寻找马奋勇;要还给马奋勇100万等。读懂文章情节并能概括出来是作答的关键。
⑶新闻标题,_????????°é????????_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要抓住关键词分析。“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这一标题,整体上概括了新闻的主要事件。而“兄弟”加了引号,具有特殊意义,说明他们并非亲兄弟。“二十年”强调了时间跨度大,突出了“诚信”的价值,对“诚信”的坚守。
⑷ “小”是指马氏兄弟其人_??????é???????????_的。“大”是说他们身上体现了诚信的力量,他们的故事包含了诚信友善、民族团结、“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等。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是文学创作最常见的方法。
故答案为:⑴①马氏兄弟二十年后的合作本是事件的结局,这样开头,能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用近期事件开头,也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
⑵马奋勇的诚信_???é????????è??è?§_货款不够时,货出手后再付款,有时欠条也不用打给马奋勇;马保东资金缺口不小,马奋勇借给他16万元;马奋勇看到马保东的窘境,债台高筑也不提钱;拒绝马保东的100万巨额还款。马保东的诚信:在全国遍寻马奋勇;从2008年开始网上寻找马奋勇;要还给马奋勇100万;汇给马奋勇10万元,还给他留着90万元做事的钱。
⑶本文标题概括了主要事件,“兄弟”加了引号,暗示读者他们并非亲兄弟,“二十年”强调了时间跨度大,突出了“诚信”的价值和意义。
⑷马氏兄弟其人其事都是平常的,_????????????è?????_体现了诚信的力量,他们的故事包含了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汉之间的民族团结、“一带一路”经济对社会经济及人们生活的影响等诸多当下社会公众关注的新闻元素。
【点评】⑴本_é??è??????????????_叙的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文字这样开头,能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用近期事件开头,也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
⑵本题考查评价人物性格和概括情节。答题时应注意,围绕“诚信”的表现,概括主要事件,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⑶本题考查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分析记叙文题目妙处,首先要反复阅读文本,了解作品内容,品味作品主旨,然后从题目的修辞(比喻、象征、一语双关等)方面,分析题目的作用或深层含义,标题主要从词语的表达效果角度分析,“兄弟”加了引号有特殊含义,“二十年”表明经历时间长,更能突出人物精神的可贵。
⑷本题考查赏析以小见大的写法。答题时应注意,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从平凡的细小的事件中体现人物的精神和品格。好处是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使得人物形象丰满,感情细腻,有血有肉,有精气神。答题要点:体现了诚信的力量,包含了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的典范。
四、综合题
11.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新华社联合国_2015???2_月26日电??? 第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该决议决定联大将于5月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认可各会员国对反法西斯战争有各自的胜利纪念日,决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人类,特别是亚洲、欧洲等地区民众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
根据以上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
(3)材料三: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_??????????????????_行了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威军威,凝聚全民力量。
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
网民“春春lucya” :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网民“老朱”_???è??????¤§é?????_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未来的“集结号”。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是今非昔比,一个喊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_??????????????????_对如此盛大的活动一定给予了热切的关注,请你也针对9?3胜利日大阅兵活动发表你的感言。(至少用上1个成语)
(4)2015年_9???3?????????_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首发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拉开帷幕。下图是抗战小型张《大刀进行曲》的画面,如果你是纪念邮票的设计者,你会在这枚邮票中设计哪些环节呢?请说一下你的构想。(100字左右)。
答案: (1)联大_é??è??????????????_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
(2)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洲许多国家死亡人数众多,损失惨重。②在抗战中,中国的死亡人数最多,超过千万。③战争给被害国带来极大的伤害,施害国日本也未能幸免。
(3)①人民军队以严整的军容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全世界目光的检阅,那场景怎不让人热血沸腾?为祖国欢呼,祖国万岁!②看到满载抗战老兵的车辆开过天安门广场,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国共抗战老兵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因为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③钟声和礼炮响起,我不禁百感交集,山河长城,血肉长城,所有的付出,当有今日。
(4)画面以《大刀进行曲》雕塑、长城、红绸、和平鸽为主要元素,展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主题,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活动标识相互呼应,融为一体。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考点:漫画释义,新闻概括,材料探究,见解表述,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解析:(1_????????????è?????_的一种传统题型。考试经常考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导语、提取主要信息、拟写新闻标题。怎样拟写一句话新闻呢?1、题文一致;2、一语破的;3、简洁明快;4、旗帜鲜明;5、生动活泼。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的什么事”。此题可抓住导语“第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 ,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压缩即可。
(2)此题属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如此题以“二战时期亚洲某国伤亡人数”为陈述对象。找到“国家”“伤亡人数”及“百分比”栏目,可归纳:“在抗战中,中国的死亡人数最多,超过千万”、“战争给被害国带来极大的伤害,施害国日本也未能幸免”等结论。
(3)写感言。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材料,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答案不能脱离阅兵的意义这一主题。
(4)此题属于图片类,图片有解说和描述,解说注意照顾到图片中的所有的内容,然后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描述图片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描述图片中的对象的特征,内涵等,同时注意一些修辞的要求,此题属于描述图片类的题目,注意“突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这个中心。仔细观察画作,把画面上的内容分层次或方位用说明性语言描述出来,综合画面内容,把画作寄寓的感情或深刻含义表达出来。即图片是怎样把“热爱和平、维护和平”这个主题突显出来的。
【点评】新闻导语即消息的开头,它以极其简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提纲挈领,牵引全文,吸引读者。导语一般情况下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