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藤野先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 藤野先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31 12:2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藤野先生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发髻(jì)     匿名(nì)
樱花(yīng) 裹脚(guǒ)
B.凄然(qī) 诘责(jí)
喝采(hè) 掌故(zhǎng)
C.挟带(xié) 摧残(cuī)
瞥见(piě) 映衬(yìng)
D.呜呼(wū) 不逊(sùn)
宛如(wǎn) 落第(luò)
2.下列句子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绮形。
B.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C.有时候我常常想:他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悔,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
D.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晚会上这些笑中有泪的喜剧让观众在抑扬顿挫的故事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B.一时间,漫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消息。
C.小华的妈妈对小华在考试中所犯下的错误深恶痛疾,急忙找他来询问。
D.这些老爷们不拿我的主人当正人君子看,叫你来盯他的梢,这还不够,还要千方百计阻扰人家,我真替他们难为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
B.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C.在今天的教研活动中,有三十多个学校的老师在我们班听课,场面盛大,同学们都情绪高涨。
D.科技改变生活,人们只需通过手机镜头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人脸识别的身份注册、认证、登录等。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②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
③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④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⑤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
⑥凡是愚弱的国民
A.⑤⑥④②③①B.②③⑥④⑤①
C.⑥②③④⑤①D.⑤①⑥④②③
6.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反语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C.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D.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
7.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使之与上下文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一个人的教养更多地体现在与人交往中。是心平气和,还是心浮气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可一世,还是退让慈悲?
阅读课文“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部分,回答问题。
8.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中,“我”为什么会“吃了一惊”,又为什么会“感到一种不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部分在刻画藤野先生形象时,作者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高贵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部分中,已经过了20年的“我”对“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的时间还记得那么清楚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范爱农(节选)
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一天,我忽而记起在东京开同乡会时的旧事,便问他:
“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你还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
“你那时之前,早知道我是谁么?”
“怎么不知道。我们到横滨,来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么?你看不起我们,摇摇头,你自己还记得么?”
我略略一想,记得的,虽然是七八年前的事。那时是子英来约我的,说到横滨去接新来留学的同乡。汽船一到,看见一大堆,大概一共有十多人,一上岸便将行李放到税关上去候查检,关吏在衣箱中翻来翻去,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便放下公事,拿着仔细地看。我很不满,心里想,这些鸟男人,怎么带这东西来呢。自己不注意,那时也许就摇了摇头。检验完毕,在客店小坐之后,即须上火车。不料这一群读书人又在客车上让起座位来了,甲要乙坐在这位上,乙要丙去坐,揖让未终,火车已开,车身一摇,即刻跌倒了三四个。我那时也很不满,暗地里想:连火车上的座位,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自己不注意,也许又摇了摇头。然而那群雍容揖让的人物中就有范爱农,却直到这一天才想到。A.岂但他呢,说起来也惭愧,这一群里,还有后来在安徽战死的陈伯平烈士,被害的马宗汉烈士;被囚在黑狱里,到革命后才见天日而身上永带着匪刑的伤痕的也还有一两人。而我都茫无所知,摇着头将他们一并运上东京了。徐伯荪虽然和他们同船来,却不在这车上,因为他在神户就和他的夫人坐车走了陆路了。
B.我想我那时摇头大约有两回,他们看见的不知道是哪一回。让座时喧闹,检查时幽静,一定是在税关上的那一回了,试问爱农,果然是的。
12.根据文意,简要概述文中二人分别后到再见时范爱农的生活境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简要概括范爱农“现在爱喝酒”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文意,分析文中画线的AB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节选部分说说范爱农是个怎样的人,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不同的穿着打扮和相貌,能反映出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抓住了“清国留学生”的“大辫子”这一外貌特征表现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习这种写法,描写一个你印象深刻的人物的外貌特征,并由此折射出他(她)的内心世界。(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________》,文中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
(2)关于这部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参考答案
1.A 2.D 3.D 4.D 5.C 6.A 7.(示例一)是居高临下 还是谦恭含蓄 (示例二)是彬彬有礼 还是指桑骂槐 (示例三)是勇于担当 还是怨天尤人
8.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 9.“吃了一惊”是因为藤野先生竟然为一个弱国留学生细心地添改讲义;因为“我”的讲义错误多,让先生费神,所以“我”“感到一种不安”。 10.采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11.表明作者对先生的感情很深,也很敬佩他。
12.由于没有学费,不能再留学。回到故乡之后,又受到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13.他现在爱喝酒是由于他生活困顿和人生的不得志。他的衣着反映了他的寒素,而他“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又表现出他的不得志。 14.A.说明在作者心中范爱农也是一位英雄,他与烈士同享追奠,表达了对范爱农的怀念之情。B.“一定”是推测,正是在推测中折射出一种郑重,表达对志士仁人的缅怀、崇敬与深深歉意。 15.范爱农是一个孤傲、正直、追求革命的爱国者。选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范爱农的同情。
16.(示例)那是个乞丐。看上去大概30来岁,脸上却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她身上只穿着单薄的两件衣服,在寒风中微微颤抖。又一阵风吹过,她把怀中的婴儿搂紧了些。那大概是她的孩子吧,用两床被子裹着,偎依在母亲的怀里。或者说,是母亲偎依在孩子身上。她紧紧地靠着孩子,搂得很紧,恨不得把自己的体温分一半给孩子,却忘记了自己是坐在这冰冷刺骨的水泥地上,寒风毫不留情地肆虐着……
17.(1)朝花夕拾 阿长(长妈妈)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