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文题链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________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拨】
一、“定”要与“移”结合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时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移步换景,即从城内写到城外山村雪后的景色,在不同的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这样济南美景的整体感就凸现出来了,这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冬天济南“温晴”的特点。
二、“虚”要与“实”结合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绘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
因此,在“实写”之时,要适当进行“虚写”。如有一篇文章《雨中》里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作者由眼前的“马路”“车辆”,联想到“绸带”“小船”,这种虚实相间的手法,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中,由果园中满树的繁花,想到“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种由实到虚的手法,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也使文章的境界开掘得更深。
三、“动”要与“静”结合
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出的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如有一篇题为“傍晚”的文章,小作者写被晚霞笼罩着的山顶、树和望海亭,它们是“静”的,而望海亭上空飘动的云彩却是“动”着的,它们“一会儿像人,一会儿像狗,不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匹奔驰着的枣红马,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引颈啼鸣的雄鸡……”小作者把动态和静态结合起来描写,静态美和动态美交相辉映,把晚霞描述得十分可爱。
四、“浓”要与“淡”结合
苏东坡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一审美观念告诉我们:描摹景物不可只“浓”或只“淡”,而是应该“浓”和“淡”相配,适宜得当。“浓”就是要浓墨重彩,即对景物的某一部分进行精雕细刻;“淡”就是轻描淡写,即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勾画出景物的特征。
怎样做到“浓”和“淡”相宜呢?“浓”绝不是事无巨细都需花费笔墨,“淡”也绝非都寥寥数笔,简笔勾勒,而应该根据主题的需要,分清主次,恰如其分地进行选择。对于那些与主题或所要表达的情感关系密切的景物要泼墨浓洒,也就是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从性质、形态、大小、色彩、声响、滋味等方面着力描绘,使之鲜明、具体和生动。与主题有着间接关系的则要淡墨勾勒,使之简洁、传神。
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点,简笔勾勒,传神地勾画出了春景的轮廓。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在描画春风图时,为突出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首先借助触觉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再借助嗅觉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最后借助听觉写鸟儿“清脆”“宛转”的鸣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这样,从多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具体生动,美妙感人。
五、“景”要与“情”结合
物是客观的,若不能给“景”自然地烙上“情”印,这样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动人心魄的目的。其实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的,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染,情是灵魂,景是载体。这就要让景与情有机融合,只有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融入作品中去,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那么如何为情感的抒发找好“婆家”,使之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呢?关键是要挑选好景物。所选取的景物具有的特点必须与我们抒发感情的主旨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正所谓“亮景写喜情,暗景写悲情”。如鲁迅在《故乡》一文中是这样描写故乡的:“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枯萎的野草,没能享受阳光雨露,在寒风的摧残下,只能是“断”了,“抖”着。一个“断”字,何等伤痛;一个“抖”字,何等凄惨。这两个字由静到动,又是何等传神。此情此景,“我”为故乡的颓败而伤心之情已跃然纸上。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景与情可谓是有机交融。
【佳作借鉴】
我爱春季
我爱骄阳似火的夏季,也爱果实累累的秋季和白雪皑皑的冬季,但我更爱阳光明媚的春季。
泉水叮咚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踏着小脚丫来了,她似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羞答答的,闪着黑扑扑的大眼睛,想把这刚经过冬姑娘清洗过的世界尽收眼底。
看,春姑娘一来,泉水小哥笑哈哈的,似乎在说着:“春姑娘,你来弹琴,我来伴奏。”于是泉水向远方流去,带着春的气息,把春的欢乐向远方传播。
啊,不只是泉水,其他的动物们也欢快地出来迎接她。蛇先生挺着细长脖子的头呈S形爬着;小鸟站在树枝上,咿咿呀呀地亮出金嗓子,引来其他动物的围观;蝴蝶也不甘示弱,翩翩起舞,在天空中筑起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看,春的乐章多么美妙。
生机勃勃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小草可是作为春天的标志呀!看,那一个个小脑袋睁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探着头、挺着腰钻出土壤,这是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
树木也换上新衣服了,他们身上的衣裳已经由原来红色的落地衫变成一件绿意盎然的长袖。
小花也不甘示弱,她们一个个花枝招展地随风起舞着,那样子可真是楚楚动人。
看,春的生命多么顽强。
百花盛开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瞧,这一丛、那一簇的花小姐,似乎是在参加舞会。皎洁月光下,伴随着青蛙先生的美妙歌声,花小姐们一个个争奇斗艳的:梨花姑娘身着一袭白裙,淡雅悠然;牡丹小姐穿着红色的长袍,妖艳绝伦;桃花夫人虽然年纪大了,但披上粉红色的披肩,略施粉黛,也是一位风韵犹存的美人。
看,春天的色彩多么丰富。
我爱春天,爱的是她的泉水叮咚;我爱春天,爱的是她的生机勃勃;我爱春天,爱的是她的百花盛开。
精彩点评:
观察细致,语言优美。作者笔下的春花,各有各的情态,各有各的美,无论是叮叮咚咚的泉水,还是生机勃勃的小草,抑或是万紫千红的花儿,都异彩纷呈,令人沉醉。
多种修辞的运用使对景物的描写更加生动形象,长句、短句交错出现,使行文活泼。此外,文中每个部分均以诗句开头,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使行文结构鲜明。
【写作特训】
1.“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擦亮慧眼,去发现自然中的美、书写大自然之美吧!
请以“这一处风景独好”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
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将“________,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作为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