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本模块主要章节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4章种群和群落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养料、氧气
代谢废物
外界水环境
组成我们躯体的绝大多数细胞没有直接和外界环境接触,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那这些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什么?
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体液的概念
血液
,血浆,血清
人体不同细胞所处的环境:
组织细胞___________
毛细血管壁细胞______________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______________
血细胞______________
组织液
血浆和组织液
淋巴和组织液
血浆
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
毛细淋巴管
毛细血管
请将人体、细胞、内环境、外环境、细胞外液填入相应位置
细胞
内环境
人体
外环境
细胞外液
构建模型
判断内环境成分方法
1.有孔道与外界环境相连接的结构中的液体不属于内环境;如眼泪,消化液,尿液,唾液淀粉酶等;
2.细胞内及细胞膜上的结构不属于内环境;如载体蛋白;血红蛋白;DNA聚合酶;呼吸酶等
血红蛋白
血浆蛋白
消化
酶
呼吸酶
胰岛素
载体蛋白
抗体
麦芽糖
葡萄糖
(在红细胞内)
(在消化道内)
(在细胞内)
(细胞内)
(在消化道内)
判断:哪些物质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
属于内环境
属于内环境
属于内环境
属于内环境
判断序号属于哪种体液成分;ABCD属于哪种细胞
判断ABCD属于哪种成分
血浆的化学成分
水分进出人体血红细胞的状况
水分渗透的方向:
低浓度溶液
高浓度溶液
低渗溶液
高渗溶液
等渗溶液
等渗溶液
组织水肿
细胞外液
(内环境)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红肿?
H2CO3/NaHCO3缓冲对—维持血液酸碱度稳定
乳酸钠
+NaHCO3
+H2CO3
呼吸中枢
呼吸运动增强、增加排气量、排出CO2
H2O+CO2
蔬菜水果中的Na2CO3进入血液
Na2CO3
+H2CO3
NaHCO3
过多的NaHCO3由肾脏排出
机体剧烈运动
乳酸
H2CO3
P4
1、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
2、HCO3-、HPO42-可能起什么作用?
资料分析与讨论
Na+、Cl-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
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外界环境中的物质
食物
O2
CO2
尿液
废物
循环系统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皮肤
呼吸系统
重吸收
内环境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
内环境
O2和营养物质
CO2和代谢废物
外界环境
各个器官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皮肤
内环境
内环境
内环境
外界环境
内环境
本节要点: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体液——人体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GO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体液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内环境
二、细胞外液成分比较
(1)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
(2)最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离子的含量有关
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温度:一般维持在370C
四、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
1、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的参与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
强化训练
2.右图①、②、③、④是构成人
体体液的不同成分,请据图回答;
(1)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
为________,它是由图中________
(填代号)构成的。
(2)四种体液中,CO2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填代号)。
(3)当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含量减小,导致[ ]______
增多,出现组织水肿。
(4)当人进食1小时后,②液中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会迅速________。
(5)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环境
②③④
①
③
组织液
下降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