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1 5.2 其他植物激素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1 5.2 其他植物激素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9-02 16:5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其他植物激素
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洒到健康水稻幼苗上,不感染赤霉菌,也表现出恶苗病的症状
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有以上效应的活性物质——赤霉素(GA)。
赤霉素的发现过程
1926年,水稻感染了赤霉菌?植物疯长?
赤霉菌产生的物质使水稻患恶苗病,这种物质能促进植株增高;
推测
演绎求证
发现在植物体内也存在天然的赤霉素,并成功提取。
恶苗病
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健康的植株高50%,患病植株结实率很低。
能肯定赤霉素是植物激素?为什么?
不能。因为植物激素应该
是植物自身产生的调节物质,这时,还没有证明植物自身能合成这种物质。
五类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
植物激素
主要合成部位
分布
生理作用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芽、幼根
普遍存在于植株体内
(1)调节细胞的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与植株增高;(2)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
细胞分裂素
根尖(较多)、茎尖(较少)
主要分布于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如茎尖、根尖、未成熟的种子、萌发的种子、生长着的果实
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生长,延缓叶片的衰老等
脱落酸
根冠及萎蔫的叶片
各器官、组织中都有,将要脱落或休眠的器官和组织中较多,逆境条件下会增多
(1)最重要的生长抑制剂,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与种子的萌发;(2)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
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位
广泛存在于植物体,成熟的果实含量最多
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脱落等
其他植物生长物质
植物激素有五大类,即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和脱落酸。此外,油菜素甾体类、茉莉酸类、水杨酸和多胺类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其中油菜素内酯被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能促进茎、叶细胞的分裂和扩展,促进花粉管伸长,种子萌发等
请问:下图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1、 IAA只促进核的分裂而与细胞质的分裂无关 。
CTK——促进细胞质分裂。
GA缩短细胞周期中的G1期(DNA合成准备期)和S期(DNA合成期)的时间,∴加速细胞的分裂
2、GA促进种子萌发;ABA抑制种子萌发。
3、在生长素浓度升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在乙烯浓度升高时,又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
请根据以下事实,概括激素间的关系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如何变化?
在此过程中有几种激素都分别发挥怎样的作用?
通过分析材料指出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均对种子萌发起促进作用;脱落酸起抑制作用
种子萌发过程中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且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激素绝对量,而是激素间比值。
从 图 可 以看 出 ,珙 桐 种 子 中 GA/ABA、KT/ ABA、IAA/ABA 的 比值 随着胚根伸 长而逐渐增 大。 其 中 GA/ABA 比值 变 化 最 为 明显 ,相 比 于未 破壳种子 ,在幼 苗 阶段 GA/ABA 比值 增 加 了 l5倍 多 。 除刚破壳 种子 略低外 ,KT/IAA 比值 在 其 它 几个 阶 段 变化不 大 。
设计实验探究赤霉素和脱落酸在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根据已有知识,提出假设:赤霉素和脱落酸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为拮抗作用
试验材料——小麦种子;实验试剂——赤霉素和脱落酸母液(1g/L)
实验设计相关原则——对照原则、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和重复性原则。
实验设计方案:设置四组处理——①蒸馏水②赤霉素③脱落酸④赤霉素+脱落酸
注意相关细节:
浓度问题——①根据学已有知识:植物激素微量高效,在进行试验时需将母液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并将两者不同浓度组合(0\1\10\100 mg/L)
②检测的生理指标——萌发率
对实验结果作出预期——赤霉素与脱落酸若为拮抗作用,则赤霉素能抵消部分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混合处理效果介于赤霉素和脱落酸单独处理效果之间,明确实验目的。
通过分析曲线,思考讨论,找到突破点,通过将相同时间赤霉素各浓度处理组的萌发率与空白对照(蒸馏水处理组)进行比较,得出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且100mg/L促进效果最显著;
不同处理12h后测得萌发率原始数据及数据处理过程
脱落酸对种子萌发影响曲线图
通过分析曲线,思考讨论,得出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且100mg/L抑制效果最显著。
展示:赤霉素和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曲线图(以赤霉素100mg/L和脱落酸100mg/L为例)
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合,假设正确,得到结论——赤霉素和脱落酸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为拮抗作用
设计实验探究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根据已有知识提出假设,推测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在种子萌发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对实验结果作出预期——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若为协同作用,则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混合处理萌发率高于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单独处理效果
赤霉素对种子萌发影响曲线图 细胞分裂素对种子萌发影响曲线图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种子萌发影响曲线图
发现与预期相符,得出结论: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为协同作用。
对照组种子也能萌发是由于内源激素的作用
作用类型
作用概念
作用激素(部分)
生理表现
增效作用
(增强作用)
一种激素可加强另一种激素的效应。
生长素和赤霉素
生长素促进生长、赤霉素促进植物节间的伸长。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细胞分裂素加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脱落酸和乙烯
脱落酸促进脱落的效果可因乙烯而得到增强。
拮抗作用
(对抗作用)
一种激素的作用被另一种激素所阻抑的作用。
生长素和赤霉素
生长素促进不定根的形成,赤霉素作用相反。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促进顶端优势,细胞分裂素相反。
生长素和脱落酸
生长素促进器官生长;脱落酸促进器官脱落。
脱落酸和赤霉素
脱落酸促进休眠,抑制萌发;赤霉素作用相反。
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促进衰老、脱落;细胞分裂素起延缓作用。
协同作用
两种激素所占比例不同,作用效应不相同。
生长素IAA
赤霉素GA
IAA/GA比例高,有利木质部的分化;低则为韧皮部的分化。
生长素IAA
细胞分裂素CTK
IAA/CTK比例高,诱导根分化;低则诱导芽分化。
反馈作用
一种激素的作用受另一种激素的调节,或促进,或抑制。
乙烯和生长素
生长素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乙烯则抑制生长素的合成,或提高生长素氧化酶的活性,或促进生长素的分解,或阻碍生长素的运输。
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
分析下面两图,有什么共同点?你能得出哪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