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1 5.4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1 5.4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9-02 16:5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植物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植物激素收到某一个或几个外界因素的作用信号以后,就会打开位于植物某个器官的几个或多个基因,产生相关的生物酶,催动对应的生物化学反应,或合成或降解细胞内的生化物质,最后表达出植物器官的生长或衰老等。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等以增加细胞数量和体积促进植物生长为主,脱落酸和乙烯则以加速细胞发育的方式,来逃避或对抗外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胁迫。
这些激素之间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作用于植物体,使植物体向着同一个目标发育,生产出更多的种子。
第四节环境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调节的基本方式
1、基因调节:通过信号诱导相关的基因表达,调控生长发育。诱导信号分为:外部信号如阳光、温度、重力、日照长短等;内部信号如激素、电、水。
2、化学信使:主要的内部因子化学信使──激素。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
3、电信使调节:植物体内电信使时常以电化学波的形式传递,以快速、通用、效用短暂为特点。在植物体内,它可以和化学信使协作发挥效应。如植物记忆与生物电变化及破案。
4、水信使调节:植物体内水势的变化也可作为一种信息,并迅速传递,以调节相关生命活动,适应环境变化。如气孔的开关调节、干旱时叶子的闭合等。
Garner和Allard于1918年测量日照长短对植物生长开花的影响实验,实验用的小暗室(A)和1919年实验用的大暗房(B),大暗房外边植物生长箱下装有铁轨和滑轮,方便将植物移进和移出暗房。(C)经过室内黑暗处理的大豆已开花结果(左),而室外生长的大豆还没有开花(右)
早在1952年,美国科学家Borthwick利用红光和远红光交替照射莴苣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实验结果发现,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几乎不萌发,红光(R)和远红光(FR)都能促进莴苣种子萌发,但无论交替处理多少次,只要最后一次是红光,莴苣种子的萌发率几乎是100%,如果最后一次是远红光,莴苣种子的萌发率就只有50%左右(下表)
处理条件
萌发率(%)
Dark
8.5
R
98
R+FR
54
R+FR+R
100
R+FR+R+FR
43
R+FR+R+FR+R
99
R+FR+R+FR+R+FR
54
R+FR+R+FR+R+FR+R
98
红光(波长为560 ~ 690 nm)能够促进莴苣种子萌发,而远红光(波长为690 ~ 780 nm)则抑制种子萌发。
用红光和远红光交替照射种子,种子的萌发率取决于最后一次照射的光的波长。就好像植物中存在着一个开关,红光让开关保持接通的状态,而远红光让开关保持断开的状态,开关接通与否由最后一次操作来决定。Borthwick等猜测这个开关应该是一个色素,这种色素具有两种可相互转换的形态。这种对光作出的响应、吸收光的受体后来科学家证实并称为“光敏色素”。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光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在细胞膜上,对红光和远红光有吸收并产生逆转作用色素蛋白复合体,参与植物光形态建成,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叶片中有一种专门感受、传递和转化光照信号的光敏素系统,其实也是一些能够随着光照波谱变化进行可逆性转化的蛋白质。当不活跃的Pr蛋白吸收红光以后,摇身一变,成为非常活跃的Pfr蛋白,Pfr蛋白再与其它蛋白质一起转移到细胞核中打开光调基因,表达出对应的生理性变化,合成更多的化合物;当Pfr吸收了远红光以后,立即转化为Pr蛋白,关闭基因的调节,叶片停止光合合成
调控机制
在植物上的光受体接收到来自环境中的光信号之后,会把这种信号逐级传递给下游的关键转录因子,从而调控植物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介导植物的光形态建成。
树木在不同季节因为气温降水等的环境不同其生命活动也随之变化;春夏降雨多,气温相对较高,植物生命活动旺盛处于生长期,植物从根部吸收的以水分为主的养分较多,形成层中的导管,筛管发育较粗,而秋冬季节,植物生命活动缓慢,处于生长后期,形成层发育缓慢。处于生长期发育的,称为早材或春材,处于生长季节后期发育的,称为晚材或秋材
你知道年轮形成的原因吗?
外界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温度三基点与植物的原产地有关。
作物 最低温度 最适温度 最高温度
水稻 10~12 20~30 40~44
小麦 0~5 25~31 31~37
南瓜 10~15 37~44 44~50
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春化作用
春化的主导条件
低温
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生长的最适温度: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
协调最适温度:使植株健壮生长的适宜温度。常要求在比生长最适温度略低的温度下进行。
生长还需要昼夜变温。如番茄,在昼夜温度恒定为25℃下,生长较快,但在昼温26℃,夜温20℃下,则生长更快。
生长的温周期现象(thermoperiodicity of growth)
在自然条件下,有日温较高和夜温较低的周期性变化反应现象。
重力
感受重力的物质?
淀粉——平衡石假说
IAA
甲. 根冠不切除(对照)
乙. 根冠全切除
丙. 根冠下半部分切除
丁. 根冠上半部分切除
设计实验,验证植物根向地性的感受部位在根冠(参考提示)
如果进一步验证是钙离子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请说出实验思路(提示)
EDTA的作用是去除与其临接部位的 G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