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8 10:2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40分)
名句默写。(10分)
(1)千里之行,

(2)木受绳则直,

(3)千里之堤,

(4)工欲善其事,

(5)
,死而后已。
(6)良药苦口利于病,

(7)
,不为瓦全。
(8)
,荒于嬉
(9)芳林新叶催陈叶,

(10)
言必信,

2.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根据汉字写出拼音。(4分)
东京奥运会女排资格赛最后一场中国队对阵土耳其队,当朱婷高高跃起时,现场的中国观众一齐qiáo(
)首而望、
bǐng(
)息敛(
)声,砰地一声,强攻得分,中国女排强势冲进东京奥运会。为了这一天,多少人殚(
)精竭虑啊。
qiáo(
)首而望、
bǐng(
)息敛(
)声、殚(
)精竭虑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2019年2月4日晚,万众瞩目的春晚正式拉开帷幕,三大分会场各具特色的场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B.鲁迅的文章针砭时弊,振聋发聩,催人猛醒。
C.中国人每年“舌尖上的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D.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兴冲冲跑去银行汇款,见到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才如梦初醒。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B.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⑤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②④①③⑤
B.①③④⑤②
C.②④⑤③①
D.①④⑤③②
6.综合实践(8分)
本报讯(记者杨升
通讯员王凯李波)从上周开始,江汉区城管部门在辖区人口稠密区域增设了42个非机动车停车位,这些停车位都可供共享单车停放,但并非专属。昨日,记者走访了部分停放点,采访中市民表示,希望能设置共享单车专属停车点位。
通过前期多次调查、研究,江汉区城管部门拟定在辖区内的京汉大道、解放大道、青年路、香港路等20条主次干道共设置42个单车停放点,主要集中在商场、医院、学校、地铁口、客运站等共享单车“曝光率”高的区域,且多数停车点位为新增。
(1)本则消息的导语是:
。(2分)
(2)请给这则消息加一个标题。(2分)
(3)假如你是《长江日报》社的一名记者,想就此事采访江汉区城管部门的张主任,你准备向他提出什么问题呢?(至少两条)(2分)
(4)江汉区某中学的学生小明,星期五放学后,将共享单车骑回家,停放在自家楼下,准备下星期一再骑车返校。针对此事,有网友留言:“共享单车是造福大家的,不是你一个人的。”“我希望我们都能换位思考,文明接力。”对小明的这种行为,你有什么看法?请也晒一晒你的留言。(2分)
7.
名著阅读。(12分)
(1)美国著名记者
在《
》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作者对
(哪一事件)的评价。(3分)
(2)
(作者)的《长征》是一部非常突出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作者认为“_____________,这是长征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遗产。”(2分)
(3)读了名著《飞向太空港》,我们了解到西昌是
自治州的首府,具有亚热带高原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只有十七摄氏度,故“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享有“
”之美称;又因为一年四季,绝大部分时间都可见到硕大明亮、圆润清澈的月亮,故又被称为美丽的“
”。(3分)
(4)“这些战士战斗得那么长久,那么顽强,那么勇敢”,请联系原著,请从原著中分别举出红军战十战斗长久和顽强勇敢的两个事例。(情节概述、人物形象)(4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古诗阅读(6分)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
(?http:?/??/?www.baidu.com?/?link?url=jBCewfX-06Q4B4Q2MAw4Ab_by72hh-zgYAyj_HceKoSa9h10uj9t_YSYmno9YE-oskiHoFK8nIiovVoDFUX4d8sBZ1qNtI7HZgvcwBRq2SK2pD1QeMF7O_QYvLt6AhxS"
\t
"http:?/??/?www.baidu.com?/?_blank?)①
(宋)苏轼
(?http:?/??/?www.baidu.com?/?s?wd=%E8%8B%8F%E8%BD%BC&usm=1&ie=utf-8&rsv_cq=%E7%A7%80%E5%B7%9E%E6%8A%A5%E6%9C%AC%E7%A6%85%E9%99%A2%E4%B9%A1%E5%83%A7%E6%96%87%E9%95%BF%E8%80%81%E6%96%B9%E4%B8%88&rsv_dl=0_left_exactqa_detail_28239"
\t
"http:?/??/?www.baidu.com?/?_blank?)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②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③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④。
(选自《苏轼两浙诗选》)
【注释】①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转道秀州返杭时所作。文长老,蜀人,报本禅院方丈。②吴音:指江浙一带方音。③搜句:作诗。④浙东: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七州。
8.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诗中最直接体现这个意思的一句是_
。(2分)
9.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0.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未尝识书具(

②父异焉(

③即书诗四句(

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1.请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2分)
或以钱币乞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3.用自己的话说说: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2分)
14.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4分)
我眼中的方父:
我最想对他说:
15.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请写出两个成语或人物典故。(2分)
例:凿壁借光——(主人公:匡衡)凿壁,凿穿墙壁;偷光,引邻舍之烛光读书。意为家贫而读书刻苦。泛指勤学苦读、十分刻苦的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16分)
游司马祠
郭军平
行走在韩城,庙宇楼阁,行宫故居,历史古迹迹众多,苍松古柏也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耐人寻味,而我总以为它的厚重,源于司马迁。但凡来韩城的人,是绝不会错过游司马祠的。
从韩城芝川镇向东,沿着一条宽阔明亮的柏油大道向前走,越过两边民居,眼界豁然一亮,放眼南望,一座高山巍峨耸立,上面翠柏茂松、郁郁葱葱,若隐若伏的祠宇躺在翠柏的环抱之中。
走过芝秀古桥,一座高大的砖木牌坊映现眼前,遒劲有力的“汉太史司马祠”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踩着青石铺砌的进山之路,踏上十几个台阶,便是正门,门匾一行隶书“汉太史司马迁祠墓”,字体格调清雅,气息高华。进入大门,青石铺砌的小径,迤逦蛇行,直通山顶。道旁青松挺拔,耸入苍穹,松间的山雀清脆的鸣叫给山上带来一片静谧。
登上小坡,眼前顿然开阔,一座宏大的祠堂横亘眼前,走近细瞧,上有“汉草书司马迁格言警句展室”的门匾,房檐周围红漆驳落,参差不齐,显示出风雨沧桑,进入宽敞的展厅内,一座座散发着笔墨清香的石碑赫然入目。环视碑石,兀然林立,但见书体或雄浑奔放,气吞万里;或风行雨散,润色生花;或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或悬崖坠石,惊电遗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行迹,留下了那一份对史圣的留恋和敬仰。回想细构“网罗天下放佚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哪里会想到身后的荣耀和高贵。苍苍莽莽的梁山啊!滔滔不息的黄河啊!孕育了这样一位惊世奇才!
走过“高山仰止”的砖木牌坊,极目仰望,巍峨庄严的司马祠卓然屹立于韩奕坡上,松柏环抱,一片苍翠,踩上凹凸不平的石道,沿着千百年来仰慕者攀登的足迹,经“朝神道”踏上攀登祠墓的石级,石级共九十九级,犹如一条长龙,蜿蜒伸入山顶。拾级而上;但觉山势峭拔,眼界开阔,回望身后,但见黄河远去,川源如画。这超越了人世万物,独居一山的巍峨祠堂啊!伫立在时间的年轮里,默默地向人们倾诉着什么?
饱经风雨剥蚀的“河山之阳”巍然耸立,过此,再上九个台阶,便是被韩城人民誉为“太史高坟”的司马祠。走进祠堂,但见“祠宇堂堂,坊榜将将”,院中古柏参天,花木竞秀,松间鸟鸣啾啾,一片幽静。“史圣千秋”四个大字赫然入目,两旁楹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史记照尘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殿中司马迁坐像,长须飘拂,双目炯炯,刚毅凛然,显示出不凡的抱负和胸怀,殿中碑石林立,多是后人对他的缅怀和评价,其中尤以郭沫若的诗评最最佳。诗云:“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铖,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首诗高度评价了司马迁一生的功绩,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墓由青砖镶砌,上嵌有八卦砖雕,据传为元世祖忽必烈敕命建造。墓顶有一株千年古柏,苍劲盘桓。如巨掌撑天,柏上鸣雀跳跃,叫声凄凉,似在叹惋那一段凄美的历史,墓旁也是古柏环绕,浓荫蔽空,,在千年古柏的近旁,卓然玉立着、一株青翠的柏树,与这株千年古柏相映成趣。随后,我有幸看到了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撰写的《梦碑》一文。其文如下:永徽二年九月,余刺同州,夜静坐于西厅。若有若无,犹梦犹醒,见一女子高髫盛妆,泣渭余曰:“妾汉太史司马迁之侍妾也,赵之平原人,姓随名清娱。年十七事迁,因
迁周游名山,携妾至此。会迁有事去京,妾缟居于同,后迁故,妾亦忧伤寻故,葬于长乐亭之西。天帝悯妾未尽天年,遂司此土。代异时移,谁为我知?血食何所?君亦将主其地不揣人神之隔,乞一言铭墓,以垂不朽。余感悟铭之。铭曰:“嗟尔淑女,不世之姿。事彼君子,弗终厥志。百千亿年,血食于斯。”可惜,如此珍贵的碑拓却没有流传,这段凄美的《梦碑》故事却把人们的神思带到了那悠远的时空,让人们为那位矢志不渝的女子洒一掬同情之泪,更为史公那牺牲许多的悲剧人生而叹惋怜惜。我不由得把那株奇异的柏树与《梦碑》故事联系起来,莫非是随清娱精诚所至,感而有灵吧?鉴于此,故随行赋诗一首以示纪念:
苍苍梁山,郁郁翠柏。
史公之祠,高兮传兮。
悠悠居水,凄凄嘤鸣。
清娱之志,感而有灵。
我们一行下山,已是夕阳西下,眺望身后,已是一片苍翠和辉煌。
16.根据作者的游踪,请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主要景点的名称。(3分)
正门→
→“高山仰止→“河山之阳”


17.文中描写墓顶的千年古柏有什么作用?(3分)
18.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两句诗的理解。(3分)
19.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请赏析它的语言表达效果。(3分)
但见书体或雄浑奔放,气吞万里;或风行雨散,润色生花;或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或悬崖坠石,惊电遗光,
20.有人说“厚重”一词是本文文眼,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4分)
三、作文。(40分)
21.以“他(她)就是这样的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600
参考答案
1.
(1)始于足下(2)金就砺则利
(3)溃于蚁穴(4)心先利其器
(5)鞠躬尽瘁(6)忠言逆耳利于行
(7)宁为玉碎(8)业精于勤
(9)流水前波让后波(10)行必果
2.翘
屏liǎn
dān
3.C
4.C
5.
B
6.(1)从上周开始,江汉区城管部门在辖区人口稠密区域增设了42个非机动车停车位,这些停车位都可供共享单车停放,但并非专属。(2分)
(2)江汉区在共享单车使用密集区新添42个非机动车停车位(2分)
(3)示例:①张主任,你们对新添的非机动车停车位有哪些管理措施?②请问张主任,你们近期有设置共享单车专属停车点位的计划吗?(2分)
(4)示例:“共享单车就是为了更便利大众,爱护公物从你我他做起!”“每个国家发展共享经济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提升国民素质,支持共享经济。”(2分)
7.(1)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红军长征
(2)王树增
坚定的信仰
(3)凉山彝族
小春城
月亮城
(4)红军坚持作战,组织了五次反国民党围剿战役(或红军历时两年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冒着敌人的炮火飞夺沪定桥
8.吴音渐已变儿童
9.表达了诗人对文长老淡泊、安闲生活的羡慕,自己除了作诗之外一事无成的无奈,遍赏浙东山水寄托诗情的愿望。
10.①曾经;②对……感到惊异;③写;④每天。
11.或/以钱币/乞之
12.
①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②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13.
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14.
是一个贪图小利、目光短浅的人;示例:一个人的天资再好,没有后天的教育,也是不能成才的(合情合理即可)。
15.示例:悬梁刺股——孙敬的头悬梁,苏秦的锥刺股,构成这个成语。悬梁,用绳索将头发绑在房梁上;股,大腿。借以形容刻苦学习的精神。
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伤仲永》参考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
(?http:?/??/?www.hydcd.com?/?cy?/?htm5?/?yl4054.htm?),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16.展室
司马祠
司马迁墓
17.渲染了司马庄严、静谧,肃穆的氛围,象征着司马迁迁刚毅凛然、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
18.司马迁的丰功伟绩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千秋万代,名垂青史。这两句诗是对司马迁的高度评价与赞美,他刚正不阿,忍辱含羞,发愤著书,他的《史记》逋古今之变,文史兼美,流传千古!
19.用词形象新颖,化抽象为具体,极富表现力。运用了排比、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生动表现了书体形态多变,风格各异的特点。
20.【示例一】我认为“厚重”是文眼,是因为文章主要写了司马迁的人品和作品对人们的深厚影响,同时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笔墨又丰厚了这里的文化积淀。
【示例二】我认为“厚重”不是文眼,因为这篇游记重在写游览过程,表现作者对司马迁的敬仰赞美之情,而不是韩城的“厚重”。
21.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