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湛江市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13 18:11:02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语文
第二单元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3题;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公祭(jì)???
???杀戮(lù)??
???篡(zuàn)改??
???铸(zhù)兹宝鼎
B.?悼(dào)念??
???大肆(sì)??
???安慰(wèi)???
???祀我国殇(shāng)
C.?妄(wàng)图?
???警惕(tì)?
????抵赖(lài)???
???惨绝人寰(yuán)
D.?呓(yì)语??
????遁(dùn)形?
???彰(zhāng)显??
??振聋发聩(guì)
【答案】
B
【解析】A项,篡(cuàn)改;C项,惨绝人寰(huán);D项,振聋发聩(kuì)。
故答案为:B。
【点评】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
B.?《拉贝日记》以具体而真实的文字记录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有力地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所犯的累累罪行。
C.?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D.?博山焦裕禄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写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其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答案】
C
【解析】C项,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A项,彰显:鲜明地显示。
B项,惨绝人寰: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
D项,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今天,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本着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为原则的,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B.?从5月26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娱乐广播《纪实春秋》栏目将长篇联播知名财经作家孙力科力作——《任正非传》,为听众讲述任正非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以及催人奋进的创业故事。
C.?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D.?今年我省春茶生产总量平稳增长,多产地的烘青毛茶平均单价较上年增长了大约9%—18%左右。
【答案】
B
【解析】A.句式杂糅,可将“是本着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为原则的”改为“本着……原则”或“以……为原则”。
C.语序不当,可将“记录并收听”改为“收听并记录”。
D.语意重复,可删去“大约”“左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答题时应注意,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二、语言表达(共1题;共4分)
4.根据新闻内容,拟写一个标题。(限14字以内)
???
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
“嫦娥四号”成为人类第一个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嫦娥四号”的探索将拓宽人类的视野和想象,我们在仰望星空和认知月球之后,必须为人类文明发展探明方向和路径,创造崭新的思维和方式,开辟浩瀚无限的时空和未来。
【答案】
“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着陆月球背面
【解析】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主体内容的高度概括,拟写新闻标题,可以对新闻导语进一步提炼概括,抓住关键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可概括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着陆月球背面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标题的制作并非越简短越好,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准确、规范为原则,因稿而异、因版而异,尤其注意不能随意简缩。
三、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31分)
5.非文学作品阅读
???
(材料一)
???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9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发生强烈地及海啸向印尼总统佐科致慰问电。
???
9月28日下午印尼发生7.7级地震,震中位于中苏拉威西省栋加拉县陆地,震源深度为11公里,目前已引发大规模海啸。
???
习近平在慰问电中表示,惊悉印尼中苏拉威西省发生强烈地震和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你并通过你,向遇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遇难者家属、伤者和灾区人民致以诚挚的慰问。
???
印尼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印尼人民遭受灾害,中方感同身受,愿根据印尼方需要提供帮助。我相信,在你和贵国政府坚强领导下,印尼人民一定能够战胜灾害,早日重建家园。
???
(来源:2018年9月30日新华网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
???
(材料二)
???
①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
???
②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但地震是否一定引起海啸?地震震级越高海啸的破坏力也越大吗?
???
③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
???
④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
???
⑤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
???
⑥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
???
⑦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因此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
???
⑧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
(来自:新华网内容有改动)
???
(材料三)
???
世界上大约90%的地震和全球80%最大的地震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大约17%全球最大的地震和世界上5%到6%的地震发生在阿尔卑斯带。而印尼就处在这两大地震带之间,它东北面临环太平洋地震带,从苏门答腊岛到帝汶岛的西南则临近阿尔卑斯带。
(百度)
(1)(材料一)中的消息拟个标题,字数不超过20个字。(共4分)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推论,正确的一项是
(???????
)(共3分)
A.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强烈的海底地震一定会导致海啸。
B.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与全球气候变化没有多大关系。
C.日本强烈地震发生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在第一时间表示,这次地震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
D.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如果
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推断此次印尼大地震引发海啸的原因。(共5分)
【答案】
(1)习近平就印尼地震海啸向印尼总统致慰问电
(2)D
(3)①世界上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印尼正处于此地震带,印尼陆地发生强地震后,使太平洋边缘地带出现裂缝。②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发生严重颠簸,从而引发此次大海啸。
【解析】(1)从导语部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发生强烈地及海啸向印尼总统佐科致慰问电”可以提炼出答案,注意字数的限制。
(2)A.“强烈的海底地震一定会导致海啸”有误,从“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可以看出来;B.“与全球气候变化没有多大关系”有误,从“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可以看出来;C.有误,原文是“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故选D。
(3)从“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印尼就处在这两大地震带之间,它东北面临环太平洋地震带,从苏门答腊岛到帝汶岛的西南则临近阿尔卑斯带”可以明确问题的答案。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作答。
故答案为:⑴
习近平就印尼地震海啸向印尼总统致慰问电

D

①世界上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印尼正处于此地震带,印尼陆地发生强地震后,使太平洋边缘地带出现裂缝。②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发生严重颠簸,从而引发此次大海啸。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新闻标题的提炼能力,新闻标题的提炼主要方法是:第一,只保留事实核心部分,省略其他部分;第二,只保留事情发展结果,省略不必要的过程与细节;第三,省略消息来源;第四,省略不必要的议论;第五,省略不必要的事实成分,如时间、地点、具体名称等。
⑵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
⑶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6.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麦与镰的季节
屈绍龙
???
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
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
???
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
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的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
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
???
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
???
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
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
???
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
???
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
???
?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
(选自2017年第5期《散文选刊》?有删节)
(1)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共4分)
扬花的麦子
成熟的麦子
①________
收割麦子
赞美麦子
温情
②________
努力生长
牵挂母亲
③________
(2)请你谈谈对“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一句的理解。(共5分)
(3)第④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共4分)
(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共6分)
①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屈绍龙《麦与镰的季节》)
②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冯骥才《日历》)
以上两段文字都感悟岁月,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
(1)饱满;春夜小麦;即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柔和美好)。
(2)“手指上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是对小麦的真挚感恩,并使小麦显得更加美好柔和。因为敬畏与感恩,更加能够感受到小麦赠予的“安慰”与“安静”,并增加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
(3)写“楝子花开”衬托小麦“灌浆时节”的艰苦。写“石榴花开”衬托小麦成熟后丰收的喜悦。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升华了文章情感。
(4)示例:只有奋斗的岁月和成长的生命才有醉人的芳香和永恒的价值。就像我们青春,岁月流逝,我们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成长,以辛勤的耕耘去获取人生的精彩,才能将岁月的“葡萄”酿成生命的“美酒”,并永存为人生的“诗篇”或“画卷”。
【解析】(1)文章在第④段描写了成熟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中提取出“饱满”作答;描述小麦努力生长的是文章的第五段,由段首句“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概括出此段写的是春夜小麦;文章在文末赞美麦子,文中的“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可作为答案。
(2)本文作者写小麦,是为了表达对小麦的深情赞美。结合这一主旨,“手指上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可以看出作者对小麦的那份感恩之情,认为“鲜血”是为了陪衬它们的美;“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表现作者对小麦精神的思考与赞美。结合这些理解整理出答案。
(3)作者写“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目的都在于陪衬,衬托小麦“灌浆时节”的艰苦和丰收的喜悦,从而突出作者的赞美情。
(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解答此题首先对文本及链接材料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作者对“岁月”的共同感悟,然后围绕着感悟的主题展开阐述,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从文本内容及链接材料,可以看出这些名字对岁月的感悟,都包含着“珍惜岁月、辛勤耕耘、努力奋斗、创造价值”,以此为主题阐述。
故答案为:⑴①
饱满
;②
春夜小麦
;③
即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柔和美好)。

“手指上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是对小麦的真挚感恩,并使小麦显得更加美好柔和。因为敬畏与感恩,更加能够感受到小麦赠予的“安慰”与“安静”,并增加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

写“楝子花开”衬托小麦“灌浆时节”的艰苦。写“石榴花开”衬托小麦成熟后丰收的喜悦。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升华了文章情感。

示例:只有奋斗的岁月和成长的生命才有醉人的芳香和永恒的价值。就像我们青春,岁月流逝,我们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成长,以辛勤的耕耘去获取人生的精彩,才能将岁月的“葡萄”酿成生命的“美酒”,并永存为人生的“诗篇”或“画卷”。?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筛选和概述,解答此题根据表格中给出的内容或特点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从段落中提取出相关的词或短语作答即可。
⑵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
⑶本题考查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分析。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就是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⑷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解答此题首先对文本及链接材料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作者对“岁月”的共同感悟,然后围绕着感悟的主题展开阐述,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四、名著(共1题;共23分)
7.现代文阅读
《藤野先生》摘选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竞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内容。(共3分)
(2)作者对藤野先生怀有深厚的感情。分别后,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厚感情体现在哪些方面?(共4分)
(3)“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良心发现”的含义是什么?增加了什么勇气?(共6分)
(4)“正人君子”在文中指的是哪些人?为什么加引号?(共4分)
(5)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藤野先生“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想象一下,藤野先生可能会对作者说些什么?试写出几句。(共6分)
【答案】
(1)“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高度评价
(2)装订收藏讲义;悬挂先生照片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3)“良心发现”指作者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受到触动。增加了继续斗争的勇气。
(4)“正人君子”是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
文人。加引号有讽刺和否定的作用。
(5)(符合题意,表达流畅,恰当即可。)
【解析】(1)通读全文,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开端、过程、结局),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2)审题后从前向后读文章,我们可以看出选段共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为我添改讲义;第二件事是分别后悬挂先生照片;第三件事是分别后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3)理解文章语句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到词语出现的文章语段中去寻找答案,结合上下文内容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理解。“良心发现”指作者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受到触动。增加了继续斗争的勇气。(4)“正人君子”在这里的运用反语,指的并不是品德高尚的人,而是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加引号有讽刺和否定的作用号。(5)揣摩人物心理活动,一定要根据上下文内容、主题及人物的言行等加以推断。揣摩出人物有可能会有哪些方面的心理,然后结全文章内容用合适的语句表达出来。
【点评】(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4)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5)分析作品描写手法。
五、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
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我年轻的朋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是和你形影不离的那个同学吧?但,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竟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却是你满架的好书、外婆家中的酸枣树?或许,你和苏轼一样“侣鱼虾而友麋鹿”;或许,你沉入音乐海洋便“沉醉不知归路”?
题目:我最好的朋友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以记叙为主,要有描写,并适当抒情和议论。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语文
第二单元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3题;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公祭(jì)???
???杀戮(lù)??
???篡(zuàn)改??
???铸(zhù)兹宝鼎
B.?悼(dào)念??
???大肆(sì)??
???安慰(wèi)???
???祀我国殇(shāng)
C.?妄(wàng)图?
???警惕(tì)?
????抵赖(lài)???
???惨绝人寰(yuán)
D.?呓(yì)语??
????遁(dùn)形?
???彰(zhāng)显??
??振聋发聩(guì)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
B.?《拉贝日记》以具体而真实的文字记录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有力地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所犯的累累罪行。
C.?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D.?博山焦裕禄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写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其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今天,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本着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为原则的,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B.?从5月26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娱乐广播《纪实春秋》栏目将长篇联播知名财经作家孙力科力作——《任正非传》,为听众讲述任正非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以及催人奋进的创业故事。
C.?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D.?今年我省春茶生产总量平稳增长,多产地的烘青毛茶平均单价较上年增长了大约9%—18%左右。
二、语言表达(共1题;共4分)
4.根据新闻内容,拟写一个标题。(限14字以内)
???
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
“嫦娥四号”成为人类第一个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嫦娥四号”的探索将拓宽人类的视野和想象,我们在仰望星空和认知月球之后,必须为人类文明发展探明方向和路径,创造崭新的思维和方式,开辟浩瀚无限的时空和未来。
三、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31分)
5.非文学作品阅读
???
(材料一)
???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9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发生强烈地及海啸向印尼总统佐科致慰问电。
???
9月28日下午印尼发生7.7级地震,震中位于中苏拉威西省栋加拉县陆地,震源深度为11公里,目前已引发大规模海啸。
???
习近平在慰问电中表示,惊悉印尼中苏拉威西省发生强烈地震和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你并通过你,向遇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遇难者家属、伤者和灾区人民致以诚挚的慰问。
???
印尼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印尼人民遭受灾害,中方感同身受,愿根据印尼方需要提供帮助。我相信,在你和贵国政府坚强领导下,印尼人民一定能够战胜灾害,早日重建家园。
???
(来源:2018年9月30日新华网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
???
(材料二)
???
①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
???
②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但地震是否一定引起海啸?地震震级越高海啸的破坏力也越大吗?
???
③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
???
④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
???
⑤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
???
⑥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
???
⑦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因此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
???
⑧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
(来自:新华网内容有改动)
???
(材料三)
???
世界上大约90%的地震和全球80%最大的地震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大约17%全球最大的地震和世界上5%到6%的地震发生在阿尔卑斯带。而印尼就处在这两大地震带之间,它东北面临环太平洋地震带,从苏门答腊岛到帝汶岛的西南则临近阿尔卑斯带。
(百度)
(1)(材料一)中的消息拟个标题,字数不超过20个字。(共4分)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推论,正确的一项是
(???????
)(共3分)
A.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强烈的海底地震一定会导致海啸。
B.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与全球气候变化没有多大关系。
C.日本强烈地震发生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在第一时间表示,这次地震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
D.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如果
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推断此次印尼大地震引发海啸的原因。(共5分)
6.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麦与镰的季节
屈绍龙
???
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
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
???
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
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的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
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
???
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
???
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
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
???
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
???
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
???
?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
(选自2017年第5期《散文选刊》?有删节)
(1)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共4分)
扬花的麦子
成熟的麦子
①________
收割麦子
赞美麦子
温情
②________
努力生长
牵挂母亲
③________
(2)请你谈谈对“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一句的理解。(共5分)
(3)第④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共4分)
(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共6分)
①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屈绍龙《麦与镰的季节》)
②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冯骥才《日历》)
以上两段文字都感悟岁月,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名著(共1题;共23分)
7.现代文阅读
《藤野先生》摘选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竞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内容。(共3分)
(2)作者对藤野先生怀有深厚的感情。分别后,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厚感情体现在哪些方面?(共4分)
(3)“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良心发现”的含义是什么?增加了什么勇气?(共6分)
(4)“正人君子”在文中指的是哪些人?为什么加引号?(共4分)
(5)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藤野先生“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想象一下,藤野先生可能会对作者说些什么?试写出几句。(共6分)
五、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
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我年轻的朋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是和你形影不离的那个同学吧?但,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竟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却是你满架的好书、外婆家中的酸枣树?或许,你和苏轼一样“侣鱼虾而友麋鹿”;或许,你沉入音乐海洋便“沉醉不知归路”?
题目:我最好的朋友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以记叙为主,要有描写,并适当抒情和议论。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