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文化与科技

文档属性

名称 现代中国文化与科技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8-22 16:5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双百”方针
3,内容:
1、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2、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提出:
1,背景: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日益成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这迫切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学原理: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时期的文化又可以推动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1956.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毛泽东语录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四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小说《红岩》封面
电影《英雄儿女》剧照
北京人艺《茶馆》经典版剧照
1964年,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北京首演
歌剧《洪湖赤卫队》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新中国初期文艺优秀作品要览
小说:《红岩》《红日》《红旗谱》《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创业史》《山乡巨变》等
电影:《上甘岭》《南征北战》《甲午风云》《英雄儿女》《董存瑞》《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平原游击队》《李双双》《刘三姐》《五朵金花》《小兵张嘎》等
话剧:《蔡文姬》《关汉卿》《茶馆》《龙须沟》
戏曲和歌舞剧:京剧《群英会》《白蛇传》《窦娥冤》,评剧《杨三姐告状》,昆曲《十五贯》,黄梅戏《天仙配》,越剧《红楼梦》《祥林嫂》,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歌剧《长征》《江姐》《洪湖赤卫队》等
二、“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
各路大仙不能幸免
故宫被改成血泪宫
观音被判死刑
焚烧古籍字画
文革图片
革命样板戏
文革图片
红卫兵经典造型
在贯彻“双百”方针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历史的经验教训
清算左倾路线,总结经验教训,处理好三个关系
科学文艺工作与政治的关系
科学文艺工作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最基本)
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
(新中国文化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1,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成为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正确方针。
2,1966年——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文艺事业横遭摧残,为人们提供了沉痛的反面教训。
3,改革开放后,“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实行,推动中国文化事业逐步走向新的繁荣。
体育事业的繁荣
中国女排五连冠
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欢呼雀跃
奥运第一金
奥运冠军—刘翔
体育事业的繁荣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佳绩
时期 建国初期
(文革以前)(1949-1965) 文革期间
(1966-1976) 改革开放以来(1978.12-)
科学技术成就
建国以来科学技术发展表
时期 建国初期
(文革以前)(1949-1965) 文革期间
(1966-1976) 改革开放以来(1978.12-)
科学技术成就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
同年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67年,第一颗氢弹,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
1973年,袁隆平杂交水稻 2003年,“神5”上天
2005年,“神6”上天
2008年,
“神7”上天
思考: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
国家政策的支持:如科教兴国战略
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中国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这是爆炸瞬间在数千英尺高空腾起的巨大的蘑菇云。
(1)核科学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两弹一星”成果:
邓稼先(1924—1986),中国物理学家;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当年返回祖国。他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核试验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4)“两弹一星” 后中国的科技成就:
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1982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从“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至2001年,中国研制并发射了15种类型、50余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率达90%以上。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
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按照预定轨道环绕地球14圈,在太空飞行21小时18分。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袁隆平 (74岁) :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4年8日发表的《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饥饿的女孩》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