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七 愚公移山(一)(文学常识、课文详解和归纳总结)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七 愚公移山(一)(文学常识、课文详解和归纳总结)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9 09:0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
七 愚公移山(一)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相传是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其余篇章均已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汤问》等,可谓家喻户晓,文为流传。
资料链接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战国初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学派在传扬自己的主张时,常运用大量生动的小故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这样,寓言就空前繁荣起来。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毛泽东同志1945年6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辞时曾引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课文详解
古今对译 注释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来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评析: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
北山 愚公者,年 且九十 ,面
北山下面有个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
山而居。 惩山 北之 塞,出 入
着山居住。(他)苦于大山北面的阻塞,出来进去(都得)
之迂也, 聚 室而 谋曰:“吾与汝毕力
绕道行走,(就)集合全家来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
平 险 , 指通 豫
铲平(这两座)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
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 许。
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家人)纷纷表示赞同。
其 妻 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魁父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
之丘, 如太行、王屋 何 ?
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况
且 焉置土 石 ?” 杂 曰:“投 诸
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众人)纷纷说道:“把它扔
渤海之 尾,隐土之北。”遂 率 子孙
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带领儿孙中
荷担者 三夫, 叩石垦壤, 箕畚
(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山)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
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家的寡妇有(个)孤儿,刚
始龀, 跳 往 助 之。寒暑易节,
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跑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
始一反焉。
往返一次。
评析:写愚公提议移山并开始移山,故事的开端。
河曲智叟笑而 止之 曰:“甚矣,汝之不
河曲智叟嘲笑着并阻止愚公说:“你也太不聪明
惠! 以 残 年 余 力,曾不能毁
了!(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
山之一 毛,其如 土 石 何 ?”
一棵草(都)不能铲除,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 不可 彻
北山愚公长叹着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
,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
地步,竟然连寡妇和孤儿(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
子存焉。子 又生孙, 孙 又生 子;子 又有子,
儿子在呢。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
子 又有 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 山 不
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无穷无尽的;可是山却不会
加增,何苦而 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增加高度,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了。
评析:写智叟阻止愚公移山,愚公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这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
操 蛇之 神闻 之,惧 其不已也 ,
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害怕他不停(地挖下去),
告 之于 帝。 帝感其 诚 ,
(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
命 夸娥氏二 子负 二
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
山,一 厝 朔 东,一 厝 雍 南 。
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
自此 ,冀之南, 汉之 阴 ,
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
无 陇 断焉。
也)没有高山的阻隔了。
评析:写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动,命夸娥氏二子把山移走,这是故事的结局。 太行、王屋:山名。太行山在山西与河北之间。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yuán)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
冀(jì)州:古地名,,包括今河北、山西、河南黄河以北、辽宁辽河以西地区。
河阳:古地名,今河南孟州。
且:将近。
惩:苦于。
塞(sè):阻塞。
迂(yū):曲折,绕远。
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谋,谋划,商量。
汝:你,你们。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毕,尽、全。
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指,直。豫,豫州,古地名,尽河南黄河以南一带。
汉阴:汉水南岸。阴,指删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同。杂然,纷纷地。许,赞同。
献疑:提出疑问。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消减。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魁父,小山名。
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
且蔫置土石: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且,况且。蔫,往哪里。置,放置、安放。
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诸,相当于“之于”。隐土,古地名。
荷(hè)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荷,肩负、抗。
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
箕畚(jīběn):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京城:复姓。
孀(shuāng)妻:寡妇。
遗男:遗孤,孤儿。
始龀(chèn):刚刚换牙,指七八岁。始:才、刚。龀,换牙。
寒暑易节,始一反蔫: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易,更替。节,季节。蔫,语气词。
叟(sǒu):老人。
甚矣,汝之不惠:你的不聪明到了这样严重的地步,甚,严重。惠,同“慧”,聪明。
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
毛:指草木。
其:句首语气词,表示反问。
长息:长叹。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不若:不如,比不上。
弱子:幼儿,小孩。
虽:即使。
穷匮(kuì):穷尽。
苦:愁苦,这里指担心。
亡(wú)以应:没有话来回答。
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抓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
惧其不已: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已,停止。
帝:神话中的天帝。
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夸娥氏:神话中的大力神。
一厝(cuò)朔东:一座放在朔方东部。厝,同“措”,放置。朔东,朔方东部,今陕西北部一带。
雍:雍州,今陕西、甘肃一带。
陇断:山冈阻隔。陇,高地。断,隔绝。
名师点评
这是是一篇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移山填海的坚定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只要不怕困难,坚持斗争,定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这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这则寓言一开始简介了“太行、王屋二山“既高且大,位当南北交通要道。老愚公“面山而居”,出入不便,需要绕山而行,这就揭示了人和山的矛盾,即愚公移山的原因。第一段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意在衬托移山的艰难。愚公要移山,山越高大,移山的任务越艰巨愚公的品质也就越突出。这是故事的背景,为下文愚公移山埋下伏笔。第二段写愚公主张提出移山,家里人提出运土方案,率领几人便马上开始行动。第三段写愚公对智叟的驳斥,这是情节的发展。愚公和智叟的对话是全文的核心,愚公坚信可以移山。智叟目光短浅,阻止愚公移山。第四段写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派神将山背走了,愚公的愿望实现了。文章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
朗读节奏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名句赏析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赏析:智叟的“笑”,是对愚公移山不屑一顾的轻蔑情态;智叟的“止”,是对愚公移山不以为然而进行粗暴的干涉。这个自以为多智的老头子,在他的眼里,愚公能移山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所以脱口而出,给愚公泼冷水。智叟讥笑愚公笨拙,所持理由与愚公的妻子相同,便两者态度迥异,一个是自视其高,加以阻挠,一个是提疑问,目的是为解决问题。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赏析:智叟,智于其表,愚在其中,因此愚公对智叟的冷嘲热讽,先报之以一声长叹,表示遗憾想不到智叟竟是这样的木然无知,接着,针锋相对地进行驳斥。愚公的话语尖锐犀利,毕露锋瓦。这段话含有很大的思想空量,阐述了“有限”和“无限”的朴素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表现了愚公迎难而上的精神。智叟只看到愚公的“残年余力”及山高难以削平的一面,而看不到人类延续不断及山不会增高的一面,所以堪称“固不可彻”,比起愚公的目光来实是短浅。愚公藐视大山,敢于移山,知难而进,坚韧不拔,是因为他看到了人的作用,通过努力,事物是能够转化的。由此可见愚公形愚而实智。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故事背景:两山规模、位置——移山不易
移山的原因:塞、迂
移山的目标: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 移山艰苦
愚公移山 移山的办法: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改造自然
移山的行动:叩石垦壤 寒暑一返
移山的冲突 智叟——笑而止之 移山坚定
愚公——何苦不平
移山结局:无陇断焉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写作特点
1.故事情节安排巧妙。全文虽篇幅短小,却写得曲折多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开头写二山既高且大,而愚公仅以全家之力来“平险”,已初见其“愚”;接着写运土石,工具“箕畚”十分简陋,而倒土石的地点“渤海之尾”又十分遥远,如此移山,看来更是“愚不可及”。但这些仅仅是事物的表象,乃至智叟前来阻止移山,愚公说出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他的形象霎时变得高大起来——原来他的见解远远超出一般人,真是“大智若愚”啊!如此随着情节的发展由表及里的写来,愚公的性格表现的极其鲜明。故事中的一些细节,如愚公妻子的“献疑”、京城氏孀妻之子的“跳往助之”、智叟的“笑而止之”等都很生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比衬托表现人物。例如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就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子孙后代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去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看似愚蠢实则高尚,一个看似精明实则平庸。作者在命名上还特意将这两个人物加以颠倒:以愚公的大智若愚而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增强了讽刺的效果。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例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石路程的遥远,对显示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侧面烘托的作用。又如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移山的决心不可动摇。
人物语言生动传神。故事中的对话不仅有展开情节的作用,而且不同的对话用不同的语气,反映了人物不同的思想情态。如北山愚公“聚室而谋”,是用商量的语气征询家人的意见,由此引出妻子的“献疑”;妻子的“献疑”,表示了对移山的关心,又引起全家人讨论“焉置土石”的问题的问题,引出移山行动的开始;河曲智叟的“笑而止之”,表现了其思想顽固,引出愚公的驳斥,由此过渡到神话的结尾,等等。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