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
十 课外古诗词诵读(三)
难点解析
1.《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
【参考答案】(1)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2)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感情浓郁,(3)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3.《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最后一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求“悲风”把泪吹到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4.描绘《如梦令》,所展现的画面,并体会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词中描绘的是一次春日郊游的晚归情景,桨声、笑语声及惊飞的鸥鹭声与人物的情态,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游乐图。抒发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
综合练习
基础练习
1.划分下面诗句的朗度节奏。
(1)常 记 溪 亭 日 暮,沉 醉 不 知 归 路。
(2)一 曲 新 词 酒 一 杯,去年 天 气 旧 亭 台。
(3)绿 水 逶 迤,芳 草 长 堤,隐 隐 笙 歌 处 处 随。
(4)金 陵 城 上 西 楼,倚 清 秋。万 里 夕 阳 垂 地,大 江 流。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3.下列对《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景色。
B.上片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的笙箫随风飘来,描绘的一幅淡远的画面。
C.下片结合“惊起沙禽掠岸飞” 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
D.“无风水面玻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水面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
4.下列对《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在抒发一种深重的感慨。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将景与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C.“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徘徊”反映了词人的心绪不宁,“独”字更道出了词人孤寂之深,伤感之重。?
D.词人巧妙运用典故,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抒情,语言平实直白。
5.对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全词追叙一次酒醉乘船回家、误入藕花深处的情景,表现出热爱生活与自然的欢乐情趣。
B.“沉醉”既指与友人尽兴畅饮而大醉,又暗示因饱览溪边美景而陶醉。
C.“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既写醉意之深,又写出了一种懊悔的心情。
D.最后一句最有情趣,人惊鸥鹭,鸥鹭惊人,相互映衬,印象难忘。
6.“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状态?
8.“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有什么妙处?
9.《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的上阙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10.说说作者在《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的下阙中所创造的意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1.《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上阙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12.《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的上阙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
13.《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的下阙,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14.用自己的话描述“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画面,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15.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惊”字的妙处。
备战中考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文中运用了哪些对比,请试着找出,并体会其作用。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个名句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3.阅读下面这首《相见欢》,回答问题。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十 课外古诗词背诵
基础练习
1.(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3)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4)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2.(1)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2)奋力把船划出去,奋力把船划出去,一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鸥鹭。
(3)无可奈何纷纷落花已飘去,好像曾经见过的燕子今又飞回来。
(4)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3.C
4.D
5.C
6.抒发了词人民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7.一切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的事物出现,生活不会因过去的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8.它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在惋惜、欣慰、惆怅之余的独自沉思。
9.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10.静中有动,动中显静,动静互衬。前三句以静写动,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如同琉璃,平滑似镜,游人不觉船移,只是看到船浆轻划,水上形成细小的波纹时,方感船身滑动。结句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而西湖却愈显其幽静 。
11.上阙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
12.上阙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
13.前面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后面用拟人的方法,请托“悲风”把泪吹过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14.寓情于景。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词人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表现了作者心情的沉重。
15.“惊”字既写出船行速度之快,又生动的写出了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备战中考
1.(1)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
(2)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或悠然自得闲适)之情。
2.(1)“来”与“去”,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新”与“旧”,新词与旧景对比,抒发了作者的怅惘情思。
(2)一切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必然消逝,但是,仍然会有美好事物出现。
3.(1)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作用:意识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
(2)借代;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在头上)。“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