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
五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赠从弟(其二)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刘祯(186~217)字公干,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宁阳(今山东宁阳)人。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15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有辑本《刘公干集》。
资料链接
《赠从弟》(其二)选自《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从弟,堂弟。刘祯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分别以蘋藻、松柏、凤凰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这是诗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要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
课文详解
句段全解 注释
赠从弟(其二) 亭 亭 山 上 松,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
瑟 瑟 谷 中 风。
(迎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 一 何盛,
风声(是)多么强烈,
松枝 一 何劲!
松枝(是)多么刚劲!
冰 霜 正 惨 凄,
(任)严冬中冰霜严酷寒冷,
终 岁 常 端 正。
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岂 不 罹 凝 寒,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受严寒?
松 柏 有 本 性!
(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亭亭:挺拔的样子。
瑟瑟:形容风声。
一何:多么。
盛:强烈、猛烈。
劲:刚劲,坚强有力。
惨凄:严酷。
岂:难道。
罹( lí )凝寒:遭受严寒。 罹,遭受。凝寒,严寒。
名师点评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哀、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 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成功地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 追求。全诗格调劲健,语言质实,具有清刚之气。象诗中“风声一何盛,松 枝一何劲”,以句式的重复来突出狂风与劲松的对抗,语调紧促有力,诗情 震荡,正显示了此诗以气胜的特色。全诗章法浑成,承转自然。尤其是结尾 二句,以虚词设问,牵出全篇主旨,可谓收束得法,神完气足。诗人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狂风、冰雹的搏斗,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人是环境的产物,也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挫折、考验。诗人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朗读节奏
《赠从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名句赏析
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赏析: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说明人要有坚韧不拔的美好品质。
2.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赏析:这里用 “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首联:松树高耸挺拔,笑迎寒风
颔联:对风声与松树展开描写 坚贞自强
《赠从弟》(其二) 颈联:反衬松树高洁傲骨 顶天立地
尾联:直接写松品格,点明主题
中心思想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诗作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
写作特点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让“山上松”和“谷中风”展开较量,以“风声”之“盛”衬托“松柏”之“劲”,又用“一何”加以咏叹,对松柏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接着以冰霜的严寒衬托松柏的“端正”,在一问一答中,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借松柏之刚劲,对堂弟寄予了无限期望。全诗语言质朴,刚劲峭拔而又情深意长。
梁甫行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魏诗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常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两千年间诗家堪称“诗仙”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资料链接
《梁甫行》选自《曹植集校注》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梁甫,泰山下的一座小山,古代迷信,相信人死后魂归于泰山、梁甫。《梁甫行》原是挽歌,曹植此篇用旧题描写海边人民贫苦的生活。对底层百姓生活的关注是判断一个诗人是否具有人文关怀的重要标志,也是其诗歌是否具有人文价值的重要标志,曹植的这首短诗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引起了后世读者的注意。
课文详解
句段全解 注释
梁甫行 八 方 各 异 气,千 里 殊 风 雨。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内这里有雨那里刮风。
剧 哉 边 海民,寄 身 于 草 墅。
艰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寄身在荒野之中。
妻 子 象 禽兽,行 止 依 林阻。
妻子儿女像禽兽一样,奔走止息在山林险境。
柴 门 何萧条,狐 兔 翔我宇。
柴门内多么萧条,孤兔在我屋里游走。 异气:气候不同
殊:不同。
剧:艰难。
妻子:妻子儿女。
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翔:这里指自在地行走。
宇:房屋。
名师点评
诗人被贬到贫困的海边,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慷慨激愤之作。三国乱世,人民有家不能居,只好逃到荒山野岭,与野兽为伍。诗的开篇写自然现象,其实意在提醒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中间四句直陈所见所感,几无雕饰,如实记录了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最后两句,咏叹家园荒芜,孤兔出没,承接前面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感慨,深化了主题。
朗读节奏
梁甫行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名句赏析
1.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赏析:这两句诗给读者以异军突起之感,说明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迥异。言外之意是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不适合人生存,很自然地引出下联边海人民生存状况的恶劣。八方、千里,高度概括,各、殊,对称,意为不一样,异气、风雨,都是比较形象地描写。
1.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赏析: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嗦嗦摇荡,狐狸兔子好象从天上飞来一样从屋檐下飞来窜去。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首联:形象概括
颔联:深切叙述 生活悲惨
梁甫行 颈联:人称改换,比拟沉痛 关心同情
尾联:沉痛慨叹,强抒悲情
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海边人民形貌及居住环境的描写,反衬出海边人民生活环境的荒凉以及内心的恐惧与凄楚。
写作特点
选材典型,思路清晰,情感沉痛。前两联用第三人称,从环境写到民生,后两联改为第一人称,通过边海民之叙述,倾诉其人生活似禽兽、柴门萧条狐兔乱蹿之情状。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