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六章《溶解现象》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六章《溶解现象》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08 22:2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六章《溶解现象》章节练习题暨课堂练习
6.1物质的溶解(第1课时)
一、预习检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叫做溶液。
2、取少量的高锰酸钾、蔗糖、食盐晶体、少量泥土、面粉、以及食用油分别放人盛有水的小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
___
,得到的溶液呈无色的是___
__,能得到紫色溶液的是_____
___
3、生活中下列物质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蔗糖
C、植物油
D、木炭
4、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的各部分性质都相同
C、溶液都是固体溶于水形成的
D、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二、课堂检测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在水中的形式
性质
共同点
都是一种物质分撒到另一种物质中,都是混合物
(二)乳化作用
油污不能溶解在水中,加入乳化剂(洗洁精)后,油污能以小液滴(肉眼看的见)的形式均匀的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仍然是乳浊液),从而把油污洗去。
问题:用洗洁精和汽油洗油污的原理?
用汽油洗油污的原理
用洗洁精洗油污的原理
用热水洗油污的原理
举例生活中的乳化现象
三、课后检测
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
A、糖水
B、蒸馏水
C、白酒
D、汽水
2、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碳酸钙与水
?
B.碘与酒精
C.菜油与水
?
D.沙子与水
3、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
A、水银
B、蔗糖水
C、液氧
D、植物油、水、洗洁精混合振荡后的液体
4、下列各项中,能得到溶液的是
(
)
?
5、下列物质中,前者为化合物,后者为溶液的是?(
)
A.空气?稀硫酸?
B.海水?牛奶
C.液氧?石灰水?
D.氯化钠?碘酒
6、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溶液放置较长时间后,溶质
(
)
A、会沉降出来
B、不会分离出来
C、会浮上水面
D、会增加
7、一杯溶液里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是
(
)
A、相同的
B、不同的
C、只有上层是相同的
D、无法确定
8、一杯蔗糖溶液,实验测得其上层溶液的密度为ag/cm3,下层溶液的密度为bg/cm3,?则a和?b的关系
?(
)
A.
a=b?
B
a>b?
C.aD.无法确定?
9、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请回答: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为什么?
10、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属于乳化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
)
A、用肥皂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B、用洗洁精洗去碗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洗衣粉清洗衣服上的污渍
D、用盐酸清洗盛石灰水试剂瓶瓶壁上的“白膜”(碳酸钙)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六章《溶解现象》章节练习题暨课堂练习
6.1物质的溶解(第2课时)
一、预习检测
1、物质溶于水时,通常会伴随着_____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温度会_____,硝酸铵溶于水时,温度会_____.
2、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度。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度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的溶解速度的影响:
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希望能较快地溶解某些固体物质,怎样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呢?请你提出建议,并用实验验证你的设想
建议1
建议2
建议3
二、课堂检测
(一)物质溶解在水中,导致温度的变化:(列举物质)
温度升高:


温度不变:
温度降低:
(二)溶液的性质:
(1)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水)
。(“高”或“低”)
举例:
(2)溶液的沸点(比纯水)
。(“高”或“低”)
举例:
(3)溶液的导电性:
导电原因:
举例:食盐溶液导电原因
蔗糖溶液不导电原因
三、课后检测
1、物质溶于水时,通常会伴随着_____
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温度会___
__,硝酸铵溶于水时,温度会___
__.
2、如右图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两臂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的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
A、活性炭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请简述你选择此项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硝酸铵溶于冷水后立即灌人橡皮袋中,可起应急制冷作用,干冰也可作制冷剂。请简述二者的制冷原理。
硝酸铵溶解后制冷:
干冰制冷:
4、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
A、硝酸铵   B、烧碱  
C、食盐   
D、熟石灰
5、为什么盛着水的水缸冬季在室外会冻裂,而腌着咸菜的水缸在室外安全过冬?
6、在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盐水、食醋最容易结冰的是_______
原因是____
___
7、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_______
(填“高”或“低”),原因是
8、在高山上,用普通的锅不易将鸡蛋煮熟。你有办法将鸡蛋煮熟吗?
9、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为

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为

食盐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能自由移动的_______

____
_
(用符号表示)。
10、为什么用湿手触摸电器设备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六章《溶解现象》章节练习题暨课堂练习
6.2溶液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
一、预习检测
1、所有的溶液都是由__
__和______组成的。其中被溶解的物质叫_______,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_______。
2、溶质的状态有________、
_______
、______,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___,
溶质的种类可以是
,溶剂的种类只能是

3、溶质、溶剂、溶液三者之间的质量关系式可以表示为____
___
4、白磷溶解于二硫化碳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溶剂是_______。
二、课堂检测
1、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名称




碘酒
?
?
浓盐酸
?
?
生理盐水
?
?
酒精溶液
?
?
葡萄糖注射液:
?
?
硫酸锌溶液
?
?
2、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题:将6克食盐溶解于94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三、课后检测
1、用化学式填空:盐酸中溶质是_______,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_______

高锰酸钾溶液中溶质是____
___,氯化亚铁溶液中溶质是______
_。
2、20%的蔗糖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之间的质量比是


A.
1∶4∶5
B.
5∶4∶1
C.
4∶1∶5
D.
20∶80∶100
3、将6克食盐溶解于94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⑴若将溶液均分为二等分,每一份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⑵取一份向其中加入10克水,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⑶向另一份中加入2克食盐,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4、在100g10%的食盐水中加入100g水,则所得溶液(

A.溶剂质量不变
B.溶剂质量增加一倍
C.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
D.溶液质量分数不变
5、在100g10%的食盐水中蒸发50g水,则所得溶液(

A.溶剂质量不变
B.溶剂质量减少一半
C.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两倍
D.溶液质量分数不变
6、13
g锌可以跟100
g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计算:
(1)可制得氢气多少克?得到多少克硫酸锌?
(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六章《溶解现象》章节练习题暨课堂练习
6.2溶液组成的表示(第2课时)
一、预习检测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其步骤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仪器为






3、溶液稀释过程中,
不变。(溶质、溶剂或溶液)
二、课堂检测
1、下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
(1)(1)请找出上图中的错误:
①            ;②          。
(2)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
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



2、如何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配制的主要步骤为三大步:
(1)计算;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2)称量:称量
g氯化钠和量取
ml水;
(3)溶解;
(4)装瓶,
贴上标签。
三、课后检测
1、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氢氧化钠
B.
氢氧化钠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C.
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量筒
D.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2、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蒸发皿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3、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图2所示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取一定量的NaCl
B.称取3gNaCl
C.量取47mL水
D.溶解
4、华雪同学想制取“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
g。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B.将准确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将配制好的NaOH溶液装入玻璃试剂瓶中,塞好橡胶塞并贴上标签
(3)在实验室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
(填“要”或“不要”)用到玻璃棒。
5、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A
B
C
D
E
(1)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是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六章《溶解现象》章节练习题暨课堂练习
6.3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
一、预习检测
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


。?
2、在一定的
下,一定量的
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反之即为不饱和溶液。
3、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将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4、在??????????
下,某固体物质在????????
克的溶剂里达到????????
时所溶解的???????
,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5、影响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的唯一因素是???????????

二、课堂检测
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溶质性质、溶剂性质、温度
影响气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温度和压强
(降温加压—大)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里)
转化方法:(填在下面的括号中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注意:涉及到氢氧化钙时,温度是与一般物质相反的)
(注意: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区别)
3、溶解度:(四要素)


(注意:影响一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只有温度,与溶质的量、溶剂的量无关)
S
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
100﹪
100+S
4、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是什么意思?
5、影响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的唯一因素是???????????

6、会计算饱和溶液中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
三、课后检测
1、与固体溶解度大小无关的因素是
(
)
A、温度
B、溶质与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种类
D、溶剂的种类
2、怎样判断某一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
)
 
A、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降低温度观察是否有溶质析出 
 
B、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蒸发水分观察是否有溶质析出
 
C、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继续加入同种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
 
D、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继续加入不同种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
3、下列各操作中,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
 
A、对该溶液进行降温     
 
B、对该溶液进行升温
C、继续向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溶质 
D、向该溶液加入比其质量分数大的溶液
4、下列关于物质溶解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B、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D、物质的溶解性与使用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有关
5、在20℃时2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72g,
(1)计算20℃氯化钠的溶解度
(2)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该温度时,150g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A物质?
7、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该温度时,将5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是饱和还是不饱和溶液
,计算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六章《溶解现象》章节练习题暨课堂练习
6.3物质的溶解性(第2课时)
一、预习检测
1、会画溶解度曲线,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物质的溶解度,会比较两种或三种物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
2、会用溶解度曲线来判断物质溶解时的饱和与不饱和,并知道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化趋势。
二、课堂检测
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练习1图
1、
tl℃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2、
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有一个交点,交点的含义
3、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练习:
1、根据图填空:
(1)、A点的含义是
(2)、在
℃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3)、t2时,S甲
S乙
2、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
g甲,溶液达到饱和。
(2)t2℃时,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t1℃时,若要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练习2图
三、课后检测
1、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点表示,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25g
B.甲物质的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D.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右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
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35℃时100g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3、结合右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
B.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C.升高温度可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4、
某同学取四份50g的水,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KN03固体配制成t℃时的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除去未溶解的固体,将相关数据记录如下:
操作序号
A
B
C
D
加入KN03质量
40
50
60
70
溶液质量馆
90
100
105
105
①试判断从操作
开始所配制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②根据以上数据,可知t℃时KN03的溶解度为________。
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填“>”、“<”或“=”)。
30  温度/℃



/g
45.8
硝酸钾
氯化钠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