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9 08:3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检测内容:第二单元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绯红(fēi)  发髻(jì)  猝至(zú)  妯娌(zhóu)
B.解剖(pāo)
畸形(jī)
诘责(jié)
匿名(nì)
C.佃农(diàn)
两颊(jiá)
鬈发(quán)
锃亮(zèng)
D.不辍(chuò)
瞥见(piě)
酒肆(sì)
盎然(à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标至  嬉戏  正襟危坐  鹤立鸡群
B.落第  高粱  诚惶诚恐  入木三分
C.周济  躁热  筋疲力尽  为富不仁
D.溺死  妯娌  油光可签  任劳任怨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白衣天使义无反顾站在最前面,他们工作起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B.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经历的故事,其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C.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D.我们要打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环境,不能忽视手机自带的浏览器藏污纳垢。
4.(日照中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语)
B.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
C.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到哪里该做什么?该发什么指令?判断和操作都必须准确无误。
D.华为荣耀四曲面3D玻璃机身设计为两种版式,蓝水翡翠版,将蓝色与绿色进行了结合;幻夜星河版,将黑色与紫色进行了结合。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写作文时,我们一定要认真地改正并找出文中的错别字。
B.大城市修建的地铁,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
C.“一带一路”不仅在国内产生强烈共鸣,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强烈反响。
D.为了预防不再发生类似的医疗事故,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措施。
6.名著阅读。(5分)
语段一 他说:“我继续读中国旧小说和故事。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情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对于这件事,我纳闷了两年之久……”
语段二 他说:“我们也热衷于体育锻炼。在寒假当中,我们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绕城,渡江过河。遇见下雨,我们就脱掉衬衣让雨淋,说这是雨浴;烈日当空,我们也脱掉衬衣,说是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高声叫嚷,说这是叫作‘风浴’的体育新项目。在已经下霜的日子,我们就露天睡觉,甚至到十一月份,我们还在寒冷的河水里游泳。”
(1)上述两个语段中的“他”是(
)。(2分)
(2)结合上述两个语段,说说“他”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对“他”后来的革命生涯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7.古诗文默写。(6分)
(1)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
(2)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3)《龟虽寿》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句子是:(
),(
)。
(4)《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堂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句子是:(
)?(
)。
8.综合性学习。(8分)
八年级组织同学们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明诚信内涵】下列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关于“诚信”的诗句,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②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⑥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2)【看诚信行为】王阿姨是诚实守信模范,下面是《校园传真》小记者对她的采访,请你结合语境,帮忙完成。(2分)
(3)【懂诚信态度】采访中也有人认为,考试作弊、借钱不还、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并不一定会带来严重后果,有人也许会因此获得“惊喜”。为了加深大家对“诚信”的认识,同学们举行了辩论会,下面是正方同学准备的资料,那么正方观点应该是:(
)。(2分)
“诚信是金”,说的是做人讲诚信,就像金子一样宝贵。自古以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事求是,讲究信誉就是人们追求的品格和德行。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就说实话。它将令你的对手感到困窘,令你的朋友感到释然。”
(4)【谈诚信感言】活动结束时,班长拟写了一则活动感言,请你仿照画线句,结合语境,补全横线上的内容。(2分)
(
);诚信是一首动听的歌谣,使幸运的人感到生活的乐趣;诚信是(
),(
)……让我们伸出双手,拥抱诚信吧!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
使至塞上(6分)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3分)
10.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耐人寻味,请从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3分)
(二)(9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不以疾也(
)   (2)属引凄异(
)
(3)或王命急宣(
)
(4)林寒涧肃(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3.文中画线句写出了三峡的山什么样的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3分)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通过“回清倒影”写出了水的清澈,通过“素湍绿潭”写出了水的动态和静态。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运用工整的句式,写出了秋季三峡的景色特征,表现了三峡景色的凄婉美。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三)“精神贵族”钱锺书(14分)
张建术
钱锺书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揶揄,他以一册仅仅十篇的散文集就位列现代散文大家,而其为数不多的几篇短篇小说更是风格迥异、寓意深刻,令人惊叹叫绝。他去世之后,一个热爱他的读者曾在报纸上撰文纪念,标题是《世界上唯一的钱锺书走了》,这句话,可以代表大家共同的心声。
钱锺书的性格很独特,有一般才子的恃才傲物,也有一般才子不具备的童心。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扑朔迷离,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时露一鳞半爪,令人想象、神往。
1978年9月至1
980年底,是钱锺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大放异彩的时候。一位叫费景汉的汉学家,这样描述在一次座谈会上的钱锺书:会场上最出风头的要算是钱锺书——他给我的印象是机智,善于征服别人。他在茶话会上提到一位美国诗人,会用优美的英文背诵一段那位诗人的诗作;提起另一位德国诗人,又会用标准的德文背诵他的一篇作品;再提及一位拉丁诗人,他也能用拉丁文来背诵一段。这些诗人未见得是什么大诗人,提及的诗作也未必是他们的重要之作,但钱锺书却能出口成章,流利地背出来,真是把在场的美国人吓坏了。
有人这样谈观感:钱锺书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两个小时“表演”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实,这些吓坏了的外国人当时还不知道有一部真正能吓坏他们的书,就是正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管锥编》。
姓钱的钱先生,一生似乎没有真穷过,也似乎没有发过财,应该说他是一位精神的贵族。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他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好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
进入80年代,从天上往钱家掉金子的事接二连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只希望由钱锺书每两星期授一次课,每次40分钟,半年讲12次课,实际授课时间只相当于一个工作日。像这样的价码,着实让人咋舌,可钱锺书却拒绝了。他对校方的特使说:“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
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钱锺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重金请求卖给他们。钱锺书说:“不卖。”与钱锺书签署了《围城》版权协约的好莱坞片商,多次盛邀钱锺书夫妇方便时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他们都摇头婉拒。他说:“我现在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
更使杨绛好笑的是钱锺书一辈子开不了钱庄。有同事找他借钱,他问:你要借多少?答:一千。钱锺书说:“这样吧,不要提借,我给你五百,不要来还了。”同一个人两次来借,他还是如法炮制,依旧对折送人。他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期间,给他开车的司机出车撞伤行人,急切中找钱锺书来借医药费。他问:“需要多少?”司机答:“三千。”他说:“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五,不算你借,就不要还了。”
凡进过钱锺书家的人,都不禁惊讶于他家陈设的朴素。沙发是用了多年的旧物,多年前的一个所谓书架,竟然是四块木板加一些红砖搭起来的。没有人能弄明白钱锺书究竟看过多少书,但那时他家里却几乎没有书。据说犹太人认为把知识的财富装进脑子里,比置办什么财产都划算、安全,钱公馆主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钱锺书曾指着孔方兄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
15.下列对这篇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上唯一的钱锺书走了”这句话体现了钱锺书的性格独特的一面,以及人们对钱锺书的缅怀与尊敬。
B.钱锺书认为自己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他的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不愿出国的心意。
C.钱锺书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扑朔迷离的形象,如偶露一鳞半爪的云中之龙,这是由他独特的外貌与别具一格的作品所致。
D.钱锺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充满机智,出口成章,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意在说明钱锺书学见之广。
16.文中从哪些方面来写钱锺书?简要概括。(3分)
17.文中是如何表现钱锺书是一位“精神贵族”的?请简要分析。(4分)
18.文章结尾钱锺书曾指着孔方兄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请结合全文,联系现实探究名家与金钱的关系。(4分)
(四)那时候有多美(12分)
①那个五月的雨天,新来的语文老师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来到我们身边。当他立在教室门前,大家都鸦雀无声地盯着他看。
②“今天的作文课,描述你们的新语文老师——我。”他走到讲桌前,行头都没有卸掉,就这么抱着手肘,看着我们写作文。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新鲜的老师,很新鲜。我留意到,他的鞋上还粘着一片水灵灵的草叶子。因为披着蓑衣,所以他走过的时候,掀起了一阵麦草的清香。
③“写作不是闭门造车,要到田野里去!”(
)。他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外面风景那么美,在屋里待着简直是一种浪费!”所以,我们会在长满芬芳牧草的草坪上读鲁迅的文章,在潺潺的小溪边背苏轼的词,在洁白的羊群中念余光中的《乡愁》……
④老师教我们唱一首《那时候有多美》的民谣,他会弹吉他。老师说,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就是孩子的合唱。
⑤我们的老师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可谁能想到,这么个铁塔般的汉子心中,满满的全是有关文学和艺术的柔情呢?
⑥半学期在“田园牧歌”中度过,我们班在期中考试遭遇了“滑铁卢”。除了语文成绩的平均分全年级最高,其余的课简直惨不忍睹。在那么有趣的语文课里待着太美了,其余的课都用来回味了,谁还有心思趴在课桌上,看着铁青的黑板?
⑦成绩出来的那天上午,老师还安慰我们,不要灰心,总会有又有趣又能快速提高成绩的方法的。但下午开家长会时,家长像一群等着吃肉的秃鹫,在老师发分数条的时候就开始虎视眈眈了……
⑧于是,之后的语文课基本都是在教室里上的,可是作文课,他还是带我们去了学校附近的湖边。当老师讲述该如何描写湖的时候,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这个湖我们天天见,知道怎么写,没必要来这里。”
⑨“可是湖水每一刻都是不同的呀,光线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景色是不一样的,甚至湖水的气味也是不一样的!”老师没听出来学生话语中的挑衅,他沉浸在自己对湖水的一往情深中,“在我们北方,几乎见不到这么美的湖……”
⑩可是,更多的同学关心的是会不会因为成绩差而挨打。于是,不少家长和学生发起签名上书的倡议,开始质疑语文老师的教学。
?不久,老师来向我们辞行。他走得很突然,一如他来的时候那样。最后一篇作文是“离别”,老师事先帮每一个人在作文上写好了题目。字迹飘逸俊秀,与他的外形差距很大。这一刻,我们都哭了。
?后来,我们换了“称职”的语文老师,这一年,我们班的升学率全校最高。
?毕业后,我也会来那片湖泊,转一转,看一看。才发现,原来老师说的是真的。这片在我们曾经看来百年不变的湖泊,确实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颜色。而且,雨天湖水散发着淡淡的雾气,裹着青草的香味,萦绕左右。可是这么多年了,却是由一个外乡人为我们点明的。
?“那时候有多美,笑起来像一湖清水,连叹息都那么轻微,我不能体会。”(选文有删改)
19.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20.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3分)
21.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班主任的人物形象。(3分)
22.说说标题“那时候有多美”的含意。(3分)
三、作文(50分)
23.请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这句脍炙人?的童谣,让诚信做人的理念,从童年时期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中国少年要“明礼诚信,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信,所谓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诚信,是一切美德的基石。
请以《人生,从诚信起航》为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可以结合生活和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也可以选择特定对象以书信、演讲等方式阐述你的思考和建议等。
题二:生活中,一缕幽幽弥散的书香,一番耐人寻味的话语,一段感人肺腑的真情,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都浸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悟到生命的美好。
请以《______________,浸润我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检测内容:第二单元(答案版)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绯红(fēi)  发髻(jì)  猝至(zú)  妯娌(zhóu)
B.解剖(pāo)
畸形(jī)
诘责(jié)
匿名(nì)
C.佃农(diàn)
两颊(jiá)
鬈发(quán)
锃亮(zèng)
D.不辍(chuò)
瞥见(piě)
酒肆(sì)
盎然(àng)
【解析】A.
猝至(cù);B.解剖(pōu);D.瞥见(piē)。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标至  嬉戏  正襟危坐  鹤立鸡群
B.落第  高粱  诚惶诚恐  入木三分
C.周济  躁热  筋疲力尽  为富不仁
D.溺死  妯娌  油光可签  任劳任怨
【解析】A.标致;C.燥热;D.油光可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白衣天使义无反顾站在最前面,他们工作起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B.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经历的故事,其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C.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D.我们要打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环境,不能忽视手机自带的浏览器藏污纳垢。
【解析】“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转折,十分和谐。多用于形容悦耳的声音。不能用来写故事情节。
4.(日照中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语)
B.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
C.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到哪里该做什么?该发什么指令?判断和操作都必须准确无误。
D.华为荣耀四曲面3D玻璃机身设计为两种版式,蓝水翡翠版,将蓝色与绿色进行了结合;幻夜星河版,将黑色与紫色进行了结合。
【解析】A.括号里的内容注释的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所以应该紧跟其后;C.不是真实的疑问,把两个问号改成逗号;D.“两种版式”总领下文,所以把逗号改为冒号。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写作文时,我们一定要认真地改正并找出文中的错别字。
B.大城市修建的地铁,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
C.“一带一路”不仅在国内产生强烈共鸣,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强烈反响。
D.为了预防不再发生类似的医疗事故,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措施。
【解析】A.
语序不当,应为“找出并改正”;B.缺乏宾语,可在句末加上“的状况”;D.否定不当,应删去“不”。
6.名著阅读。(5分)
语段一 他说:“我继续读中国旧小说和故事。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情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对于这件事,我纳闷了两年之久……”
语段二 他说:“我们也热衷于体育锻炼。在寒假当中,我们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绕城,渡江过河。遇见下雨,我们就脱掉衬衣让雨淋,说这是雨浴;烈日当空,我们也脱掉衬衣,说是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高声叫嚷,说这是叫作‘风浴’的体育新项目。在已经下霜的日子,我们就露天睡觉,甚至到十一月份,我们还在寒冷的河水里游泳。”
(1)上述两个语段中的“他”是毛泽东。(2分)
(2)结合上述两个语段,说说“他”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对“他”后来的革命生涯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在青少年时期,毛泽东积极学习、思考,同情和关心中国农民;热衷体育锻炼,并磨炼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让他后来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能领导中国工农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
7.古诗文默写。(6分)
(1)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3)《龟虽寿》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4)《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堂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句子是: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8.综合性学习。(8分)
八年级组织同学们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明诚信内涵】下列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关于“诚信”的诗句,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①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②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⑥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2)【看诚信行为】王阿姨是诚实守信模范,下面是《校园传真》小记者对她的采访,请你结合语境,帮忙完成。(2分)
小记者:王阿姨,您好!请问您认为我们作为中学生要做到诚信,平时应当怎么做呢?
王阿姨:比如,平时对朋友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履行,考试时一定要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将诚信落实在点滴行动中。
小记者:谢谢您!
(3)【懂诚信态度】采访中也有人认为,考试作弊、借钱不还、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并不一定会带来严重后果,有人也许会因此获得“惊喜”。为了加深大家对“诚信”的认识,同学们举行了辩论会,下面是正方同学准备的资料,那么正方观点应该是:做人应该讲诚信。(2分)
“诚信是金”,说的是做人讲诚信,就像金子一样宝贵。自古以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事求是,讲究信誉就是人们追求的品格和德行。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就说实话。它将令你的对手感到困窘,令你的朋友感到释然。”
(4)【谈诚信感言】活动结束时,班长拟写了一则活动感言,请你仿照画线句,结合语境,补全横线上的内容。(2分)
诚信是一股甜甜的泉水,使懂得的人记住生活的美好;诚信是一首动听的歌谣,使幸运的人感到生活的乐趣;诚信是一束暖暖的阳光,使寒冷的人感到生活的温暖……让我们伸出双手,拥抱诚信吧!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
使至塞上(6分)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3分)
广阔无垠的大漠上,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黄河如带,一轮落日孤悬于地平线之上,显得又大又圆。
10.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耐人寻味,请从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3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征蓬”“归雁”自比,抒发了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表达了思乡的情怀,也透露了被排挤出朝廷时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二)(9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不以疾也(快)   (2)属引凄异(连接)
(3)或王命急宣(有时)
(4)林寒涧肃(肃杀,凄寒)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13.文中画线句写出了三峡的山什么样的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3分)
写出了三峡的山高耸险峻、陡峭的特点;为下文写夏水的凶猛做了铺垫。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通过“回清倒影”写出了水的清澈,通过“素湍绿潭”写出了水的动态和静态。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运用工整的句式,写出了秋季三峡的景色特征,表现了三峡景色的凄婉美。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三)“精神贵族”钱锺书(14分)
张建术
钱锺书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揶揄,他以一册仅仅十篇的散文集就位列现代散文大家,而其为数不多的几篇短篇小说更是风格迥异、寓意深刻,令人惊叹叫绝。他去世之后,一个热爱他的读者曾在报纸上撰文纪念,标题是《世界上唯一的钱锺书走了》,这句话,可以代表大家共同的心声。
钱锺书的性格很独特,有一般才子的恃才傲物,也有一般才子不具备的童心。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扑朔迷离,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时露一鳞半爪,令人想象、神往。
1978年9月至1
980年底,是钱锺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大放异彩的时候。一位叫费景汉的汉学家,这样描述在一次座谈会上的钱锺书:会场上最出风头的要算是钱锺书——他给我的印象是机智,善于征服别人。他在茶话会上提到一位美国诗人,会用优美的英文背诵一段那位诗人的诗作;提起另一位德国诗人,又会用标准的德文背诵他的一篇作品;再提及一位拉丁诗人,他也能用拉丁文来背诵一段。这些诗人未见得是什么大诗人,提及的诗作也未必是他们的重要之作,但钱锺书却能出口成章,流利地背出来,真是把在场的美国人吓坏了。
有人这样谈观感:钱锺书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两个小时“表演”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实,这些吓坏了的外国人当时还不知道有一部真正能吓坏他们的书,就是正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管锥编》。
姓钱的钱先生,一生似乎没有真穷过,也似乎没有发过财,应该说他是一位精神的贵族。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他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好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
进入80年代,从天上往钱家掉金子的事接二连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只希望由钱锺书每两星期授一次课,每次40分钟,半年讲12次课,实际授课时间只相当于一个工作日。像这样的价码,着实让人咋舌,可钱锺书却拒绝了。他对校方的特使说:“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
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钱锺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重金请求卖给他们。钱锺书说:“不卖。”与钱锺书签署了《围城》版权协约的好莱坞片商,多次盛邀钱锺书夫妇方便时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他们都摇头婉拒。他说:“我现在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
更使杨绛好笑的是钱锺书一辈子开不了钱庄。有同事找他借钱,他问:你要借多少?答:一千。钱锺书说:“这样吧,不要提借,我给你五百,不要来还了。”同一个人两次来借,他还是如法炮制,依旧对折送人。他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期间,给他开车的司机出车撞伤行人,急切中找钱锺书来借医药费。他问:“需要多少?”司机答:“三千。”他说:“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五,不算你借,就不要还了。”
凡进过钱锺书家的人,都不禁惊讶于他家陈设的朴素。沙发是用了多年的旧物,多年前的一个所谓书架,竟然是四块木板加一些红砖搭起来的。没有人能弄明白钱锺书究竟看过多少书,但那时他家里却几乎没有书。据说犹太人认为把知识的财富装进脑子里,比置办什么财产都划算、安全,钱公馆主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钱锺书曾指着孔方兄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
15.下列对这篇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A.“世界上唯一的钱锺书走了”这句话体现了钱锺书的性格独特的一面,以及人们对钱锺书的缅怀与尊敬。
B.钱锺书认为自己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他的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不愿出国的心意。
C.钱锺书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扑朔迷离的形象,如偶露一鳞半爪的云中之龙,这是由他独特的外貌与别具一格的作品所致。
D.钱锺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充满机智,出口成章,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意在说明钱锺书学见之广。
【解析】钱锺书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扑朔迷离的形象,如偶露一鳞半爪的云中之龙,是因为“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
16.文中从哪些方面来写钱锺书?简要概括。(3分)
文章从三个方面来写钱锺书:性格方面、文学方面、生活方面。
17.文中是如何表现钱锺书是一位“精神贵族”的?请简要分析。(4分)
“精神贵族”显然不看重物质金钱:钱锺书拒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大方对待别人借钱、家庭摆设朴素等;另外他有精神的追求:“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性格中的坚强:在困境仍精细写作。
18.文章结尾钱锺书曾指着孔方兄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请结合全文,联系现实探究名家与金钱的关系。(4分)
示例:①名家也需要钱养家糊口,但绝不把发财当作做学问的目的;②当今商业化社会一味追求财富的名家很多,他们应该学习钱锺书的精工细作精神,向社会奉献高质量的文化成果;③一些出了名到处走穴挣钱的“名人”,应该多学学钱锺书坚守文化阵地、潜心研究学问的高尚品格;④名家当如钱锺书,不迷信金钱,超越金钱,把知识看作自己最大的财富。(答出两点即可)
(四)那时候有多美(12分)
①那个五月的雨天,新来的语文老师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来到我们身边。当他立在教室门前,大家都鸦雀无声地盯着他看。
②“今天的作文课,描述你们的新语文老师——我。”他走到讲桌前,行头都没有卸掉,就这么抱着手肘,看着我们写作文。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新鲜的老师,很新鲜。我留意到,他的鞋上还粘着一片水灵灵的草叶子。因为披着蓑衣,所以他走过的时候,掀起了一阵麦草的清香。
③“写作不是闭门造车,要到田野里去!”当其他班的同学在教室里上课时,我们则头戴柳条编的花环,蒲公英一样自由自在地飘出了校园。他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外面风景那么美,在屋里待着简直是一种浪费!”所以,我们会在长满芬芳牧草的草坪上读鲁迅的文章,在潺潺的小溪边背苏轼的词,在洁白的羊群中念余光中的《乡愁》……
④老师教我们唱一首《那时候有多美》的民谣,他会弹吉他。老师说,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就是孩子的合唱。
⑤我们的老师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可谁能想到,这么个铁塔般的汉子心中,满满的全是有关文学和艺术的柔情呢?
⑥半学期在“田园牧歌”中度过,我们班在期中考试遭遇了“滑铁卢”。除了语文成绩的平均分全年级最高,其余的课简直惨不忍睹。在那么有趣的语文课里待着太美了,其余的课都用来回味了,谁还有心思趴在课桌上,看着铁青的黑板?
⑦成绩出来的那天上午,老师还安慰我们,不要灰心,总会有又有趣又能快速提高成绩的方法的。但下午开家长会时,家长像一群等着吃肉的秃鹫,在老师发分数条的时候就开始虎视眈眈了……
⑧于是,之后的语文课基本都是在教室里上的,可是作文课,他还是带我们去了学校附近的湖边。当老师讲述该如何描写湖的时候,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这个湖我们天天见,知道怎么写,没必要来这里。”
⑨“可是湖水每一刻都是不同的呀,光线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景色是不一样的,甚至湖水的气味也是不一样的!”老师没听出来学生话语中的挑衅,他沉浸在自己对湖水的一往情深中,“在我们北方,几乎见不到这么美的湖……”
⑩可是,更多的同学关心的是会不会因为成绩差而挨打。于是,不少家长和学生发起签名上书的倡议,开始质疑语文老师的教学。
?不久,老师来向我们辞行。他走得很突然,一如他来的时候那样。最后一篇作文是“离别”,老师事先帮每一个人在作文上写好了题目。字迹飘逸俊秀,与他的外形差距很大。这一刻,我们都哭了。
?后来,我们换了“称职”的语文老师,这一年,我们班的升学率全校最高。
?毕业后,我也会来那片湖泊,转一转,看一看。才发现,原来老师说的是真的。这片在我们曾经看来百年不变的湖泊,确实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颜色。而且,雨天湖水散发着淡淡的雾气,裹着青草的香味,萦绕左右。可是这么多年了,却是由一个外乡人为我们点明的。
?“那时候有多美,笑起来像一湖清水,连叹息都那么轻微,我不能体会。”(选文有删改)
19.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运用了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将出了校门的“我们”比喻成自由的蒲公英,并与坐在教室的其他班学生形成对比,生动形象且突出地把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去学习时兴奋、愉悦、自由的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0.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3分)
结构上:总结全文,篇末点题,与前文中班主任对湖水的描述呼应,结构严谨完整。内容上: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出师生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画面,令人回味无穷。
21.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班主任的人物形象。(3分)
示例:①教育方法独特。如领着“我们”到大自然中学习写作、上语文课。②多才多艺。他会弹吉他,教我们唱歌,懂文学懂艺术。③宽容。在被学生及家长质疑,最后被换掉的情况下,没有任何怨言,只是悄然离开。
22.说说标题“那时候有多美”的含意。(3分)
①指那时候老师领着“我们”到田野中学习的快乐时光;②指老师被换多年后,“我”终于体会到老师要“我们”体会的自然美景带给心灵的洗礼和感受,并对老师产生怀念和敬仰之情。
三、作文(50分)
23.请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这句脍炙人?的童谣,让诚信做人的理念,从童年时期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中国少年要“明礼诚信,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信,所谓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诚信,是一切美德的基石。
请以《人生,从诚信起航》为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可以结合生活和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也可以选择特定对象以书信、演讲等方式阐述你的思考和建议等。
题二:生活中,一缕幽幽弥散的书香,一番耐人寻味的话语,一段感人肺腑的真情,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都浸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悟到生命的美好。
请以《______________,浸润我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